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2015-05-05 12:13李岩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转变语文教学

李岩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思维方式呈现出程式化、单一化、教条化、技术化等倾向,严重滞后了语文教学前进的步伐。现结合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并给出思维方式转变的应对策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分析”与强化“综合”的思维方式;注重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以及转变教师教学时的思维方式,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文教学;转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更新,没有语文课堂教学思维方式的改变就不会有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针对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特提出以下几种改革策略: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本教材讲半年”“一上讲台讲半天”的现象,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思维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备课、讲课、解答疑难问题、命题考试以及讲评全由学生自己“演戏”。将知识点承包给每个学生,老师则完全处于“导演”的位置。课堂上变教师讲得昏昏沉沉为学生讨论得津津有味,学生不仅学得自觉,练得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争论、探究、比较、辨别,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外,我们可以着眼于挖掘第二课堂的效益。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教室外、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积极创设教学环境,加强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动嘴“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把学生能做的事情都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自己管理班级,自己开展活动,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由学生主持的文化长廊演讲比赛,社会实践两难问题辩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

二、限制“分析”,强化“综合”

以“分析的思维”方式指导语文教学源于西方一些教学方法的引进,表现为肢解课文,割裂知、情、意的统一,追求语法知识的系统性与超前性,这在名目繁多的应试练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语法中的修辞知识,小学这样讲,初中这样讲,高中还是这样讲,学生能不倒胃口吗?开讲课文,无非是介绍背景,概括段落,分析写法,几乎千篇一律。这种“分析法”还延及文言文教学,“感知音之难遇”中的“之”在句中是取消句子独立性,还是作结构助词“的”?“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中的“固”是定语后置,还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教师大讲词类活用类型、句子倒装类型,把本来应该在大学中文系里才学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可是学生实际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迟迟不见提高。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看问题简单化、片面化的后果。

《现代教学论》强调整体发展观。程红兵先生认为,整体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性之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上也“返璞归真”,以“综合的思维”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思维模式,培养“整体概念,普遍联系”的习惯,以“积累——感悟——运用”的教学模式取代现有的“以分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如此,语文教学才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被动局面,走入一片新天地。而这一切,还有待于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有待于中学课程设置的全面改革,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领域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四、转变教师教学时的思维方式

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就是要使自身的思维度和思维过程模式不断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常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嵌入在他们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中。这些思维包括:如何看待教学改革,如何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学习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等。这些思维方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也引导着他们的教学行动。

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把课堂的主动权作以交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即使教师有时候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也不可能完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但是只要教师掌握了规律性的、本质的、为人师的责任和道理,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就不怕课堂上学生出现各种情况。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将教师从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新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什么都在学生之上,什么都懂的传统的师者形象。

总之,我国的语文课堂教学思维方式程式化、单一化、教条化、技术化的倾向必须改变,如能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分析”强化“综合”的思维方式,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作,以及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等方面给予重视与调整,将会对改善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李新旺.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9.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转变语文教学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