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高坠自杀法医学分析

2015-05-04 06:02张二永付建伟
食管疾病 2015年1期
关键词:自杀者法医学心理障碍

张二永,付建伟

·法医学·

76例高坠自杀法医学分析

Forensic Analysis of 76 Cases of High Falling Suicides

张二永,付建伟

目的 探讨自杀案件中采用高坠方式案例的法医学问题,为社会干预自杀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公安局2008年至2013年76例采用高坠自杀方式的案例,对死者年龄、性别、自杀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例高坠自杀者中,相对集中在40~59岁之间,自杀原因中精神心理障碍、自身疾病是导致高坠自杀首要因素。结论 患有抑郁症自杀者在时间地点上有规律性,对抑郁症患者积极干预,可防范自杀发生。

高坠;自杀;法医学鉴定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0年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815 000人,自杀已成为世界第13位死因[1]。随着近几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给高坠自杀者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对郑州市76例确定为自杀且均采用高坠(跳楼)方式的案件中死者的年龄、性别、自杀原因、生前身体状况、精神心理状态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案例来源及分析项目 收集郑州市公安局2008年至2013年备案登记的自杀案件中采用高坠方式的案例,所有案例均经案场勘察、案情调查和尸体检验,排除意外高坠和他杀案例。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自杀原因、自杀前身体心理状况、自杀史、高坠地点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总结分析。

1.2 一般情况 性别:76例高坠自杀者中男36例(47.37%),女40例(52.63%),男女之比为1∶1.11。年龄:76例年龄13~77岁,其中0~19岁3例(3.94%), 20~29岁13例(17.10%),30~39岁15例(19.74%),40~49岁16例(21.05%); 50~59岁23例(30.26%), 60~69岁4例(5.26%),70岁以上2例(2.63%)。婚姻状况:76例中已婚48例(63.15%),未婚13例(17.10%),离异或丧偶15例(19.73%)。

1.3 自杀原因及自杀史 76例高坠自杀案例自杀原因多为自身疾病、精神心理障碍(抑郁症多见)及家庭纠纷,其他原因还有与他人纠纷、恋情、畏罪、工作学习压力、经济压力、迷信等(见表1)。有自杀史12例,其中多次自杀5例,均患有精神心理障碍(抑郁症)。

表1 76例高坠自杀案例的自杀原因 例(%)

1.4 自杀时间及场所 自杀时间:1∶00~6∶00 24例(31.57%),7∶00~12∶00 15例(19.73%),13∶00~18∶00 26例(34.21%),19∶00~24∶00 11例(14.47%)。因心理精神障碍自杀者多集中在4∶00~6∶00,18例均患有抑郁症,在本组资料内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自杀场所为自家楼院或租住楼院66例(86.84%),工地在建楼舍3例(3.94%),学校宿舍楼3例(3.94%),公共场所(商场、医院、过街天桥)4例(5.26%)。76例自杀者中25例现场留有遗书。

2 讨论

自杀是自己用某种暴力手段伤害自己,以期终结自己生命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指向性暴力[2]。自杀问题日益突出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加强自杀现象研究,实施长期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预防自杀、干预自杀是很有必要的[3]。

2.1 常见自杀原因 本文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自杀原因占第1位的为自身疾病,因病自杀者多系癌症或常年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因不能忍受疾病折磨而自杀,此类人普遍年龄较大。第2位为精神心理障碍,在23例精神心理问题自杀者中抑郁症18例,其他精神疾病5例。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心理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对工作生活失去兴趣,有自责自罪感,常常有自杀自残行为[4]。第3位家庭纠纷自杀者中夫妻矛盾自杀的占大多数。因恋情自杀者居第4位,且多为女性。本文发现男性和女性自杀原因有区别,男性自杀原因依次为自身疾病、精神心理障碍、家庭纠纷等,而女性为精神心理障碍、自身疾病、家庭纠纷、恋情等问题。分析认为与男女两性心理特点有关,男性性格粗犷坚强偏于理性,女性则温柔脆弱偏于感性。

2.2 自杀年龄 76例高坠自杀者中,40~59岁占第1位(39例,占51.31%)。该年龄段处于人生中年,在家庭中负担较重,责任大、社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当事业出现变故(下岗、失业、职位不能晋升等)或家庭出现变故(丧偶、丧子、离异等)容易导致精神心理障碍,患上抑郁症。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压力的逐步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疾病[5],患者出现不与人交流、自闭,久而易轻生。该年龄段也是癌症和慢性病高发期,久治不愈、经济压力、病痛折磨难以忍受而自杀。

2.3 高坠自杀选择的地点和时间 76例高坠自杀者中,选择在自己居住楼院内或租住的楼院内的66例,占86.84%。现代城市化建设对城中村拆迁改造,房地产飞速发展,在城市中已罕见平房、四合院住宅,取而代之小高层、高层住宅,为高坠自杀者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几年来,自杀采用高坠方式(跳楼)在逐年增加。高坠自杀者时间分布上没有明显特征,但自杀原因为精神心理障碍患抑郁症的自杀者集中发生在凌晨4∶00~6∶00,且大多从自家阳台或居住卧室窗户跳楼,家人多处于睡眠中。睡眠障碍是抑郁症发病早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包括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眠过度及晨醒时有心境恶劣的倾向,且常见于5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6],而在此时段易出现自杀倾向。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市6 a来76例高坠自杀案件特点:高坠中年人多见,以自杀原因为自身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多;患抑郁症自杀者多选在凌晨时间,且多从自己居住的楼舍处采用高坠方式自杀。这些特点提示在遇到高坠案件时,了解死者生前身体精神心理状况对高坠案件性质判定有一定帮助。社会应对抑郁症疾病知识多宣传和积极干预,指导患者家属防范自杀的发生。

[1]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总结[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

[2] 祝家镇.法医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3] 孙红兵,胡卫星,吴军,等.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1):17-19.

[4] 朱紫清,季建林,肖世富.抑郁障碍的诊疗关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5] 沈渔村.精神病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1.

[6] 余海英,崔庶.抑郁症睡眠障碍研究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9,26(3):25-27.

2014-10-31

郑州市公安局,河南郑州 450004

张二永(1975-),男,陕西西安人,主检法医师,从事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工作。

R89

B

1672-688X(2015)01-0065-02

猜你喜欢
自杀者法医学心理障碍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自杀公寓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