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类型分析

2015-04-29 07:42蒋红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句型环节语言

蒋红梅

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激发兴趣、检查学习、巩固知识、促进思维、运用所学等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和方式。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英语课堂中的教师提问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提问形式上可以分为Yes/No问题、Or问题、Wh-问题和How/Why问题;从提问层次方面,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分为记忆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分析型提问、评价型提问和创新型提问六类;从提问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开放型问题和封闭型问题或者是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1] ;从提问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回应类问题、认知类问题和管理类问题三大类[2]。不同类型的课堂提问贯穿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序开展。本文拟从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序和环节出发,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例,对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类型进行分析。

一、 导入环节的提问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恰当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提问式导入能够很好地和本节课主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熟悉的环境、引用趣味性的故事等来进行提问式导入。以下面教学片断为例:

剑桥少儿英语1A Unit3 I like apples 教学片断:

T: How are you today? (1)

Ss: I’m fine, thank you.

T: what’s this? (老师拿出上一节课用过的动物卡片。) (2)

Ss: It’s a goat.

...(更换卡片,反复几轮。)

T: what’s this? (教师从包里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3)

Ss: apple!

T: apple? ...It’s ..er... An apple. (4)

Ss:It’s an apple.

T: do you like it ? (5)

Ss: Yes! I do.(教师帮助回答。)

...(教师更换水果,反复进行2-3轮。)

T: so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words about fruits, and to learn to say “I like....”

以上导入环节中,提问(1)是用于课堂组织管理的交际性问题。通过此问题,师生间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堂气氛变得和谐融洽。提问(2)是用于检查学习、复习巩固的记忆型问题。通过此轮提问,教师帮助学生巩固强化了上一单元的单词和句型,并为新授内容做好了铺垫。提问(3)是温故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展示,自然引入新课知识。提问(4)教师用升调的问句提醒学生使用完整的句型来回答,属于纠正和澄清的功能型问题。提问(5)是新知识引入后的简单操练,通过Yes/No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熟悉新课内容。

由于导入环节的提问主要作用是引起注意、检查学习、巩固强化、过渡衔接等,提问类型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封闭型和展示型问题,从认知目标分类来看主要是记忆型和理解型提问,属于低层次思维水平的提问。虽然有研究者对外语课堂中过多使用展示型问题持批判态度,但是在教学导入环节,展示型问题的使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新知识呈现环节的提问

新知识呈现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呈现本堂课的语言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语言知识主要是词汇、句型和语篇。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讲授剑桥少儿英语1A Unit 3 I like apples 时,教师展示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水果超市购物的图片,可以先问学生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水果,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问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然后结合水果图片,利用上一单元学过的句型提问,引出本课的单词。

What’s this? It’s an apple.

What are they? They’re apples.

(教师更换水果图片,反复进行问答。)

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排除理解新语言的障碍。在单词讲解完后,教师要通过提问自然地过渡到句型的讲授。教师可以结合前面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水果超市购物的情境,设计问题,引出新句型。

What do you often buy? We often buy apples.

Do you like apples? Yes, I do.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apples.

在新句型的呈现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句型,学生有可能回答不上来教师的提问,教师要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比如在讲授本课的重点句型时,教师可以叫学生思考售货员会怎么说,学生一般都答不上来,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教师指着图片自问自答:

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some apples.

What would you like? I would like some coconuts.

教师指物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

学生回答:I want some grapes.

这样,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和学生问答等方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降低了新知识的难度,学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能够掌握这个难点,学习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在句型呈现完毕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到教材中的语篇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对话,回答一系列问题:

Who are they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 ?

What fruit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If you are selling fruit, what do you say?

If you want to buy some bananas, what do you say?

以上问题是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进行设计的,前三个问题是记忆和理解型问题,后三个是应用型问题。在学生基本熟悉本课的单词和句型后,教师可以逐步深入,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初步进行运用的问题。通过此部分的提问,学生初步了解了本课单词和句型的应用情境,为后面的语言输出活动打下基础。

可以看出,在小学英语课堂新知识呈现环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师能用到的提问类型从内容上看主要还是展示性问题,从认知目标分类来看,教师在此环节的提问设计要充分利用旧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进行高阶思维活动。

三、 语言操练环节的提问

课堂操练是在呈现完新的语言知识后,教师组织学生就所讲的语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的课堂活动。教师可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连环操练的活动形式分小组来练习本课的重点句型。

教师小声对每行第一排的学生提问:what would you like?

学生A回答,并往后问学生B:I would like some pears. What would you like?

学生B回答,再往后问学生C:I would like some mangoes. What would you like?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大声将句子说出来为止。也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对能将句子正确传递到最后一个同学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鉴于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对本课的语言知识进行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主要应考虑将教学的重难点融入问题中,并将问题和有趣的活动任务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就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在上面的操练活动设计中,既有有助于学生语言输入储备的记忆型和理解型提问,也有引导学生使用新单词制造新句子的运用型练习。

四、 拓展运用环节的提问

拓展运用环节是学生学习成果和技能运用的展示环节。在此环节的提问设计上,教师要将教学重难点和任务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积极应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和展示,从而体现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在课堂教学的拓展运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做调查:

Do you go to buy fruits with your mother?

Where do you buy fruits?

What fruits do you often buy?

What do you say to the salesmen?

What are your favorite fruits?

Do you eat some fruits every day?

What fruits do you eat every day?

Why do we need to eat fruits everyday?

在设计拓展运用环节的提问时,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设置开放型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提问类型。总的来说,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展示型问题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知识的展示和训练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时,教师应在语言知识运用环节,适当增加开放型问题的设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

[2] 孔文,李清华. 关于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对比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句型环节语言
典型句型大聚会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我有我语言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语言的将来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