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人生奋进的鼓点

2015-04-30 07:32田永元
中国铁路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铁路作家诗人

田永元

那还是阳春三月,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不大的社区礼堂里,著名工人诗人林贵的诗歌朗诵会就在这里举行。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林大哥,虽然有着老年人的年纪,可是,仔细端详一下他的神态、面容,从那双闪烁着睿智的眼神里,我还能找到昔日的风采,记得1982年的秋天,我们共赴大瑶山隧道,参加当时中国第一条最长的复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工程建设采访的情景。具体一点说,全路的诗人在铁道部文联和团委的组织下,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全路诗歌创作的笔会。

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啊,全国铁路建设的精兵强将第一次聚集在那里,从西德引进的大型凿岩机,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后的铁路建设正在插上现代化的翅膀,这个现代化的感受正从我们的手中诞生。而当我们第一次身临大瑶山的腹地,仿佛从内心听到了那些对现代化无限渴望的心情,是建筑在几万铁路建设大军的心头啊!

站在那不断向前掘进的现代化凿岩机面前,听到那轰鸣的节奏,我突然想到在那些年代,我们拼着性命去建设让世界称奇的成昆铁路,如果当初我们能够尊重科学、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一心一意地去搞建设,我们怎么能够出现以成昆线上一公里牺牲一条生命的代价,唱出那些令人自豪又令人痛心疾首的歌唱啊?难怪几位搞工程的诗人和作家,在这喧闹的工地里,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跟我说:“听到这轰鸣的声响,看到这样的场面,我们觉得有一股悲壮的味道。”当时,对于这些来自基层,心头只会奏响青春激昂之旋律的我们来说,突然被这样沉重的声音,惊得目瞪口呆。多少年过后,我才感受到,在当时,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他们在那时已经有了创作的悟性。那时对于生活的感受,已经“入木三分”地将真正情感,伸延到了灵魂的深处。

可是我还没有啊!

正是在那次采访和深入生活中,林贵崭露出了他的才华。

无论在充满着浓烈劳动氛围的工地上,还是在私下诗人们激烈的交锋和对诗歌的探索中,林贵总是以一个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的名副其实的工人诗人,引起那些建设者和诸多诗人的注意。在万山丛绿的山水间,在显露着现代化气派的工地上,林贵以自己豁亮的嗓门,以快捷而又激荡的情感,以火热而又直白的诗句,让自己的创作,让从心头飞迸的诗句,将那些建设者的心胸闸门打开。甚至出现了为林贵的诗句欢呼的场面,那是令人感动的时刻,也是会让人永远铭记的珍贵的历史镜头。那种场面让许多铁路老作家热泪盈眶,让他们感喟着,现代化并非只是西方追求的圣果,无产阶级照例可以构建这样的天地,并在这片天地里伸展自己宽阔的胸襟,坦露自己美好的心灵。

我敢说,正是那次铁路作家们的采访,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以往那些固定思维的模式,突然间就觉得缺少了支撑的原点。自然而然,一个铁路作家固步自封的框架,在我们的头脑里开始瓦解。由此,渴望改变自己,不满意自己的呼声,是真正从灵魂的深处飞腾而出了。也正是在那次采访创作中,我们几个铁路的诗人,包括昆明铁路局的汤世杰、李霁宇等人,发起了一个要研究和追求铁路诗歌所谓“铁味儿”流派的倡议,这是根据当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和称道的山西的“山药蛋”派、河北的“荷花淀”等流派,对铁路作家的冲击,所产生的想法。既然,呈现着各种流派的地域文化,那样光彩照人,那么,为什么我们铁路作家,就不可以创作出具有铁路特色的作品,形成一个“铁味儿”流派呢?

这个想法很是鼓舞了当时创作采访的诗人和作家,著名的铁路老作家洪流、李国文、王慧芹等事后对我们这样的倡议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可见,当时,我们这群年轻作家,是多么充满创作的朝气啊!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想法和念头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更因为铁路本身的体制问题,而销声匿迹。可是,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为铁路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形成,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林贵是其中的优秀者啊!

可是,今天恍如昨日的那番争论和议论,还激荡在我们的心头。正是在将要穿越大瑶山,京广铁路即将建起复线的日子里,我们萌动的想法和念头,是那样扎实和深沉。多少年过去了,林贵仍以自己勤奋的笔耕,为这样的讨论和追求,展示着自己的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信念,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林贵那时给我的印象太深,乃至当今天,当我们二人眼含热泪相互凝视的时候,呈现在眼前共同的画面,是青春不悔的深情,是一本本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无限挚爱的诗集啊!我知道,林贵大哥是在用情,用心写诗的。

正是从那一刻,林贵从二七工厂一路大步走来。他的歌唱,越过长城,跨过黄河、长江,甚至追逐到浩渺的天宇,为改革开放后的祖国每一步飞跃成就,而引吭高歌。那些歌唱,不断地闪现在各地的报刊中,很是令同行们赞誉和羡慕。尤其在《生命的火花》这部诗集里,诗人的视野更加广阔,驾驭诗歌的笔法更加娴熟。他赞颂如今的太平盛世,感悟着人生的真谛,对那些操守于自己神圣职责的诗人,给予衷心的礼赞,而诗人最终那高雅的情趣,之所以打动人心,就在于他将自己炽热的胸怀,寄寓于广阔的山水天地之间。因此才有“幸福在仰望中追赶,豪情在星光里激昂”,才有对自己钦佩的诗人那种“流走的是岁月,滋润的是生活,留下的是记忆,回味的是快乐”这样衷心的赞叹。总之,我们从整本的诗集里,感受着一颗诗人的拳拳赤子之心,感受着诗人随时代而变化的诗歌创作的不断进步。

正是在大瑶山工地的采访中,我们朝夕相处,彼此间那种至诚相亲,那种诉说不尽的情谊,绵延着多少年来我们心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情丝!尽管彼此相见的机会很少,却在许多报刊里彼此倾诉情怀。林贵的诗歌依然那般深沉有力,仍旧不断地用自己的热情,掀起我们心头的情感大波。分明让人感受到灼人的热浪过后,是凝重的诗人的责任感,这样的感觉,总是在我们的心头缠绕,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涛声依旧”。

自然,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诗坛不断的吐故纳新,常常令我们瞠目结舌,也常常令我们猝不及防。你能说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被冲击,不感到时代的落差太大,自己有点跟不上节拍吗?更令我们难以接受的是,诗歌的现状充满着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情景,给人感觉太快了些的“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形式,而令人忧虑的是真实诗歌,在渐渐远离大众。这让我们彷徨,痛苦。

可是林贵却不听这一套,照例唱着自己心头的歌子,照例表达着自己的追求,用自己最生动的行动,同诗歌的现状抗争,他痴迷于将自己的诗歌通过各种手段传播到更广泛的大众中去,而且,就在这样日渐浮躁的社会环境里,在他的周围,居然有一大批爱好诗歌的知音者。

当今天,我置身在林贵诗歌朗诵会现场的时候,不大的会议室却是座无虚席,许多当年颇有影响的诗人都赶来参加,更有那些知名的演员,那样虔诚而又充满激情地一个个鱼贯而上,朗诵着他近期的创作。那种执着,那种热爱,让人分明感受到,这些诗歌是从肺腑里,从心灵的深处迸发出来的。更让人感叹,用心来写诗,时代是不负有心人的。适值今日,诗人的桂冠,还是那样稳稳地戴在他的头上,这顶桂冠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相反,却因为年岁的镀金,不断地迸发出更灿烂的色彩。

说到这里,林贵大哥还一定希望听我说几句批评的话语吧?我们是挚友,就一定要有真诚的批评和希望。林贵大哥总是处于激情的创作中,因此,直白,有时不可避免,因此,总觉得适值今日,林贵大哥再将诗歌写得委婉一点,变化再大一些为好。毕竟,在新世纪的鼓点中,轻盈和谐已经是主旋律了,而诗歌的变革已经让昨日讲坛的风光不在,我们在保持自己风格特色的情况下,要更多更快地汲取当代诗歌那些精华的东西,加快改变自己呀!我知道,林贵大哥对自己今后要走的创作路子的想法和我这意见自然是不谋而合的。

我预祝着林贵大哥在今后诗歌创作中的更大丰收。

猜你喜欢
铁路作家诗人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