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2015-05-05 12:39倪立勇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互动自主学习

倪立勇

摘 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这是当今语文教学最迫切的任务。本文将从学案导学和互动教学两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创设理想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互动;效率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讲求有效性和高效性,然而不少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好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索然无味、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导致课堂效率大大降低。面对这种现状,摆脱困境、提升课堂效果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最迫切的问题。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更有效或更高效地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必须考虑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以期达到课堂的有效性。为此,我大胆尝试了“学案导学”和“互助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

一、精编学案,明确要点,积极参与

1.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学案导学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因此,学案要精编,要完成问题探究、知识整理、阅读思考、巩固练习等要求,在制定、编写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设计,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2.教师要群策群力,精编学案

个体的力量再大,对于集体来说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件简单的思维展示,它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则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教师个体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学案的编写应该是同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任务,经集体讨论、研讨,编写出一个目标具体明确,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的导学方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课前预设的问题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略战术,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加以点拨。这就实现了让学生在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求知、自主合作、创新探究的能力,并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布置预习,自学研讨,生生互动

课前预习是每一个学生进入新知识点学习必须完成的步骤。做好预习工作,不仅能让学生以最快速度进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

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对文本的预习,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案。学案的设计包括重难点、教学环节、课堂检测、课后反思。教师布置和设计的预习任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其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情况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课文的字词到句子的理解,再到文章的篇章结构、主题把握,等等。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

首先,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课前预习;课上,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这样既能督促同组同学间的热情互助,也促进了生生互动。其次,对学生课前的预习要有检查和落实,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课下、课上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全被调动起来了。

三、分层导学,通力协作,攻疑克难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同时也是学案的直接应用者。因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据学生情况设计学案,力求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学案更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

要让学案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学案问题的设计就要有艺术性。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明确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了解其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成绩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问题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活动,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回答、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现状,给学生适当分组,嘱咐组长给小组内学习不佳的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检测结果增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为全体同学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同时小组长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就这样,大家你追我赶、互帮互助、通力合作,形成了较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四、成果展示,交流点评,共同提高

在完成教学要求及既定目标后,教师应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对本节内容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应包括完成任务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生表现等多方面。各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对于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教师从学生展示成果中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方法概括、规律总结、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教师本人、学生代表发言,共同探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使课堂效率更上一层楼。

“学案导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教师在学案导学中成长起来,学生也在学案导学中获得了进步,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刘宋镇中营小学)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互动自主学习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