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2015-04-20 04:28王延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费管理科研经费高校

王延伟

摘要:科技管理体制以及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和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为促进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立足于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情况,探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管理意见,以促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经费管理;问题与成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5014602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科研活动日益增多。高校科研经费(以学校名义开展科研协作、承接科研项目、进行科技咨询等活动而获得的经费)为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更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由于高校未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并没有随科研项目的增多而增多。因此,让高校意识到科研经费管理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探索并发现问题的所在,分析现在种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而研究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科研项目取得进展是飞跃式的,项目经费也随之增长。现在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把高校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提高,由于受传统资金管理思维和方式的影响,造成了对科研经费管理相对松散,在科研经费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1.1科研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相脱节

其一,部门管理职能划分各自独立,缺乏交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变得越来复杂,高校已经不能适应之前的直线职能制度。科学研究部门没有形成交叉的网状职能部门,而且各职能部门间的体制也不合理,没有任何灵活性,不能够快速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其二,部门间配合度差降低了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有效性。各大高等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配合的各个分管部门间配合度差,资源共享程度低,管理项目的科研人员对经费不了解,管理科学研究经费的财务人员又不管项目,不能够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进行实时跟踪和约束。其三,高校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流程也欠科学。每一个科研活动的预算基本上是依据活动责任人的主观想法及过往的经验计算出来的,没有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指导制定,管理流程也没有科学性,不能够指导科研组成员工作。

1.2科研经费在编制预算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其一,科研项目预算缺乏科学性,项目进行过程中,实际花销的经费与先前制定的预算不符。因为在科研项目确立时,预算是项目小组成员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来制定的,未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完成,由于对需求预计不准确,预算和实际的花费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其二,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流于形式。由于国家对科研经费尚未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编制相应的预算时,凭个人经验估计,盲目罗列费用,项目预算大多缺乏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1.3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欠缺完善的监督体制

其一,项目组经费使用缺乏计划,造成经费使用失控。科研项目的资金到账以后,各高校按照规定提取的管理费用以及劳务费的比例不符合要求,重视项目申请轻视项目结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福利化,项目结余经费管理不严格,不重视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效率性和合理性。其二,项目经费使用中“结题不结账”现象严重。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项目明细预算不够详细、管理的方式也不科学,导致预算的结果与实际差距很大,经费开支存在较大的弹性,而且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脱节,为科研课题结题不结账提供了可能。科研项目中“结题不结账”的情况掩盖了很多科研经费管理的不合法、不守纪的问题,也致使预算和实际不相符,阻碍了课题组对科研经费有效利用。

1.4科研资产管理松散,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其一,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无形资产保护不到位。高校未对固定资产部分进行相关的后续管理,造成固定资产毁损,丢失,报废率提高。同时,高校普遍对科技成果的管理缺乏完备的制度,导致很多专利、软件等无形资产没有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等。其二,报销科研经费时,违反相关规定,造成课题组经费无故流失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是在报账过程中出现虚假或偷换概念的情况,报销经费的发票详细列表与项目组的实际开支不一致。其三,科研经费缺乏合理科学安排,普遍存在资源独享的现象。科研经费实际上是单位或部门拥有使用权和支配权,实际操作中学校很难对共同需要的设备等进行调配,以达到物尽其值的目的,因此造成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反复购置,导致对其的利用效率下降。其四,科研成果转换的比例较低。高等院校在科研项目结项以后,科研成果大部分都只是作为理论研究以论文等方式束之高阁,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很少,转换率及其低下,科研突破与成果应用不平衡。

2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2.1不够重视科研经费管理

其一,高校制度导向错误。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制度,基本上只看重项目组成员承担项目数、项目的大小以及项目的经费多少。在工作考核中,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其二,疏于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大多数人都觉得项目经费是课题组成员申请的,所有的经费应该由课题组成员来支配,这样使得项目责任人在运用项目经费时,没有人监管和约束,导致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很随意且无序。其三,缺乏对经费运用和管理的责任追究。现阶段各大高校验收课题的尺度,一般都是根据论文发表的档次和数量、专利申请数等,关于科研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不是能够变成生产力,是不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或社会效益并没有纳入相关考核中,降低了经费使用效率,造成高成本,高浪费,低产出。

2.2对项目经费预算监督缺位

其一,对科研计划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过程监管体系,处罚力度低。虽然目前很多课题组把经费监督放进管理制度中作为很重要的一条,但是缺乏可执行性。很少看到科研人员因在经费使用上违规而遭受惩罚,更不用说能够把已经拨款的经费收回来的情况,我国关于高校的科研经费的监督制度的执行还未落实,这纵容了不法的科研人员。其二,对经费的使用没有实施监控。我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单位直接和项目组对话,普遍认为项目经费就是项目申请人的经费,觉得设置监督体制是多余的,而且在监督的过程中,国家给各个高校的报酬比较少,挫伤了他们的监督激情和动力。

2.3信息不对称导致经费使用的委托代理冲突

其一,对经费所有权而言,科研立项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该委托代理关系中,项目经费批准部门难以通过有效的科研项目信息披露实行对科研过程的控制,不同于企业对资金使用过程建立了定期的、公认的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与委托代理相关的治理失效。其二,项目中存在多种滥用经费的途径。项目研究团队在当前高校科研环境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下,用“产学研创新、早出成果和新经费申报”等多种“借口”堂而皇之地掩饰其各种名目繁多的经费滥用行为。科研水平不高与经费使用盲目,也与高校普遍追求的排名提升、考核短期化以及科研人员的职务晋升等“压力”有关。

2.4科研项目结题与结账不同步,未建立科研经费运用的绩效评价标准

其一,高校科研结题报告支出不实,决算虚假。有的项目因编制的支出预算不合理,可执行性差,有部分项目在将要结题时,经费都从未支出过,或者支出的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存在相当多的经费结余,在结算前将支出不符合课题申请时预算的支出用途改为符合要求支出。其二,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科研结余经费处理不及时。虽然科研项目早已结题并通过验收评估,但是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使得项目结题与经费结账的过程相脱离。由于结余的经费按照规定不再属于该项目的经费,因此高校的财务部及科研部门对此部分经费的管理就比较宽松,其中的很大部分都被用作无关的支出。其三,科研项目结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现阶段,对科研项目缺乏对科研经费绩效的考评。未充分学习典型的科研项目预算结算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导致对科研项目的不必要支出预算缺乏科学性,对必要的支出事项有欠缺对项目实施后的评价标准。

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应对策

3.1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首先,国家制定规范性和指导性的法规,高校应该按照科研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制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明细规则,健全科学研究经费管理的实施细则,对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减少课题组成员的不明确性和任意为之等行为。其次,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划分有关部门和课题组责任人在项目经费使用中的职责,确保经费使用过程中有法可依,经费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

3.2健全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首先,依据预算编制的原则,在保证实现预算管理目的的前提下,应该加强科研人员对预算编制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正确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其次,执行经费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及支出,以便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最后,财务部门要协助科学研究部门完善自身的经费管理制度,分别核算不一样的科研项目,杜绝科研经费的无故浪费或使用效率不高等情况的发生,使会计信息条理清晰、内容完整、真实可靠。

3.3严格控制科研经费核算管理

首先,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内容。在高校的管理制度中把科研经费的使用细则、经费适用范围以及经费使用的审批手续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确保财务部门人员和课题组成员都有制度可以约束和遵守,有法可依。其次,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额度。由于账务处理系统中不能对项目经费支出进行预算控制,高校的科学研究项目量比较大、经费比较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经费的预算明细逐条控制项目的支出内容,以此达到经费管理在预算方面的目的。

3.4加强管理科研项目的结余经费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科研活动日益增多,科研经费随之增加,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也日趋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研资金的沉淀,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为加强管理,国家发文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管理办法,特别是针对经费结账管理方面,要求课题组详细列出结余经费的去向和课题的结账时间等内容,加强科研资金的结余部分的管理。

4总结

高校科研经费为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更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而科技管理体制以及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和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应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管理对策,以期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晓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834837.

[2]孙凌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5):4446,64.

[3]徐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失范成因及对策探究[J].财会通讯,2013,(35):5253.

[4]张金贵,孙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98103.

[5]章美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4(9):6466.

[6]徐云丽,雷鸣,石琦.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11):2425.

猜你喜欢
经费管理科研经费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