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研究

2015-04-25 07:24刘章仲
铁道货运 2015年7期
关键词:车场货运量临港

刘章仲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线路运输设计所,辽宁 沈阳 110013)

大连港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研究

刘章仲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线路运输设计所,辽宁 沈阳 110013)

从港区规划和临港经济区规划 2 个方面阐述太平湾港区概况,分别从太平湾港铁路货运量、太平湾临港经济区铁路货运量和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 3 个方面预测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研究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的思路及原则;从港区内部铁路走向和区域内部车站设置2个方面提出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方案,以满足太平湾港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太平湾港;港区铁路;总体规划

我国东北振兴战略拟将大连港建设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在港区内外集疏运体系的优化过程中,作为核心港区的大窑湾港等主城区内港区,一方面,由于距离区域经济腹地较远,与周边港口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地处主城区拓展空间明显不足。为此,适时调整港口布局,在主城区外选择新址建港,缩短港口与东北腹地的距离,以提升大连港的竞争力,推动辽宁沿海港口群的功能错位和整合。

1 太平湾港区概况

太平湾港区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渤海一侧海岸线的中段,属瓦房店市辖境。拟开发港区包括太平湾和将军石湾 2 个天然海湾,北距沈阳市区 240.00 km,南距大连市区 130.00 km;水上距营口港 40 n mile,距秦皇岛港 96 n mile,距长兴岛港 45 n mile。太平湾港区距新建的滨海公路 1 km,距哈大公路 7 km,距沈大高速公路 10 km,距哈大铁路 ( 哈尔滨—大连 ) 25 km,交通便利。

1.1 太平湾港区规划概况

根据对新港区开发环境和面临形势的分析,结合世界港口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新港区的自身优势与实际特点,太平湾港区将发展成为具有产业带动力强、综合物流服务水平高、港城一体化、生态环保型特点的现代化港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湾一侧临港工业大规模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瓦房店市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保障,是大连港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资源。

根据《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总体规划报告书》,在环抱式港池内分别布置集装箱作业区、散粮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通用杂货作业区、预留码头作业区,并且在作业区后方相应布置现代物流商贸及加工区、临港产业园区[1]。根据港区腹地范围内生产力布局、当地资源特点、原材料及产品的调运量,以及运输流向、经济合理性等影响因素,重点对煤炭、铁矿石、钢铁、粮食、集装箱和其他货物进行分析,预测2025 年和 2035 年太平湾港货物吞吐量为 9 500 万 t 和13 600 万 t。

1.2 临港经济区规划概况

太平湾临港经济区位于大连市域西北端,地处沈大城市带与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间位置,北距沈阳240 km、鲅鱼圈 40 km,南距大连中心城区 130 km、普湾新区 65 km、长兴岛 55 km、瓦房店城区 37 km,其地理位置属于太平湾港区岸线后方,以满足与港口联系密切的产业集聚发展需求。根据《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报告书》,临港经济区定位及规划如下。

(1)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临港经济区总体定位为国家级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之一、国家创新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北重要的临港加工基地。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目标是建成东北亚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成为辽宁及东北地区临港工业的新增长极,提升和带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地区临港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产业布局规划。规划产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主要围绕促进临港产业和物流业发展进行布局。至 2025 年,规划工业用地为 1 550 hm2,仓储物流用地为 1 150 hm2。根据产业类型和集聚效应原理,将临港产业及物流业集中布局,分为临港物流园区、临港工业园区、散粮储运加工园区等区域。预计 2025年、2035 年临港经济区运输的货运量分别为 3 700 万t、5 600 万 t。太平湾港区各功能区规划指标如表 1 所示[2]。太平湾港区总体规划图如图 1 所示[2]。

表 1 太平湾港区各功能区规划指标表

2 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预测

太平湾港区对铁路的运输需求来源于太平湾港和太平湾临港经济区。

图 1 太平湾港区总体规划图

2.1 太平湾港铁路货运量预测

太平湾港区的吞吐量中大宗散货所占比例较大,其中 2025 年煤炭、铁矿石、钢铁、粮食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 42%,2035 年占全港吞吐量的 45%。因此,铁路承担太平湾港区的集疏运比例应较高。太平湾港区承担的集装箱运量以内贸为主,目前集疏运主要依靠公路,铁路承担的运输比例不高。太平湾港分品类铁路货运量如表 2 所示。

表 2 太平湾港分品类铁路货运量 万 t

2.2 太平湾临港经济区铁路货运量预测

临港经济区铁路运量主要以机械产品、粮食、钢铁、建材、煤炭、化工品为主。结合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预测临港经济区铁路货运量如表 3 所示。

2.3 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预测

根据太平湾港铁路货运量预测和临港经济区铁路货运量预测,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预测如表 4 所示。从表 4 可以看出,铁路运送货物品类较多,主要为煤炭、矿石、钢铁、粮食、集装箱。货运量是铁路规划的基础资料,在总体规划中,应根据货物品类、到发量、货物集结点等合理确定港内车站位置及规模。

3 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研究

3.1 规划思路及原则

太平湾港区铁路总体规划思路为着眼大局、服务运输、直进直出、近远结合,即:铁路布局应符合港口和临港产业园区总平面布置要求,满足各种生产工艺流程需求,使车流能够在港区内顺畅运行;对于大宗物品的运输,站场平面布置应满足整列到发要求,减少中间作业过程,同时做好近远期工程的结合。

太平湾港区铁路规划原则如下:①以满足各区域铁路运输需求为前提,确定铁路线路布局;②尽量减少铁路与港区、临港经济区内公路及管廊等公共设施的交叉干扰;③当铁路线不可避免地穿越规划区域时,应尽量靠近区域边缘,使铁路两侧地块均衡分布,有利于土地规划。

3.2 港区内部铁路走向规划

太平湾港区铁路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 2 所示[3]。港区铁路起点为港前站太平湾站,根据港区内功能区域划分,从太平湾站分别接引至港区内散粮码头和杂货码头[3-4]。

太平湾站至散粮码头铁路起自太平湾站,出站后折向南在临港经济区内规划建设一分区车场,后转向北至散粮码头,线路全长 8.7 km。根据远期 ( 2035 年 ) 港区发展规划,一分区车场相应预留远期至临港工业作业区的接线条件。

表 3 太平湾临港经济区铁路货运量预测表 万 t

表 4 太平湾港区铁路货运量预测表 万 t

图 2 太平湾港区铁路平面布置示意图

太平湾站至杂货码头铁路起自太平湾站,与港区内规划第二疏港公路并行后在一港池湾底规划建设二分区车场,并且从二分区车场接引装卸线至杂货码头各个区域,线路全长 7.0 km。根据远期 ( 2035 年 ) 港区发展规划,二分区车场相应预留至远期码头作业区的接线条件。

3.3 区域内部车站设置

结合太平湾港区、临港经济区总平面布置及其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港区内设置 1 个车站、2 个分区车场,即太平湾站 ( 港前站 )、一分区车场和二分区车场[3,5-6]。

(1)太平湾站。太平湾站为港口与外部疏港铁路的交接站。在车站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如下因素:能够服务于大量装卸作业的港口;宜设在靠近企业和港口,而且有大量货流的入口或出口处;对港区分区车场和装卸点取送车应有便利的条件,有利于铁路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与配合[7-8]。为了满足太平湾港及临港经济区到发列车的货运作业和技术作业要求,太平湾站需要负责办理不能组织直进直出列车的解编和交接作业。太平湾站规划新建到达场、出发场和调车场,其中到达场新建到发兼交接线 4 条,预留 2 条;出发场新建到发兼交接线 5 条,预留 1 条;调车场新建调车线 5 条,预留 5 条;新建牵出线 1 条。

(2)一分区车场。一分区车场主要承担一港池南岸粮食码头、集装箱码头和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列车的到、发及解编作业。一分区车场规划新建到发兼调车线 6 条;新建粮食自备车存车线 2 条,预留存车线2 条;新建货物线 2 条。

(3)二分区车场。二分区车场主要承担一港池北岸通用货物和干散货物列车的到、发及解编作业,以满足通用货物和干散货物装卸作业要求。二分区车场规划新建到发兼调车线 4 条,预留到发兼调车线 2 条。

4 结束语

港区铁路是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衔接的纽带,为了促进海铁联运的发展,应统筹优化港口布局规划,将港区铁路与港口布局紧密结合在一起,减少不必要的废弃工程,并且为港口及临港工业区发展留有余地。因此,做好港区铁路规划是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港区铁路规划中,应在科学合理预测运量的基础上,本着“超前预想、留有余地、适当储备、满足需要、立足发展”的原则,结合港区规划及功能布局,合理确定线路走向、车站布置,做好总体规划,适应港口运量特点,满足港区的经济发展需求,使铁路总体规划与港口总体规划做到有机衔接。

[1]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连港太平湾港区总体规划报告书[R]. 北京: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

[2]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太平湾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报告书[R]. 大连: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3]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平湾港区铁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 沈阳: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90—2006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91—2006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TB 10078—2001 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7] 李铁柱. 鲅鱼圈港区车站改扩建方案研究[J]. 铁道货运,2012,30(8):14-18.

[8] 刘铁丰. 港口铁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9):43-48.

责任编辑:冯姗姗

1004-2024(2015)07-0038-05

:U291.5+9

:B

2015-04-07

猜你喜欢
车场货运量临港
上海临港的海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乘降所信号设计方案研究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多车场响应型接驳公交运行线路与调度的协调研究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铁路客车存车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深井井底车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合理形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