患者伤口换药认知现状与提高换药满意度的相关措施分析

2015-04-19 06:29朱子兴郑剑文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期
关键词:换药伤口情况

朱子兴 郑剑文

伤口换药是外科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伤口愈合的快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伤口换药要根据每例患者的伤口情况、性质、全身状况进行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和施药。多项临床研究均显示,一般换药间隔时间应以伤口脓汁和分泌物的多少而定。如果属化脓性伤口,分泌物又多,可每天换药1~2次;如果渗出物很少,隔2~3天换一次即可[1]。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疾病早日康复。部分患者甚至将伤口的愈合等同于疾病的康复,因而伤口对每一位患者而言都是意义重大。再加之大部分患者对伤口换药无相关医学认知,使得术后患者常处在紧张焦虑状态。目前,无论国内外都是医生根据自身临床专业知识及经验判断,以决定给予术后患者换药的时间、次数、方式等,忽略了患者的感受与需求。医患之间就伤口换药的认知上存在差异,在缺少相应的沟通解释说明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就很容易产生不满、忿恨的情绪,触发医患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因此,本研究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分析术后不同时间内患者对伤口换药的认知程度及需求情况,为临床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提供相应的依据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术后第1~7天患者共90例。纳入标准:(1)肝胆外科术后带有伤口纱布的患者;(2)住院患者;(3)术后第1~7天内的患者;(4)愿意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1)非肝胆外科术后患者;(2)伤口处无纱布者;(3)已出院患者;(4)非术后第1~7天内的患者;(5)不愿意参与本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自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和患者对伤口换药的认知情况、需求情况、目前医护所给予的手术伤口换药情况、患者对其的满意度情况等五个方面组成,共17题。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成形后,采取了指导老师及数位临床资深护士长、带教老师的指导建议,并进行20份的临床预调查,做最后的修改与完善。在正式调查前,研究者再次选择了20名调查对象测试问卷的信度,Cronbach α为0.628。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对人口统计学资料进行描述;用频数和构成比对术后伤口换药的认知与需求进行分析描述。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在收回的90份问卷中,男58例(64.4%),女32例(35.6%),年龄19~79岁,平均(51.1±32.1)岁。其中农村27例(30%),城镇47例(52.2%),城市16例(17.8%)。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占49.1%。在所调查的患者中,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患者依次为10例(11.1%)、14例(15.6%)、12例(13.3%)、15例(16.7%)、10例(11.1%)、14例(15.5%)、15例(16.7%),平均每天12.9例,标准差为2.4。

2.2 术后患者对伤口换药的认知与需求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有87例(96.7%)调查者很想知道自己伤口愈合情况,88例(98.4%)调查者希望医生能常来查看伤口情况,同时有54.4%的调查者不知道医生何时进行伤口换药。本研究调查患者对伤口愈合影响因素及伤口换药的认知情况见表1,对伤口换药的需求情况见表2,目前临床医生实际查看伤口情况及更换敷料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3。

2.3 满意度情况 本次研究调查者中有52例(57.8%)患者对医护人员所给予帮助伤口愈合、促进疾病恢复的关怀照顾认为只是“比较满意”,21例(23.3%)患者认为“不太满意”。总体满意度为71.4%。而认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无告知准确的换药时间占27.8%,无告知伤口愈合情况占17.8%及无告知促进伤口愈合相关因素占总数33.3%。

表1 术后患者对伤口换药及影响伤口愈合因素的认知情况

表2 术后患者对医生查看及更换伤口敷料需求情况

3 讨论

3.1 落实患者知情权,发挥医护精神支持作用 本次研究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90例患者中,有87名(96.7%)患者很想知道自己伤口愈合情况,有88名(98.4%)患者希望医生能常来查看伤口情况,54.4%的患者不知道医生何时进行伤口换药。手术对绝大部分患者而言都是一件较大的应激事件。术后患者大多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尤其是术后前几天,是患者对伤口关注度的最高时期,患者对医护人员在医学专业领域权威性的依赖,使得术后患者期盼得到医护人员更多的关注与关怀。患者对自身目前的病情情况及所接受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有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术后患者应加强伤口观察,多问候患者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细致为他们解疑答惑。术后早期患者,医生应勤加查房,并对患者提出的伤口问题详细耐心解释。于此同时,医护工作者还应成为在患者需要时的精神心理支柱。恢复期的患者更多需要的不是治疗,而是一种相信的力量,能够令他们充满击败病魔的希望,维持一颗平静、安乐的心态。这是医护工作者最崇高的使命。

3.2 患者对伤口换药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从表1的研究调查结果分析,在患者对伤口换药目的意义的认知上,有64.4%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只是处在“不太了解”的程度水平,认为不了解伤口换药目的意义者占20.0%,比较了解占14.5%。由此可见,多数患者对自身伤口需更换敷料的目的意义尚处于似是而非的懵懂状态。66.7%的患者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不太了解,且认知不够全面。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中,大部分患者只认识伤口换药、伤口感染及营养这三者。部分患者虽已认识伤口恢复期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却仍是不清楚在此期间内具体哪些营养对促进伤口愈合起帮助作用。本研究结果也反映了临床医护工作者对术后患者就伤口恢复认知上的忽略,以及其相关方面健康教育的欠缺。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对患者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首要告知患者临床换药的目的一是为了察看伤口的生长情况,有无感染化脓迹象,二是为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分泌物对伤口的污染和刺激[2]。伤口换药对促进伤口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根据每位患者的伤口情况、性质、全身情况而决定换药次数。其次还应给予伤口愈合影响因素的解释说明,告知其除了伤口换药外,年龄因素、营养支持、局部血液循环、伤口的感染与异物、神经支配等众多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当解释清晰、透彻、到位,患者有一定认知后,才能更理解临床施予的换药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的遵医行为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增进对医生、护士的信任度,同时也减少了医护患之间矛盾与纠纷[3]。

3.3 加强健康教育,合理安排患者的换药需求 从本次研究调查结果表2与表3的比较分析,患者对医生给予查看伤口情况及更换伤口敷料频数的期望值均高于目前临床实际情况。在患者对伤口愈合影响因素调查中,认为医生给予术后伤口换药为重要因素的占93.3%。为更好地纠正这一偏差,同样应关注患者在术后伤口方面的健康教育,深化患者的相关医学知识认知,提高患者的正确认知度。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如果换药太勤,极容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损伤创面上新生出的娇嫩的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上新的肉芽组织的生成,反而会影响和延缓伤口的愈合。所以只要伤口没有发热、肿胀、剧烈疼痛等异样感觉,遵医嘱按时换药更有益于伤口恢复[4]。患者真正理解后才会拥有合理的术后伤口换药频数需求,与临床治疗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起到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的作用[5]。

3.4 深化患者对伤口换药的认知,合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本次关于患者满意度研究调查中,52例(57.8%)患者对医护人员所给予帮助伤口愈合、促进疾病恢复的关怀照顾认为只是“比较满意”,21例(23.3%)患者认为“不太满意”。总体满意度为71.4%。而导致不满意的多重原因中主要集中在无告知促进伤口愈合相关因素占62.2%,无告知伤口愈合情况占46.7%,无告知准确的换药时间占40%,及患者认为医生未予及时换药占28.9%。结合上文中患者对伤口换药认知程度低,伤口换药需求高于实际可推知,对伤口换药认知的偏差可以导致对换药次数需求的增高,当临床实际情况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时,则在相应程度上影响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越是术后早期患者,其对伤口、病情的关注度越大,对医护工作的期待值越高,那么产生不满意情绪也就越高,随之而来的医护患间的矛盾纠纷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长。为此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换药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对伤口认知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正确患者的认知。向患者解释从饮食、休息、活动、用药、治疗等多方面对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性,帮助患者细化生活,关注整体,促进伤口的恢复,而不仅仅只重视医生的换药次数。关注患者对伤口换药的需求情况,存在不合理要求时应做好解释工作,使其理解。医生每天查房时应适当告知患者当前疾病恢复情况,伤口愈合程度,有哪些注意事项,下次给予伤口换药的确切时间[6]。若无确定的时间,也应详细向患者解释敷料更换的目的意义,哪些情况才需予更换敷料。只有事前解释到位,患者理解且接受了当前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才会减少患者的不满情绪产生。在做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具体细节化、深入化、个体化,力求让患者听清楚,记明白,会执行[7]。工作做到位的同时还要解释做到位,如此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从根源上减少医疗矛盾与纠纷的发生率。

[1]蒋琪霞.美国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89-92.

[2]徐秀琴,崔付英.伤口换药的经验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2013,11(8):133-133.

[3]蒋琪霞,李晓华,彭青,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53例慢性伤口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3-296.

[4]孙晓,田梅梅,施雁.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相关技能实践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3976.

[5] 蒋琪霞.美国医院专科护理特色见闻及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1610-1611.

[6]李瑞华.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74-675.

[7] 张金梅,刘静,李恒,等.溃疡贴用于小面积烧伤创面换药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1,1(20):55-56.

[8] 程秀红.住院患者压疮调查分析及对策[C].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广州,2011:19-22.

[9] 朱晓萍.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天地,2010,4(3):102-103.

[10]李芳,余金励.疼痛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1):71.

[11]唐松梅,段秀兰,赵继萍,等.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换药的心理干预[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3A):214-216.

[12]蓝英,蓝丽智.清创缝合术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9,31(3):399-400.

[13]蒋琪霞.美国医院伤口造口失禁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89-92.

[14]任莉.湿性疗法在临床压疮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9):1444-1446.

[15]蒋琪霞.美国医院专科护理特色见闻及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3):1610-1611.

猜你喜欢
换药伤口情况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伤口“小管家”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