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创新的盲点

2015-04-23 08:26吕理哲
今日印刷 2015年1期
关键词:印刷厂宝藏京东

吕理哲

固然,互联网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变化,出版业的困境并不是互联网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或思想,而是受刻板印象限制的经营者,以为年轻人经验不足,以为小孩子不看报。

回想自己年轻时,我们都忘记了自己在青少年期的某一天,忽然发现父母其实什么都不懂,于是开始了叛逆的青春期。因为移动设备的普及,今天的小孩子接触知识的年龄更小,层面更广,很可能在三四岁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父母根本就不懂。大家都以为现在的小孩难带,真正的问题是对知识的认知。

对于世界我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人类知识之广泛,我们却毫无所悉,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发出来的信息,就可以想象人类知识总量每天在成倍数的增加。也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别人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然后就马上断定别人什么都不懂。

以前,我们十几岁才发现父母或老师什么都不懂,今天我们的小孩很小就认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了。这是知识爆炸造成的,大家收到很多信息,不知道那不过是沧海一粟的误会。以为多年的经验是我们的宝藏,当产业快速变化的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宝藏。可惜的是我们的宝藏里面刚好缺少各行各业应对变化的创意。

印刷业也是一样,面对网络购物的惊人成长,我们把别人说不清楚的B2C、B2B、O2O、C2B朗朗上口,以为自己能听懂的就当成知识,于是认为别人投入数亿元的网络印刷投资就是印刷的未来。国内刚好有许许多多的大型投资,像云印刷、按需印刷的投资动辄上亿元,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成功?

在网络颠覆不同传统行业的历史里面,还没有10年以内就成功的案例,都得深入一个行业,真正了解一个行业如何在网络上提供更便宜、更愉快的服务,提出合理的方案,讲了无数美丽远景的故事,才能捱过弹药不足甚至断炊的难关。像京东网上商城,即使有骇人的营业额,多年来拼命用低价抢业绩,可能到今天都还无法获利,但是只要投资人认为京东有美丽的远景就有存在的价值。

印刷可能不同吧。不管有没有网站,一家印刷厂能忍受多少年不赚钱?

最近网络上转贴了一个北京印刷厂老板拥抱网络的心历路程,孙总前两年开始想做网络印刷,做好了完美的计划,组了IT团队却推不动,参加中关村的创投聚会,想要吸取上网做生意的经验,别人建议他先找一个产品经理来帮忙。可惜他总找不到有IT背景的印刷产品经理,有的话可能还在宝诺时、健豪或cimpress.com(原来的vistaprint,上个月刚刚更名)这些网络印刷公司上班呢!

最近孙先生认赔,放弃了已组成的团队,打算外包给IT公司开发软件,他说正在做一个网络印刷APP,看来革命还在半途中,却一点方向感也没有。

国内已经有很多投入网络印刷的公司,大多看错了网络印刷的未来。上海一家有名气的传统印刷企业,前几年才解散了他们筹备多年的个性化艺术品网站;浙江当地最好的一家印刷企业之一,建立了一套各种格式都可自动转档的网络印刷系统,三年来谦称自己的网络生意还没有起色,还在学习中。

还有许许多多有能力的印刷厂,自己组IT团队或外包网络印刷的系统,最后不是放弃,就是变成网站。如果你百度一下“印刷”会得到一亿多个结果,茫茫网海之中,多一个网站或少一个网站,有什么区别吗?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网络商城从创业开始的第一天,就烧钱大作广告“我最便宜”到今天还没有休息的原因,印刷上网也想用相同的套路——烧钱广告,便宜抢单,不知道何方神圣办得到?

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免费服务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一开始根本没有什么获利的生意模式,如果没有遇上支付宝和微支付的战争,没有大款来买单,谁能免费服务大众?他们免费服务的对象是出租车的使用者,那可是上十亿人口。全国的印刷从业人员才几百万,即使全国印刷同行都知道你在网络上印刷,恐怕也吸引不到阿里巴巴或是腾讯这些大款的青睐。

我们都知道印刷最终得利用网络来服务客户,印刷将油墨印到纸张上的根本一定不会变。印刷厂上网只是打开距离和合作的限制,如果无法准确地描绘网络印刷的未来,就找不到上网做生意的地图,有地图都不一定到得了目的地,错误的地图会指向哪里去呢?

因此,印刷厂想要发展成网路印刷,采用京东网上商城的模式一定有问题,用云印刷或是按需印书的地图,会走到哪里?他们可能都还不清楚,我们跟着走,有什么道理?

猜你喜欢
印刷厂宝藏京东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替竞争对手跑生意
宝藏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