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鼓

2015-04-30 18:02林红宾
中国铁路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武举老爹八卦

山东的胶东一带,自古民风淳朴,男人更显强悍而又憨厚。更可贵之处,几乎村村习武却又礼仪周全,可谓孔孟之道影响颇深。然而,在那个国家遭受侵略、生灵倍受涂炭的年月,正义的伸张,人性中真善美的承继,需要怎样的勇气啊。八卦鼓这篇小说塑造出来的刀老爹的操守正义,刀为平同刀寒影在苦难之中的爱情故事,从侧面写出了淳朴的胶东人在大德大义面前所表现的高风亮节。

由于作家始终置身于故乡的生活中,对于历史和以往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感受,因此,故事写得有血有肉,人物厚实而生动。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感受着我们的前辈在大是大非面前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而这种情操今天已经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正在成为行动的准则,成为一种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会激发后来者更加自强不息。

武举庄坐落在深山旮旯里,因早年出过一位武举,村民为之张扬炫耀,就管村子叫武举庄。说来也是凑巧,村民大多姓刀,并且是坐地户,那位武举是他们的先人哩。这儿的土质最适合长柿子,自古以来村民就有栽培柿子的嗜好,房前屋后栽的是柿子树,山谷里也长满了柿子树,这些柿子树都有些年数了,一搂多粗的比比皆是,有的两人搂不过来,堪称柿子村了。柿子树蓊郁成林,遮天蔽日,武举庄宛若裹在一片绿云里。三伏六月,日头再毒,坐在林中纳凉,只觉凉风习习,静心清脑。小鸟在树上啼啭,泉水在树旁流淌,不闻尘嚣,唯闻天籁,恍若隔世一般。待到老秋,树叶落尽,唯剩满树柿子,一个个红彤彤黄橙橙的,就像挂起无数个喜庆吉祥的小灯笼,放眼四顾,映入眼帘的全是柿子,酷似夜空中璀璨迷茫的星斗。武举庄的柿子个大皮薄,甘甜可口,是当地遐迩闻名的特产,也是村民的主要进项。

武举庄人崇尚武术,大凡村民都会几招,不为打架斗殴,只为护身自卫。现时若论人品好功夫好的当首推刀老爹。刀老爹拢拢60岁,个头适中,胖瘦得体,精神矍铄,步履溜轻,且蓄有五缕美髯,确有仙风道骨的样儿。他的老伴与他截然相反,一向病恹恹的,成天守着个药吊子,好像老尼炼丹似的,直到40岁上才生了个女儿,嗣后病情愈发严重,未等将女儿抚养成人便陈疴复发命丧黄泉。刀老爹心疼女儿,不再续弦,把一腔情和爱寄托在女儿身上。他为女儿取名刀寒影,从小教她习武。村里一些爱好武术的青年都拜刀老爹为师,刀老爹性情豪爽,乐于传授武功,就把自家的院落当成了拳房,得便就教徒弟飞腿亮掌,或是使枪弄棒,平常的农家一时间成了惹人青睐的刀家武馆。

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在这些徒弟当中,刀为平是出类拔萃的。他二十露头岁,脸膛白净,浓眉大眼,个头高高,长得壮实,由于踵武前贤,勤学苦练,就练出一身“疙瘩肉”,尤其颇有悟性,身段灵活,反应敏捷,如同一头豹子。刀为平的父亲早就病故,他与老母相依为命,家中没有多少活计,闲暇无事抬脚就到刀老爹家,这不,他刚吃罢早饭就来了。

刀寒影听见院门打开,探头一看是刀为平,赶忙迎了出来:“大哥,我想啊准是你家的庄稼拾掇完了,今天是来陪我练功的。”

刀为平说:“你只猜对了一半,俺家地亩少,庄稼早就拾掇完了,但是今天可不是来练功的,因为快到‘寒露了,该摘柿子了。你家有十几棵柿子树,大伯上起岁数了,登高攀险手脚不那么灵便了,况且还要摘柿子,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失手擦脚可就糟啦,我想今天帮你们摘柿子。”

刀寒影把玩着长辫说:“你不提醒我倒忘了,这日子过得真像流水一样。”

刀为平风趣地说:“是啊,吃了上顿吃下顿,岁月再长不经混,这才几天你还是个小丫丫,如今已是18岁的大闺女了。”

刀老爹在屋里埋怨道:“寒影,别老让为平在院里站着,有话进来说嘛。”

刀寒影朝刀为平扮了个怪相,旋风般回了屋。

刀为平紧接其后,向刀老爹问了安好,并重复了来意。

刀老爹说:“你说得不无道理,人过五十犹如日过中天,像我这般岁数,可谓是后半晌了,离日暮西山不远了,自己与自己比,较之前几年有很大差别,不服老是不行的。我仗着练功尚且如此,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不练功的老弟兄们就更不行了。你帮我摘柿子,这份情我实领了,你和寒影上山去摘吧,我在家把几口大缸刷一刷,再出去操持一些石灰,以便漤柿子。”说罢从西厢里找出两根腊木杆儿,这是摘柿子的专用工具,约有七八尺长,前端镶着铁夹子,旁边还有铁钩子,既可夹果蒂,又可拢枝,那式样好像《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使用的钩连枪。

刀寒影将布兜、筐篓、绳子等物准备齐全,然后与刀为平推上独轮车,沿着羊肠小道,来到村西一条山沟里,那儿有十几棵柿子树,全是刀寒影家的。

刀为平说:“师妹,我上树摘,你在树下等着接就行了。”

刀寒影说:“摘柿子可不比其他活计,急三火四干就行了,这是个慢工,由不得急性子。一个人再能也不如两个人出活多,我上去摘近处的,你摘树梢上的,这样既不窝工进度又快。”

刀为平说:“那就随你的便吧,不过要特别小心才是,能摘多少摘多少,千万别出闪失。”说着脱下鞋和袜子,像个猿猴嗖嗖地上了树。刀寒影将所需之物递了上去,将辫子盘起,用头巾包好,然后也爬了上去。平日里她衣着整齐,从不懈怠,这阵子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受处境制约,什么姿式也有,练功时踢腿舞拳大可一闪而过,眼下不行了,要长时间地“造型”,衣服紧贴在身上,曲线尽现,极富韵致。时而撅臀探身,那浑圆的屁股好像一个粉坨子;时而屈腰仰面,胸脯上就鼓起乳房的轮廓;有时衣襟被树枝挑起,就露出白爽爽的肚皮,微翘柔挺的乳房隐约可见。她意识到这一点,揣摩师兄在觊觎她,猛然掉头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便佯作愠怒,嗔他一眼,“你不摘柿子,在那里呆征征地瞅摩什么!”刀为平的心一下子慌了,红着脸说:“我在看你是否有危险。”刀寒影抿嘴一笑,“你呀,有的是熊话囔囔。”

刀为平艺高胆大,游刃有余,脚踩横枝,背倚树干,双手握杆,夹住柿子蒂向旁边一扳,就摘下来了,那麻利劲儿就如佝偻承蝉一般。有时钩住近处的树枝伸手直取,有时能从这个树枝跃到另一个树枝,并且手不攀枝,稳稳地站在横枝上。不大一会儿,他就摘满一篓子,从腰间解下带钩的绳子,将篓子缒了下去,尔后收回绳子继续采摘,直到布兜也装满了,复缒下去,自己也随之回到地面。刀寒影也不甘落后,摘的与师兄一般多。

二人顾不得歇憩,再次回到树上,分别站在两个横枝上采摘。两枝相距较近,相互伸手就可拢着。刀寒影左手抓住头顶上方的树枝做支撑,右手持杆夹柿子,正摘着,突然上方树枝喀嚓一声折断了,她失声尖叫,重心倾斜,眼见就要摔下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刀为平飞身而至,将她一把揽住。刀寒影惊魂未定,紧紧地贴在师兄怀里,并把他的一只大手移到自己的乳房上……

雄鸡刚打头遍鸣,刀老爹就闻声而起,来到院中练功,刀寒影则在屋里生火做饭。刀老爹先是踢腿、压腿、运气,使之周身血脉通泰。院中有一个大瓷缸,里面装着一些铁砂,他临缸站定,拉好骑马蹲裆式,两臂着力,双掌如剑,直插缸底,反复抄铁砂,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待练到一定时候,改打吊沙袋,但见他拳打脚踢,砰然有声,旋转腾挪,招招厉害,约莫一锅烟后,又用手掌抽打卧沙袋,正打反打,啪啪作响,那架式就如抡起连枷打豆一般。打了一阵子方才住手。刀为平早就来了,照着师傅的套路练了起来。拂晓时分,气温凉而带寒,他却全然不觉,兀自光着膀子,抄了一番铁砂之后,身上就汗漉漉的。其时,固崇义、营建庶等人也来了,刀老爹在教他们练八卦掌。

练了足有半个时辰,天就放亮了。

固崇义说:“师傅,今天我们约好了要去冷泉镇赶集卖柿子,我看就练到这儿吧。”

刀老爹说:“练功事小,卖柿子事大,既然这样,你们就不该来练。”

刀为平说:“冷泉镇距这儿不算远,虽说是两个县,但中间只隔了一座山,满打满算有十五里路,咱们年轻力壮脚力好,一个时辰就赶到了,练功并不耽误赶集。咱们马上回家收拾一下,然后到村东集合。”

众人各自散去。

刀为平对刀老爹说:“大伯,您家的柿子已经漤好了,我跟寒影说了,让她装了两筐柿子,我给她捎带着,让她跟着去卖就行了。”

刀老爹说:“那就累苦你了”。

刀为平说:“您客气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刀寒影从屋里出来,“大哥,饭我已做好了,咱们一块吃吧。”

刀为平推辞道:“不了,我妈还等我回去呢。”

刀老爹执意挽留,“你就听寒影的吧,吃了饭一起走。”

盛情难却,刀为平只好答应。

当刀为平和刀寒影推着独轮车来到村东时,见固崇义、营建庶一伙人已在那里等候,一点计,统共十个人,人已到齐,就上路了。

上坡时,刀寒影怕刀为平吃不消,就在独轮车的前头拴上一根绳子,给他使劲拉着。刀为平身大力不亏,望着师妹扭动的腰肢,想起摘柿子那难忘的一幕,全身自有使不完的劲头。刀寒影见师兄脸上大汗淋漓,就掏出手帕给他擦拭。刀为平就恣得什么似的,大家司空见惯,皆心照不宣,一路上说着笑着,不知不觉已翻过山梁来到冷泉镇西边。那儿有个老大的泉水眼,泉水终年喷涌不竭,大热天喝了也扎牙,故称之为冷泉,镇名由此而得。大家口干舌燥,就在泉边捧水畅饮,并约定傍晌天在这儿集合,不见不散。然后进入集市,各自撒拉开。

刀为平和刀寒影在十字街口安下摊子,刚卖出几份,就见三个伪军凑上前来,为首的与刀为平曾有一面之识,就说:“你这些柿子漤好了么?”刀为平说:“要是发涩,我一分钱不要,你们要是不信,不妨先尝后买,反正是自家树上结的,多卖个少卖个没有什么。”为首的伪军说:“不是我们要吃柿子,而是皇军小队长福田太郎和他的部下要吃柿子,而且要我专门下来买你们武举庄的。这样吧,我买你三筐,价格随行就市。另外,你要把柿子送到据点去。”

刀为平欣然同意,与为首的伪军讲好了价钱,过好秤收了钱,跟刀寒影嘱咐了一番,就随伪军去了。

这当儿来了两个地痞,见刀寒影长得俊俏,就如绿豆蝇见了腥气似的靠了上去,捞起柿子就吃,直说这妹子长得甜,所卖的柿子更甜。

刀寒影有些厌烦:“你们到底买不买?”

一个地痞说:“不买尝它干啥?”

刀寒影拿起秤:“你们要多少?”

另一个地痞说:“你急什么,我先说个关于卖柿子的事,保准你爱听。有个叫王二的人赶集卖柿子,遇上了一个买主,买主嫌柿子个儿小,说还没有他那玩意儿的头儿大,王二不信,说当真如此,我情愿将这筐柿子白送你。买主说咱手打鼻子眼前过,今天就让你长长见识。说着褪下了裤子,王二一看傻眼了,只好乖乖地认输。数日后王二的妹妹经人介绍跟那个买柿子的定了亲,王二得知后暗暗叫苦,料定妹妹必受其害。谁曾想妹妹结了婚,二日上回娘家,什么事也没有。王二好惊讶,朝妹妹直竖大姆指,妹妹你真行!”

另一个地痞说:“这个典故还有一种讲法,开头是一样的,小叔子将一筐柿子输了,揣摩着回家非挨嫂子骂不可。结果他把这码事原原本本地跟嫂子述说一遍后,嫂子听罢却一反常态,直羡慕那个买柿子的,你说稀罕不稀罕死个人的,你说稀罕不稀罕死个人的。”

在场的人哄然大笑。

刀寒影觉得好厌恶,心中的火儿压了又压,想换个地场卖,两个地痞见她要走,上前按住筐沿不放。刀寒影厉声叱责:“你们给我放开!”

一个地痞嬉皮笑脸地说:“妹子,再陪哥们说一会话儿。”

另一个地痞说:“你发起火来小模样更好看,称得上一个冷美人哩。”

刀寒影忍无可忍,扼住二人的手腕向外一拨,两个地痞痛得龇牙咧嘴立即蹲下。他们不甘心受辱,朝刀寒影抡拳就打,刀寒影侧身躲过,旋即跳到他们身后,掐住他们的脖颈一拧,两个地痞便身不由己原地打转儿,继而脑门相撞,摔倒在一起。刀寒影拍拍手,轻蔑地笑笑,扛起柿子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在场的人无不瞠目结舌:“喔唷,这个闺女居然会功夫呢。”

两个地痞爬起来冲刀寒影嚷道:“好汉打不出村,你个黄毛丫头再能,也休想逃出冷泉镇!”

刀为平从据点回来,见师妹不在原处,估摸她换了地方,凭她那个机灵劲儿,卖完一筐柿子是不用费事的,他正巧要买点东西,就在集市上逛荡。

快晌天了,刀为平到镇西约定地点。

固崇义打老远儿说:“大哥,我们早就卖完了,在这儿等候你和寒影有些时候了,你们干什么去了,磨蹭到如今才出来。”

刀为平一撒眸,“怎么,刀寒影还没出来?”

营建庶说:“没有哇,我们还以为你和她正在下馆子呢。”

刀为平说:“都什么时候啦,你们还顾得开玩笑?俗话说好赶的冷泉集,难摆的买卖摊,原因有三,一是这儿地痞流氓多,他们一贯欺软怕硬,像老太太买柿子——专拣软的捏;二是一些二鬼子没心没肺,往往白吃白拿,你要是跟他们理论,非挨枪把子不可;三是炮楼上的小鬼子凶恶得狠,像群饿狼一样,他们让武工队闹腾得惶惶不安,动不动就怀疑平民百姓是土八路,抓进据点折磨一番。这三种情况有一种让刀寒影遇上了也是吃受不了的,你们先在这儿等着我,我这就回去找她。”说罢霹雷火闪地返回集市。

刀为平从集市北街找到十字街口,不见刀寒影的踪影,又到南街寻找,正走着,忽见前面有人打架斗殴,好多人在看热闹。刀为平预感到不妙,挤上前一看,果然见几个地痞流氓在调戏刀寒影。为首的是个矬子,黑不溜秋的,朝刀寒影动手动脚的,厚颜无耻地说:“真想不到你还能跟我过上几招,我就喜欢你这种带野性的妞儿,快跟我走吧,我会让你领教一下我是如何‘金针刺破石榴蕾的。”说着伸手去摸刀寒影的面颊,被刀寒影架住。刀寒影与这伙地痞流氓厮打多时,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早已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眼见就要吃亏。刀为平问旁边一位老者:“那个耍流氓的黑矬子叫什么名字,为何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欺负良家女子?”老者告诉他:“那个矬子叫苟兴,仗着会几路拳脚,又仗着跟小鬼子熟悉,就欺行霸市、强男霸女。他看见俊俏女子,捞不着耍弄就难受死了,不达目的不罢休,为此人送绰号‘采花黑蜂。他是冷泉镇上有名的‘滚刀肉。”

刀为平心中有数了,便走上前,朝苟兴一拱手:“这位大哥,今儿个我们兄妹来赶集,一时走散,不知我妹妹何故冒犯了你,望你宽宏大量,手下留情。”

苟兴正在兴头上,见有人前来干涉,不免勃然大怒,口出不逊:“你小子别他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若识时务赶快给爷们滚开,不然的话,我让你爬着离开冷泉镇!”

刀为平怒火中烧:“这事我管定了,你有本事朝我来!”

苟兴冷冷一笑:“你小子找死!”说罢来了个“黑虎掏心”,看他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巴不得一拳将对手打死。刀为平避实就虚,就势“顺手牵羊”,苟兴摔了个嘴啃泥。他一个鲤鱼打挺爬了起来,来了个“黑狗钻裆”,用头颅朝对手命根子处撞去,这一招特厉害,倘若撞个正着,对手难逃厄运,刀为平早有防范,侧身外滑,平地跃起,用“挂面脚”直扫苟兴脸庞,苟兴躲闪不及,被打翻在地,捂着两眼呻吟不止。

看热闹的人一齐喝彩。

突然闻刀寒影喊了一声:“大哥,有人偷袭!”

刀为平侧脸一看,一个地痞朝他疾扑而来,并且伸出两个手指,直取他的前额,此招叫“仙人摘桃”,专伤对手二目。刀为平横臂格架,右手突发,来了个“金枪锁喉”,那个地痞被卡住喉咙,憋得脸膛发紫,不敢挣扎,刀为平见他无力反抗,这才将他扔在一边。

又一个地痞不服气,仗着长得牛高马大,遂与刀为平过招儿,先来了个“泰山压顶”,刀为平抽身急闪,使出“扫堂腿”,那地痞纵身跳起,刀为平见未扫着,便右脚后跟点地,身子迅速回转,飞腿再扫,那地痞压根儿没料到他会用连环腿,猝不及防凭空跌倒。他的武功稍好一些,刚一落地旋即跃起,又朝刀为平进招,刀为平旋转腾挪,抡拳直捣对手肋部,此招名为“肋巴掏枝”,那地痞赶忙躲闪,刀为平趁其未站稳,改用“阴阳脚”,对手连连受创,仰面跌倒,再没爬起来。

其他地痞见刀为平出手不凡,都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望着他与刀寒影扬长而去。

数日后,刀为平、营建庶等人在刀家武馆切磋武术,刀寒影在忙着烧水沏茶。刀老爹正讲着,忽见固崇义闯了进来:“师傅大事不好,冷泉镇来了一伙人,内中还有一位武术老师,他们气势汹汹,指名道姓要打刀为平,不用说肯定是来寻衅闹事的,我看呐,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们应做好准备。”

刀为平霍地站起来:“这伙地痞太嚣张了,竟敢颠倒是非找上门来,他们准是没挨够揍,这几天皮又发紧了,待我出去教训教训他们!”

刀寒影说:“事情是由我引起的,要去咱俩一块去,我不信还反了他们啦!”

刀老爹心平气和地说:“他们远道而来,好赖都是客,咱们应该以礼相待,他们要是不懂礼情,偏要踏着鼻子上脸,那就休怪咱们翻脸无情坐家欺客。走,咱们一块出去迎接。”

刀为平一伙随刀老爹来到村中间,正好遇上了那伙不速之客。刀寒影搭上眼一看,苟兴和调戏她的那两个地痞全来了,与刀为平交手的那两个地痞也来了,一个个色厉内荏,竖眉瞪眼,如同庙里的牛头马面。

武举庄的村民都为刀为平捏了一把汗,也担心刀家武馆斗不过冷泉镇这伙人,无不涌到大街上看热闹。他们也打好了谱,势必不行,便群起而攻。

刀老爹毕竟闯荡过江湖,见多识广,遇事不慌,镇定自若。估量对方,看出那位五十岁左右的汉子是个教场的,而且面相陌生,定然是从外地聘请的,便朝他施了个江湖礼:“请问老弟尊姓大名?”

那汉子老气横秋,冷淡地说:“姓冯名安。”

刀老爹说:“你是大稀客,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冯安开门见山地答曰:“专门来会一会刀为平,把他大闹冷泉镇一事摆平。”

刀老爹明知故问:“他为何大闹冷泉镇呢?”

冯安一时语塞。

苟兴说:“他兄妹俩倚仗会点功夫,欺我冷泉镇无人,无事生非,打了我两个弟兄。”

刀为平立即反驳:“你们仨流氓成性,一贯欺男霸女,难怪人们叫你‘采花黑蜂。你色胆包天,竟敢当众调戏我师妹,我岂能饶你!你们冷泉镇确实无人,但凡出个有能耐的也该老早调理管教你们,别叫你们出门丢人显眼!“

苟兴理亏词穷,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你血口喷人,你颠倒是非!师傅,他就是刀为平!”

气氛骤然紧张,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刀老爹坦然处之,捋须笑道:“冯老弟,你有所不知,那天刀为平纯粹是打抱不平,况且所救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师妹——老夫的独生女儿。你们要动武也不忙,请随我到寒舍用完茶再说,势必要摆平,老夫一定奉陪。”

冯安听出刀老爹说话底气十足,尤其这等客气,撒眸了一下周围密匝匝的村民,不免有些怯意,只好客随主便。

刀老爹领着冯安一伙往前走了几步,大街西侧有个碾屋,有一处墙皮剥落,露出砖胚来。刀老爹说:“这个碾屋有些年数了,该翻新一下了。”说罢抡掌扇去,只听得“忽隆”一声,竟将墙壁扇出一个窟窿来。

冯安不由得一愣:“我的天爷,此乃铁砂掌也!”

苟兴一伙不寒而栗。

旁边有人在杀猪,刚好剥完皮。

刀老爹向前看了看,对冯安说:“有句谚语——有膘没有膘,就看这一刀,依我之见,有膘没有膘,一摸就知道。”说着左手往猪肉上一戳,五个手指就插了进去。

冯安打了个寒颤,额上就见汗了。

苟兴一伙脸上变色,已没了来时的劲头。

冯安与来时判若两人,自惭形秽,满脸陪笑:“咱们光顾得说话,忘了问师傅大名。”

刀老爹说:“在下姓刀,刀枪剑戟的刀,后生们出于敬意,都称我刀老爹。”

冯安说:“刀师傅,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望您宽恕。我们就不到府上打扰了,就此回去。请您放心,类似前几天的事,以后在冷泉镇绝不会再发生。”说罢带领苟兴一伙灰溜溜地走了。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话半点不假。

武举庄与冷泉镇虽说分属两个县,但是仅仅隔了一座山,两村的百姓还是经常见面的。这年腊月,武举庄南面有个集市赶会,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庄稼人闲散了,就照例组织人员排练节目去参加文艺汇演,以图乐呵乐呵。所演节目并非像唱戏那样讲究做唱念打,而是注重形式,意在烘托气氛,表演形式主要有锣鼓队、抬阁、踏高跷、跑旱船、骑毛驴、耍狮子、舞龙等。这些人员大多是拳房习武的,身段活泛,演技较高。那次刀为平、固崇义他们又与苟兴一伙碰面了,所演的节目远远不如冷泉镇的好,让苟兴这小子出尽了风头。

冷泉镇表演的是威风锣鼓,由武术教师冯安一手创意编排的。以苟兴为首的十个小伙子一律武生打扮,身着皂衣,描眉勾脸,如同京戏《三岔口》中的刘利华。他们挎着腰鼓,一边打一边踢腿扬臂变化队形。鼓谱是由“四击头”改编的,以鼓为主,锣和铙钹辅之,苟兴是头鼓,也是指挥,先用鼓槌敲击鼓帮作提示,其声为啪啪,咚—丈—咚—丈—,渐快,咚丈咚丈……稍停合在一起,咚……苟兴一敲鼓帮,咚!再快,咚……苟兴再击鼓帮,咚!咚!所有打击乐快速演奏,咚……持续时间不长,苟兴两臂上扬,平地跃起,来了个“大鹏展翅”,继而急敲鼓帮,啪……然后踢腿转身,猛击鼓面,咚!击鼓者随之造型亮相。如此这般,走一程表演一番。人们从未见过这种锣鼓,都说名声相符,真够威风,再看那些打鼓的,一招一式好不潇洒。

苟兴听了愈发自命不凡,趾高气扬。

刀为平一伙虽说功夫好,但是对此有所忽略,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打的仍是那种老掉牙的过街锣鼓,声调为,采采匡采一采匡,采采匡采一采匡……稍有变化时,其声为匡采匡采……匡匡另匡一另匡,另匡一另匡,然后又回到采采匡采一采匡上,煞尾时倒是干脆利落,匡匡另匡一另匡!

苟兴嘲讽道:“武举庄的锣鼓不咋样,七八个驴屌一抬筐,要是大家没吃够,另外再加一抬筐。”

此番汇演武举庄不敌冷泉镇,刀为平脸上无光,甚觉窝囊。更令人气恼的是,该村会首犒劳汇演人员,对冷泉镇大加赞赏,每人发二斤大果子;认为武举村节目平庸,纯属敷衍了事,每人只发一斤。常言道,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炉香。刀为平一时气极,将大果子摔在大街上。

刀为平回去跟刀老爹详细述说了汇演情况,他说:“大伯,苟兴那伙地痞流氓是咱们的手下败将,今天就因为打了一通威风锣鼓,就神气得不行,还把咱们贬嘲得不堪入耳,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冯安能编排出威风锣鼓来,您比他强多了,索性想方设法,另出高招,也设计出一种鼓,另外把咱们练功的招数编排成舞蹈动作,来上个舞伴鼓,以此煞煞他们的威风,长长咱们的志气。”

刀老爹捋须陷入沉思,稍停忽有灵感,喜形于色,一拍大腿:“为平有了!我不是在教你们八卦掌么?八卦掌是由八卦拳演变而成的,都是按八卦图运手侧步,正走反走,周而复始,可以此为基础,再融入长拳,因为长拳需大开张,放开手脚,旋转腾挪,舒展自如,很是受看。至于这鼓嘛,就叫它八卦鼓,鼓面上画有八卦符号,做得比抬鼓小一些,由八人打鼓,一人一个揽肩挂在胸前。鼓槌要雕刻得精致一些,再配上八个打伞的,动作一致,都唱八卦歌,这一来有声有色,自会倍受关注的。具体动作等我揣摩好了再说。”

刀为平和刀寒影拍手称妙。

三天后,刀老爹设计出八卦鼓和鼓槌的样式,并设计出打鼓和打伞的一整套舞蹈动作。

武举村的老少爷们对此很感兴趣,无不慷慨解囊,一时间,凑集起一笔钱。

刀老爹亲自到城里一家乐器铺定做八卦鼓,并按图索骥要他们多下工夫做好鼓槌。

一个月后,八面鼓就做出来了,鼓面是用上好的牛皮蒙成的,鼓腰刷着大红底色,然后刷了几遍漆,上面画着不同的花卉图案,旁生两个大铜环,系着红布折叠的宽带子,能包住肩膀。鼓槌特精致,像锏的形状,长二尺许,雕着一条龙,尾部有三个骨节,内装三枚铜钱,击鼓时沙沙作响。鼓槌后端系着金黄色的穗头和红绸。八个伞的颜色各不相同,下镶流苏,杆为红色,约五尺高。

刀老爹挑选刀为平、固崇义、营建庶等八个小伙子打八卦鼓,让刀为平打头鼓,又指派刀寒影组织七个姑娘排练伞舞。刀老爹以点带面,先教刀为平和刀寒影,但见他将鼓挂在胸前,左手抚鼓,右手击鼓,因鼓大需走斜步,先踢右腿,左腿随之跟上,右手按“S”形上场,用手指灵巧拨动鼓槌,使之凌空旋转,接住后再敲。他再三强调,八个打鼓的要站成一条线,走“8”字,鼓点为一二三、三二一,起步打九下,鼓到伞到,形影不离,步伐一致,相行不悖。打鼓和打伞的可根据鼓点唱八卦歌: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刀为平和刀寒影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很快就学会了,然后再教给其他人。他们在村南打谷场上排练,村民们得便就去看光景。历时一个多月,这伙年轻人终于将八卦鼓练熟了。

刀老爹又组织一些后生踏高跷,高跷最高的有九尺,休息时需坐在房檐上。与此同时,还组织村民练抬阁,这抬阁自然要比外村的技高一筹,由十六个人上杠,上竖高杆,杆顶上有表演者,大多扮成戏中人物,比划一番而已,如《打渔杀家》《刘海砍樵》《天河配》等。武举村的表演者会武术,根本不用绑在杆上,尽兴表演就行了,只有极个别的怕出纰漏,腰上系着安全绳。为防不测,有四个人手持长叉站在抬阁两侧,十分专注地瞅着表演者。

这一年腊月,武举庄异常活跃。

转过年正月,武举庄应邀到冷泉镇闹元宵,刀为平、刀寒影等稳操胜券,欣然前往。

冷泉镇跨着两个县,是当地有名的大集,凡是“办耍”(文艺演出)的村子,总愿来露一手。元宵节这天,来赶闲集的人可多了,村里村外熙熙攘攘。

苟兴一伙是坐地户,率先表演威风锣鼓,后面跟着一些跑旱船的、骑毛驴的。威风锣鼓在镇上表演若干次了,人们司空见惯不以为然。

当武举庄的八卦鼓一露面,人们耳目一新,竞相观看,但见刀为平为首的八个小伙子一表人才,身着黄袄黄裤,黄带扎腰,黄巾裹头,肩膀揽着宽红带,胸前抱着大红八卦鼓,右手持一根金龙红鼓槌,一个个精神饱满格外洒利。再看刀寒影为首的八个打伞的,全是一色的细挑个儿,眉清目秀,甚是俊俏,她们身穿红袄绿裤,甩着大辫子,打着五颜六色的伞,亭亭玉立,很招人眼。刀为平用鼓槌朝鼓帮磕了两下,八个人同时击鼓,一齐踢腿迈步,鼓槌平旋,红绸黄穗随之飘动,跨两步打两下,跨三步打三下,转身返回,连击九下,队形变化,鼓点亦变。那鼓打得很响,整个冷泉镇都在颤动。后面打伞的,也随着踢腿滑步,跳跃旋转,那伞儿拧得陀螺般直转,流苏宛若水波般飘动,她们不但身段好看,动作也很优美。

八卦鼓后面是踏高跷,人们从未见过这么高的,都仰面端详。踏高跷的小伙子们表演的是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他们居高不惧,如履平川。

紧接着是抬阁,这么大的抬阁人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尤其高杆上的表演者,有的在翻跟头,有的在打拳,个个身手不凡,表演自如,观众无不啧啧夸赞。

驻在冷泉镇炮楼里的日寇小队长福田太郎,早就听说中国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只是没有亲眼见过,如今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闹元宵,这么好的机会岂肯放过,便率领部下和伪军离开据点,坐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观摩。这么多村子参与演出,规模之大,花样之多,令福田太郎叹为观止。当武举庄的八卦鼓经过观摩台时,福田太郎赶忙站了起来,擦了擦眼镜,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一边赞不绝口:“八卦鼓,大大的好!八卦鼓,大大的好!”当他看完踏高跷和抬阁后,又说:“武举庄,名不虚传,功夫大大的有!”

这次闹元宵,冷泉镇的威风锣鼓再也没有威风起来,然而武举庄的八卦鼓却打得相当火爆,受到了广大观众包括小鬼子、伪军的普遍好评。

福田太郎问冷泉镇的主事的:“这些节目,何时再演?”

主事的毕恭毕敬地回答:“三月三冷泉镇赶山会,到时候,各个村子还会应邀而来,演出规模比这一次还要大。”

福田太郎与翻译哇啦了一阵子,翻译鸡啄米样地频频点头。

翻译对主事的说:“太君说他没看够,皇军也没看够,要是等到三月三,相隔将近五十天,太长了,最好能在近期再安排一次。”

主事的灵机一动,对福田太郎说:“闹过元宵,再过半个多月,就是二月二,在我们中国,这也算得上一个节日,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翻译又朝福田太郎哇啦了一番。福田太郎对主事的说:“那就这么定了,你的早早下去安排,倘若变了味儿,我可不饶你!”

主事的打了保票:“太君请放心,我一定按您的吩咐去办。”

当天夜里,武工队李队长来到武举庄,找到刀老爹,将武工队的歼敌计划和盘托出:“小鬼子的炮楼子易守难攻,我们去打了两次,都没得手。听说老鬼子福田太郎要于二月二再看一次民间文艺节目汇演,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想派一些人安插在你们中间,届时打他个措手不及,一定能将他们一举全歼。”

刀老爹说:“这个主意甚好,可是敌人盘查很严,人可调换,但武器放在何处?”

李队长说:“我们可扮成几个打鼓的,把手枪藏在腰带上,再扮演跑旱船、骑毛驴的,将手榴弹、驳壳枪藏在里面,另外在抬阁上大做文章,十六个上杠的全换上我们的人,枪支可放在抬阁底下,谁也不会发现。经过观摩台时,我大声咳嗽两声,你们赶快闪开,来不及跑就赶快趴下,下面就看我们的拿手好戏了。”

刀老爹说:“你们想得很周密,可说是天衣无缝,就这么定了吧。”

李队长嘱咐道:“这事务必绝对保密,倘若走漏半点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刀老爹说:“李队长你放心,我们武举庄的人历来崇尚武术和武德,注重义气,讲究信誉,其实我们跟你们一样,巴不得明天就把小鬼子赶回东洋去。”

第二天一大早,刀老爹谎称外出办事,带上刀为平到武工队那里传授八卦鼓、跑旱船、骑毛驴等技巧。

转眼到了二月二,由于提前广泛张扬和发动,冷泉镇的山会盛况空前,各村的文艺演出队早已统一安排好,仍旧是冷泉镇的威风锣鼓打头阵,接下来是武举庄的演出队,这回任务重大,刀老爹亲自带队。其时,李队长和战友们已混了进去。当经过观摩台时,福田太郎又兴致勃勃地起身观看,这时李队长发出暗号,刀老爹朝刀为平他们大喊一声:“赶快闪开!”众人拨腿就跑。说时迟那时快,李队长和战友们扔下道具,掏出枪支,朝小鬼子连连扫射,频频掷手榴弹。这一幕只在瞬间发生,等敌军怔过神来,已是在劫难逃了。炮楼上的敌人情知上当,慌忙开枪,然而已经晚了,李队长早已安排好的几名队员冲了上去,在碉堡上贴上了炸药包,打发他们上西天了。

这一仗打得好漂亮,全歼了小鬼子和伪军,拔掉了这个毒瘤。

刀老爹对李队长说:“古语说二月二龙抬头,这话真是灵验。”

李队长心领神会:“是啊,这龙应该抬头啦!”

八卦鼓又敲了起来,刀为平敲得格外起劲,刀寒影舞得甚是欢快……

[作者简介]:林红宾,笔名山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科学诗人协会理事。已在《儿童文学》《山东文学》《鸭绿江》等百余家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千篇400余万字。小说《叫卖声声》荣获首届齐鲁文学奖。出版长篇儿童小说《翡翠谷》,小说集《最后一只山鹰》《鬼谷》等17部,其《鬼谷》获烟台市首届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优秀儿童文学奖。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选集并多次获奖。

猜你喜欢
武举老爹八卦
从前有只猴儿
从前有只猴儿
伏羲创八卦
“老爹风”来了
宋代武举华岳的军事思想
看青
王老爹和他的马
世相八卦
世相八卦
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