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绿斗第二季

2015-05-04 14:48龚小锋
房地产世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交绿城九龙

龚小锋

绿城中国上市公司的归属刚尘埃落定,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争斗的“第一季”才刚刚落下帷幕,2015年,更加狗血的“第二季”继续上演,关于上海融创绿城公司的争夺,愈演愈烈,双方各执一词。在绿城内部,董事“反水”剧情正在上演。

另一方面,融创人员悉数清场,中交系强势进入,绿城的人事架构安排,蓝城和绿城的业务整合,失去强大销售战斗力的绿城何去何从,一系列问题依然扑朔迷离。

融绿平台归属或对簿公堂

融创的债务,绿城虽然已经还清,但双方共同出资组成的上海融绿平台究竟如何处置,依然纠葛不清。

2014年最后一天,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以总代价155.46亿元人民币收购上海融绿全部资产包。但随即遭到绿城中国否认,此后双方再次发布公告互相指责,战火再燃且旺。

目前争议集中于:双方在2014年12月18日就融绿股权归属签署的一系列文件,并没有签署日期。绿城方面则强调协议需要经过绿城中国董事会批准后再订立日期,才具有法律效应。融创方面认为协议的有效性不受影响,并否认有任何的前置条件。

有趣的是,绿城内部董事的“反水”成为此事一段不小的插曲。宋卫平指责绿城方面负责签字的董事会代表王虹斌、钱晓华没得到宋的授权,为此还在内部进行了通报批评,但后者却坚持得到董事长的授权。

近期王虹斌与钱晓华联合对外声明,要求绿城为此道歉。这件事至今没有确切说法,据记者了解,宋卫平当时是口头通知授权,或许双方有言语沟通上的误会也未可知。

这一争议将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尽管孙宏斌仍未开口,融创集团副总裁黄书平却愤怒了,其在1月5日回应称:“宋卫平一再毁约,颠倒黑白,把完全合法有效的法律文件否认,完全失去了节操和底线,会受到市场和法律的惩罚。”

“在企业双方签署协议却不注明日期的案例偶尔也会发生,无日期文件未必没有法律效力。”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库建辉说,一般来说合同开始履行,就可判定为有效。

知名证券维权律师、上海嘉澜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也对记者表示,如有切实的口头、电子、书面等约定证据存在,这样的协议确实具备法律效力。

融绿平台的反复争夺、双方频出的各种公告,想必让各位“看官”混乱了。

有人甚至半带玩笑地推出了“阴谋论版剧情”:“宋卫平为顺利回归绿城,向孙宏斌承诺会将融绿出售给融创。等到他顺利回归绿城后,以绿城董事会作为挡箭牌反悔。”

实际上,梳理事件始末,可以得出大概的轮廓:2014年12月18日,在融创和绿城宣布放弃并购事项前夕,绿城签署了同意出售融绿平台资产的文件,由于没得到绿城董事会的同意,这一协议并未写明明确日期。

另一方面,宋卫平派出大将绿城中国执行董事曹舟南游说九龙仓,但九龙仓等董事会成员认为交易价格太低,出售上海融绿平台的价格要重新评估,最终因九龙仓的反对而没能成行。

融创在经过14天的等待后,达到了忍耐的极限,于是在2014年12月31日发布了公告。最后,双方开始互相指责。

“如今加上央企新股东,可能更不会轻易让出融绿平台这块资产。”一名杭州业内知情人士说,据他了解,在眼下的绿城中国董事会中,宋一人无法拍板。期间,绿城和中交集团也就此做了沟通。曹舟南介绍,中交和九龙仓的态度一致,并未否决出售行为,但要求“争取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随着事态发酵,此事正进入法理层面。在1月6日晚间的小范围媒体会上,绿城官方的最新表态是,不排除诉诸法律的可能。融创中国在公告中称,公司正在咨询法律顾问,并保留对绿城中国采取法律行动的一切权利,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于适当时候就此次交易作出进一步公告。

“也许大部分项目割断,极个别项目继续合作,都是有可能的。这种项目要是存在的话,希望能由绿城操盘。”曹舟南说。

此事并非没有回旋余地,上海融绿平台的最终归属,在董事会眼里,终究是一笔生意,只是价钱是否满意而已。没有任何公开资料显示九龙仓的最终要价。据媒体公开报道,九龙仓含蓄提出其价格要由第三方机构评估后得出。

融创人员悉数撤退

随着绿城“改嫁”中交集团,融创派驻绿城的人员去留成为关注焦点。近日有媒体报道,绿城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绿城浙东区域公司等多家分公司的营销、运营和财务等多位管理人员被免职。据悉,这些人均是融创派驻绿城的管理人员。

“融创的人员已经全部撤走了。”绿城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了解,2014年12月27日当晚,融创系高管吃了散伙饭,作陪的是绿城集团常务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寿柏年。

此前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就表示,所有融创派驻绿城的团队都会离开,希望他们回到融创之后能更加注重产品质量。

在融创团队集体离开和部分老绿城员工也将谢幕的情况下,绿城经营业务和人事架构也将迎来调整。有媒体曝出的一份《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过渡阶段工作对接方案》显示,除行政总裁寿柏年退休外,绿城高管仍是原班人马包括部分蓝城人员。

绿城中国执行董事曹舟南近日表示,“绿城的人才战略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司内部的人才培养;二是新股东中交集团可能会补充一些新的管理人员进来;三是通过社会招聘来完善人才战略。”显然,融创团队和部分绿城老员工离去带来的职位空缺,将通过这三个渠道进行补充。

“部分蓝城员工可能会回归,也有可能兼着用。”绿城内部人士透露。另据记者了解,绿城将会有产品线调整、轻资产比重提升和向大众生活的综合服务商转型等战略变化。显然,这些战略调整将给绿城的人事架构带来更多未知的挑战。

短短半年之内出现如此剧变,对于动荡中的绿城和重掌大权的宋卫平而言,如何调整战略,维护好管理团队的稳定,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进入两大股东博弈时代

一度拥有融创销售团队的绿城,可以说如虎添翼。

融创离场,2015年,不擅长销售的绿城会怎样?多家评级机构就对此表示悲观。1月12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宣布对前景反映在负面的评级展望中,标普还认为,如果融创控股不参与绿城中国的日常管理,后者未来12个月内的销售表现将可能受到打击。

如果绿城失去融绿这个平台公司,销售损失将十分重大。上海融绿公司成立以来业绩迅猛。截至2014年12月31日,融绿公司全年销售金额达到174.8亿元,超过万科的148.74亿元和绿地的135.93亿元位列第一。且融绿公司目前持有的固定资产(土地、房产等)达千亿元以上。

少了融创,多了中交集团。绿城这次的买家是有着央企背景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而交易标的依然是宋以及关联人士所持有的绿城中国24.288%股权,交易对价60.13亿港元也与此前转让给融创中国时一致。此前,中交与绿城在三亚合作开发旅游地产。此外,中交与九龙仓在港口、货运业务上也有很多往来。

从前的绿城,是宋卫平一个人的绿城,他将个人印迹深深地烙在了绿城的身上。但现在,宋卫平似乎真的要如其所言,“要放下当老板的身段,在新绿城做一名职业经理人。”因为在两大股东的博弈下,今日绿城已非昔日绿城。

绿城与中交的合作、中交与九龙仓的关系,将对未来绿城格局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便是号称只做财务投资者的九龙仓,尽管十分低调,却不乏强势的干预者角色,无论此前宋卫平的回归,还是此次融绿平台争夺,九龙仓的意见一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交方面似乎更不愿意见到宋卫平一人独掌话语权。与九龙仓纯财务投资不同,中交将派出部分管理人员,参与绿城经营管理。

中交股份公司总经济师刘文生曾表示,“中交在企业治理和风险合规控制方面做得很出色,中交入主绿城的理念很清楚,就是良好的治理是公司发展的首要。”不少外界观点认为,中交可能要比单纯的财务投资者九龙仓更为强势。

据了解,双方有可能在海外地产上共同合作。由于中交有很多海外资源,也是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十家重点企业之一。

未来摆在宋卫平面前的问题可能更加棘手,此次融绿平台归属问题,谨慎的九龙仓能否与强硬的央企在未来发展问题上保持一致,尚待观察。

猜你喜欢
中交绿城九龙
中交地产作妖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白鹭飞舞
宋卫平离场 绿城“换芯”焦虑
重剑无锋·志向高远
“终破千亿,实现夙愿”的绿城中国
罪恶之城
小小书画廊
九龙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