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前测”照亮数学课堂教学陈新福

2015-04-29 07:42胡永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份数缺口算式

胡永红

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口头禅。其中,很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都会在“读懂学生”上下功夫,都会自觉地想到教学“前测”。

如何有效地将“前测”应用到教学设计中去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以“前测”为依据设计更好的教学情境,以“前测”为根据把握好教学重点,以“前测”为论据突破教学难点,让“前测”照亮我们的教学。

一、 以“前测”为依据, 设计更好的教学情境(材料)

情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中是使用书本给定的情境,还是使用适当变化的情境材料,这一直是教师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前测”,可以全面地掌握学生识别材料的倾向特征,为更好地设计、使用情境材料提供依据。下面,以《组合图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为例来谈一谈。

1.书本情境材料呈现

2.“前测”内容及结果

(1)“前测”内容

我们给学生提供了3个没有数据的图形。(1)是课本上的情境图,(2)和(3)是“缺口”调整后的图形(见图2)。

(2)统计结果

“缺口大小”统计表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大缺口图没有一个学生想到添补法;而缩小缺口后,两种图都有学生想到添补法。另外,在小缺口的两幅图里,缺口朝上的解决率达到了100%,缺口朝右则降到70%。

3.“前测”后的决定

从上面的“前测”结果,可以知道小缺口且缺口朝上的图形,符合学生的视觉规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最后决定用此图作为教学的情境。

二、 以“前测”为根据,把握好教学重点

每个课时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教师通过阅读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把握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但是在重点内容中,其教学重点环节放在知识学习的哪个点、哪个环节上呢?不同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前测”,来更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下面以“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为例来谈一谈。

1.“前测”内容及结果

(1)“前测”内容

30×2 = 80×4 = 20×6 =

5×90 = 7×40 =

400×3 = 500×2 = 700×9 =

9×600 = 8×300 =

(2)统计结果

纸笔测试后,我们又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口头说说30×2是怎么算的?有8名学生是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得数,然后添0;另外两名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两个30就是60。

从“前测”结果看,我们不难发现,有60%以上的学生对这类口算题已经会算,而且正确率比较高,真正不会算的不到20%。计算方法基本上是先运用乘法口诀算,然后在算出的数后面添“0”,很少用其他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是最优化的方法,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方法。

2.“前测”后的决定

(1)教学形式可以更开放

按照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先列式(整十数乘一位数),接着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各自的算法,最后总结并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由于,我们通过“前测”知道“有60%以上学生对这类口算题已经会算,而且正确率也比较高,真正不会算的不到20%”,所以,我们可以逆向、思辨式地来展开教学,设计简要叙述如下:

20×4=80,你赞同吗?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说明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50×4=20行吗?为什么这个算式的积里会出现“两个0”呢?

请写出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要求积里只有一个0。

请再写出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要求积里有两个0。

……

(2)思维含量可以再提高

由于这个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好,我们可以提高教学难度,在习题设计中,可以在书本练习后增加一些有难度的思维性习题,如图3:

通过题组练习,一可以促进学生借图形直观理解算理;二可以通过直观图感受、体会到“份数不变,每份数变小(大),积就变小(大)”和“份数和每份数变了,总数不变”的函数思想。

三、 以“前测”为论据,突破教学难点

学习难点的突破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找准难点呢?一来我们可以借助过去的教学经验,当然,更为可靠的是做个教学“前测”。我们以一年级的比多比少(求大数、小数)为例。

1.“前测”内容及结果

(1)“前测”内容

(2)统计结果

检测后,我们对全班21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时的问题如下:

经过访谈,我们发现学生的回答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整体感知型。这类学生在回答问题1时,是将条件、问题读一遍,然后直接将算式说出来。这类学生对“比多比少”的题目具有朴素的、直觉的反映。在21名学生中,共有15名学生处于这个状态。

第二,意义分析型。这类学生在回答问题1时,能够从相互比较的句子中分析出哪个量较大、哪个量较小。这类学生对“比多比少”的题目具有清晰的认识,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在21名学生中,共有3名学生处于这个状态。

第三,机会主义型。这类学生并不会从题目的意思着手,尤其在回答问题2时,随意地选择信息,“想当然”地拼凑算式。这类学生对“比多比少”的题目在思考时思维处于混乱状态。

2.“前测”后的决定

通过“前测”,我们清楚了学生学习困难之处,是对题目中的“数量”“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把握不明,这就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找到难点,再来思考解决的策略就方便了,于是,我们决定在课堂里安排用“橡皮泥”来表达数量、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整个教学流程图如下: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撮橡皮泥”的过程就是一个关注数量的过程;第二个量的“摆放”问题又正好解决了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整个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和注意的特征,同时在操作结束后,学生获得了图式,这就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了范式,为用语言表达提供了素材与机会,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就建立在了真实的基础上,学习自然就扎实有效,促使学生的思维从整体感知型的学习转向意义分析型的学习,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份数缺口算式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份数法”的妙用
妙用“不变量”的最小公倍数
K线的秘密:缺口的交易艺术(五)
缺口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本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