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话影射现实

2015-04-29 00:44刘晖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幻想创造力童话

刘晖

【摘 要】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虽是戏谑之言,说的是感情幻想泡沫的破碎。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恰恰相反,并不是说童话有多真实,而是童话对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挖掘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童话教学对于学生性格习惯的养成可比山之寸土,愈而弥坚。童话堪比醇香的美酒,愈品愈甜。童话不同于诗歌,他没有诗歌的抑扬顿挫和优美的意境,也不同于记叙文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没有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构文。作为一种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产物,童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更能培养思维的延展性,调动学习的热情,对于在萌芽时期的创造力提升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童话教学 性格习惯 现实环境 想象力 创造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深知童话教学贯穿整个语文基础的萌芽阶段,播好种,勤以耕耘,方能成就参天大树,万茂森林。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思维成长还在稚嫩的阶段,对于一切外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的世界里,是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纯净的双眸撇去了世俗,洗涤了功利,在这个时候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积极向上,美好的童话故事,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更加纯粹,免去了深谙世事的忧心忡忡。在他们这个年纪,如果一直灌输苍白无力的大道理,听者不懂,说者不详,这便失去了教学的初衷。

童话的魅力在于可以通过平实朴实的语言来深入浅出的传达核心思想。它不同于散文议论文的艰涩难懂,学生往往乐于去接受,并且能捕捉到最关键的信息。童话教学就是把讳莫如深的教学理念变成简单易理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学生刚刚迈入课堂,对于很多东西都有着及其美好的幻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做的是留存孩子这些幻想,并且让它在书本故事里延续下去。站在讲堂上的那一刻起,并不是一个语文教师那么简单,一个童话故事也不仅仅是童话故事这么简单,试想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对着书本从头念到尾,苍白无力的朗诵充斥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老师要做的是,和孩子多一些心灵的沟通,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里,心与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方式。

其实童话故事很多都是对于现实的影射,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他们向往的是纯洁,美好的世界。一旦现实中遇到不可调节的瓶颈,便会削弱孩子对于真善美的渴望,童话故事恰好可以填补孩子微妙的失落,动人的情节,美好的结局,成为了孩子脑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一、让童话诉诸笔端

童话故事的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完美重塑,童话教学让孩子穿梭于现实和想象,独辟一方心灵的沃土。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不必苛求太多,完全没有必要通过一大堆作业的形式让他们去学习,当一个孩子可以很真诚的说,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的时候,这才是教育的极大成功。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孩子学习的热情,通过优美的童话故事,让他们爱上书中的世界,感悟书中人物的心里。

读罢,除了理解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以外,也要学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做好摘抄,我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除了把他们带进童话故事里以外,也要求学生拿出纸和笔,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空闲的时候翻看一下,一定受益匪浅。

二、让童话引领审美

童话通过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情感,童话故事中的善与恶,美与丑,优与劣其实都是对于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影射。我们要告诉孩子的并不是这个世界完美到无可挑剔,而是让他们去用心灵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审美从凌乱的弧线规划为一体的圆弧,无论是写作能力,认知能力,还是审美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童话激发创造

童话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幻想,这里所说的幻想并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言之有物的情感依托。童话中的幻想,是自由的不受羁绊的,孩子可以在其中释放天性,彰显自我,创造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相当重要,严格的来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当你真的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整个世界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那么人生的舞台也必定灯火辉煌。由此可见,童话教学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有多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么样把童话的世界搬进课堂,搬进孩子的心里成为衡量童话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

(一)引领想象

童话故事中,经常才有一些夸张的手法表现童话故事的意境。童话里是一个世界,童话外又是一个世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么样把这两个世界达到统一正为了最重要的课题。

举一个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例子,我在给学生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的时候,我注意到下面学生的表情,或惋惜,或失落,或惊喜。这个时候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假想此时此刻正处在冰天雪地里,我们会和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会帮助她么? 许多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沉寂的课堂一下子充满了生机,也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纯真的内心和善良的天性。所以,引领想象,把故事搬进课堂,让课堂成为故事的栖息地,教学的意义不言自明

(二)避免拖沓

很多故事的情节曲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把故事讲完,面对长长的文章,很多孩子会觉得疲倦,甚至是抱怨,老师此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通过绘声绘色的课堂形式传达给孩子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尝试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动起来。讲解故事的时候,切忌照本宣读,抓住关键字关键段落,让孩子快读捕捉到童话故事精彩的地方,便于更好的理解。

(三)尊重个性

老师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健康的成长,你永远找不出这个世界上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好比是你永远也无法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个性的释放,对于同一篇童话故事而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凡不偏激,不消极,都应该被认同。不要因为教条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语文老师的责任并不是简单的教好学生也要学会反思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弊病。现在上课的方式不同于以前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几张桌子的时代,学校里充斥着各种多媒体。诚然,他们的存在给课堂融入了许多科学的元素,但是却失去了本真的味道。很多公开课变成了一场秀,看似活跃的课堂,其实更多的是聒噪,老师并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将课堂变成作秀未免太悲哀。

【结 语】

童话是现实的折射,童话教学作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都不可忽视,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所启发,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李嗣恂.去年的树【J】.新浪微博,2012

【2】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小学语文教学.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猜你喜欢
幻想创造力童话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锁不住的幻想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