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宗盛一起度过的青春

2015-04-28 03:28查理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罗大佑李宗盛情歌

和李宗盛一起度过的青春

对一代人而言,李宗盛的名字就直接等于了情歌。罗大佑在音乐里植入了一代人的沧桑情怀,李宗盛则谱了整整一代人的世故和爱情。这两个名字,垄断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歌世界。李宗盛已经7年没有在台湾开演唱会了,前几日在台北小巨蛋的演唱会上让大家重温的多首经典金曲,依然让台下的众多听得抹泪。这些眼泪,多多少少是献给了当初听这些情歌时还正年少的那个时代。1月17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个唱,作为返场的“限定版”,演唱会门票早早售罄,当你以为李宗盛这个名字早就淡去的时候,他偶尔的“返场”,依然炙热到人声鼎沸。

李宗盛才是最早我们熟知的那个真正把一代人的情怀和爱,做成成功生意的王牌音乐制作人。

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会

从去年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开始,2014一年里李宗盛已走过全球几十个城市。年末启动的返场之旅除了2014年底台北、1月初上海两站演出外,就是北京。李宗盛给这场演唱会起名也颇为诙谐:“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

1月17日的限定版北京演唱会,从演出名称到节目内容都全部升级,在“既然青春留不住”巡演上没有唱到的经典作品,李宗盛在此次返场中带给现场的所有人。对此,李宗盛本人也表示,“我保留一半大家觉得最为经典的必唱作品,剩下的一半全部换成在‘既然青春留不住’巡演中从未唱过的歌曲给大家听。”

去年11月16日的北京演唱会是李宗盛内地巡演的首站,开票当日门票就全部售罄,而高品质的制作水准及李宗盛精彩的表演更让这场演唱会成为口碑之作。当晚李宗盛将带来《生命中的精灵》《漂洋过海来看你》《问》《鬼迷心窍》《领悟》《梦醒时分》等一系列经典代表作,并和弟子李剑青合力带来根据《诗经》改编的歌曲《关雎》《伐檀》几首颇具实验风格的古文新作。不过,来捧场应该都是冲着温故而不是听新。

流金岁月的王牌制作人

那个年代,粗制滥造的网络歌曲没有今天这样的市场,那个年代,情歌无小事。李曾说过,即使是情歌,它都关心那个年代的人的喜怒哀乐,它绝对是文化的事情,是非常深刻的东西。他期待有更多文化界的人或是整个社会,都能把情歌当作一个文化事业来看待。

台湾文化人詹伟雄说“罗大佑让你知道自由的存在,李宗盛则让你有获得自由的可能。”李宗盛把个人的迷惘、失落、爱情都看成是天大的事,他写的歌一样如此。

让整整一代人唱着最世俗情歌的李宗盛当然是属于世俗的,他的音乐当然不是阳春白雪,但却是一代人青春爱情的仪式和见证。李宗盛的世故爱情让他的城市民谣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在众人肯定的才华之外,是他匠人一般的细致。有人说李对歌词意象结构的经营和殚精竭虑,简直有钟表老师傅一样的耐心。这个“钟表师傅”自有独特的语言质地,直白而不失诗意,他歌中的散文世界是世俗的,却又是句句玲珑剔透的发光体。情歌向来是歌坛主流,一不小心便会跌入陈词滥调、无病呻吟的酱缸。那几十年,他没有滥用傲人才华,细心切割打磨每一件经手作品,达到他要的光亮度和纯度标准,也由此才成就了那些唱着他的歌一曲成名的歌手。

当年李宗盛还是民谣合唱团木吉他成员的时候,1983年,就因为制作人候德建滞留大陆,临时救火的李为郑怡制作《小雨来得正是时候》,从此一炮而红。也因为这张专辑的成功,造就了后来的张艾嘉、陈淑桦、潘越云、娃娃、林忆莲、辛晓琪、莫文蔚等人优秀的音乐作品,李宗盛堪称是华语流行乐坛中最能掌握女歌手的制作人了。

一代人的情歌

罗大佑影响了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李宗盛的覆盖面其实更广,因为他影响了一批歌手。在上世纪滚石的黄金时代,跟滚石唱片有关的歌手几乎都受过李宗盛的指点,当然,他的影响早已不限于滚石。李宗盛比起罗大佑更平易近人。他为一代人内心的小情愫而作歌,他写的歌唱的是一代人细腻的情感。如果从词来看,李的词远不如林夕精巧艳丽,也不如黄伟文剑走偏锋。李宗盛的词就是最质朴的大白话,凡夫俗子的普普通通的道理,大多都讲着平凡的爱情故事。也许一个庸常的你我之间的爱更容易引起大众共鸣,更易于传播和吟唱。所以不奇怪KTV最火热的年代,李宗盛经手的那些歌手的名作永远占据着卡拉OK榜单的黄金位置。《漂洋过海来看你》写于当年滚石唱片附近的一家面馆:“我听说一个女孩漂洋过海到北京去看男友,但对北京的认识一直仅限于男友的住所,就决定为这个故事写首歌。那天吃着热腾腾的牛肉面时,我突然有了灵感,翻过放面碗的那个托盘立刻写完歌词。”《鬼迷心窍》是真的来自一次短暂的迷恋:老李坐飞机时被一个空姐迷住了:“她很漂亮,我顿生幻想,一直想象如果怎样会怎样……”《你像个孩子》,是1985年为了一个女孩第一次到纽约时写的歌,那是他的初恋。

你是不是李宗盛的歌迷,是不是城市民谣的狂热者不重要,但那些上个世纪的经典情歌音乐前奏响起,你能发现是如此地熟悉它们,那些感动又是如此遥远与切近。所有听演唱会哭了的人,也许不是为了那些歌,而是为了歌中曾经的自己,那些已经流逝的意象。

华语流行教父到琴师小李

当爱已成为往事,流行教父李如今已成琴师李。当年他凭着一把破琴也写出唱到骨头里的情歌,从金牌制作人和华语流行教父位子上下来之后,情歌老李变成了做琴的小李。有朝一日亲手做出一把世界级的吉他这样的心愿,李宗盛在他早年创作时代就把它埋藏在心里了。不做金牌制作人了,“王位”上退下来了也没有倦勤,他热爱吉他,就开始钻研它。从2002年到现在,12年了,李宗盛近年长居北京,创设了Lee Guitar手工吉他品牌,大部分时间投身制琴事业,耗尽心血,近来还亲手规划创设了一间小型演唱场所,就叫做Acoustic House。发展了12年的Lee Guitars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华人手工吉他第一品牌。

曾经的金牌制作人、情歌天王、流行教父……唱片圈里人人叫他“大哥”的年代早已过去,这些年来安安生生做“琴师小李”的他,在华语音乐圈,时代还是没有将城市民谣史上的第一把交椅真正交给别人,哪怕那个位置自他之后一直空白。毕竟曾写尽小人物悲欢离合的他,和华语唱片业的黄金时代绑定在一起,没有人再能超越那个时代了。

张艾嘉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宗盛。这个已经老掉牙的句式套在影响了一代人的李宗盛身上依然适用。除了上世纪50-70年代生人,即便是80后没有多少人浸染到李宗盛的音乐世界中,但他们少年时代走过的上学放学路,街边唱片店和任何一个用流行歌曲作背景乐的商场,不可能没有放过李宗盛制作的歌。有几个人没有听过他的作品?就像在很多演出场合,李宗盛都对歌迷说的一段话:“你们从小李的青春年少,听到我两鬓斑白。无以为谢,唯有写歌,给在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听。”

(文/查理,原载于《经济观察报》)

猜你喜欢
罗大佑李宗盛情歌
彝寨情歌
七夕情歌
罗大佑58岁做父亲:幸福没有错过
绵绵情歌
李宗盛的语文是谁教的
月下情歌
罗大佑:与香港娱乐圈一起寻找目标
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