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亲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

2015-05-05 07:30陈禄俊林开文
山西建筑 2015年25期
关键词:南迁固始县寻根

陈禄俊 林开文*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根亲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

陈禄俊 林开文*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000)

对固始县城市景观中根亲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从城市景观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根亲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为以后的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根亲文化,城市景观,设计

1 根亲文化与城市景观设计概述

1.1 根亲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根亲文化”,根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始祖文化、姓氏文化、移民文化为传承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美德。“根亲”指远方游子对祖辈先人的怀念,对先辈生活的故土家园的一种热爱之情。“根亲文化”是一种寻根问祖、追根溯源的文化现象,是对姓氏同脉的延续,是族邦同宗的亲情,是居食同源的联谊[1]。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具有丰富的根亲文化资源。固始县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历史上四次南迁入闽的原因,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些南迁先辈的后裔后来远迁至台、港、澳及海外各地。改革开放之后,海内外同胞纷纷回家乡寻根问祖。据文献记载,在台湾的100名大姓中,有63个姓氏祖籍在“光州固始”,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

1.2 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

美国建筑学家埃罗·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一个城市在创造它的城市文化时,需要在原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再创造,使这个城市的形象有它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是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而不仅是建筑等实体的构建,还受到精神文化方面影响。

城市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而不断改变的结果,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载体,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具有某种传承和表达的功能,同时也是寄托人类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城市景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是城市景观的组成特点。城市景观包括标志、公共设施、道路、历史遗迹、公园广场、小品、建筑等景观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把根亲文化与这些城市元素结合起来。

2 城市景观中根亲文化的应用

固始县具有悠久的根亲文化历史,在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大迁徙是在西晋末年,当时八大姓氏南迁入闽,开始了中原文化对福建的开发;第二次大迁徙在唐初,陈元光祖孙三代先后率三千多名将士赴泉潮一带镇抚骚乱,屯垦建宅,大兴水利,开建漳州,陈元光促进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的融合,后被尊称为“开漳圣王”;第三次入闽当属唐末王氏三兄弟率乡民五千余人入闽,创建“闽国”;第四次入闽是在北宋末年元兵占领光州,进而占领固始,乡民为避战祸南迁闽地寻亲。四次南迁的先民为闽台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而固始县具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固始兴起了闽台粤港澳同胞寻根热,固始的根亲文化建设逐渐得到了重视,固始县这几年加快推进根亲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根亲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陈元光大道、王审知大道、成功大道,还新建了陈元光广场和成功广场。先后修缮寻根文化文物遗迹,如陈元光祖祠和番国故城遗迹,并投资建设了以“根亲文化”为主题的固始根亲文化园。此外,固始县根亲博物馆的建设也为海内外同胞寻根谒祖、文化交流提供交流的场所。

2.1 以历史名人命名城市道路和广场

“当我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对街道的描述[2]。因此街道景观在城市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固始县以根亲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命名的陈元光大道、王审知大道、成功大道等体现了固始县根亲文化。此外,在这些道路的节点上设置了这些名人的雕像、与根亲文化相关的建筑小品、宣传相关根亲文化的道路广告牌、指示牌。

城市广场是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广场往往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固始县陈元光广场位于红苏大道与蓼北路交叉口,为了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广场上有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所赠的圣王戎装马上巨像。广场上还有雕刻着反映固始四次南迁的浮雕墙,以及反映根亲文化相关的雕塑圆柱。这些雕塑小品真实的反映了根亲文化的历史,营造了强烈的根亲文化氛围,使景观与根亲文化完美融合,向我们展示根亲文化的历史。

2.2 体现根亲文化的城市遗迹——陈氏将军祠

在姓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史和姓氏文化,每个家族都有它特有的文化。因姓氏迁移而发生的族源地、祖先居住地、祖籍纪念地、堂号、祠堂、家庙、墓葬遗迹、族谱、族规,以姓氏命名的村庄、集市成为姓氏资源的主要内容。固始县很多乡镇就是以姓氏命名的,还有很多宗祠、家庙等,陈氏将军祠就是为了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建的。

陈氏将军祠建于唐天宝年间,现存为清代建筑。整个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石基、石柱、青砖灰瓦,堂室含廊,木框架结构。将军祠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题建筑突出,结构完整,室内外均为石柱下部石狮、石像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陈元光是唐初由固始县入闽的领军人物之一,被封为“开漳圣王”。陈氏将军祠作为纪念陈元光时代南迁的重要纪念地,成为众多固始开漳将士后裔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自改革开放以来,根亲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南迁于福建、台湾以及海内外各地的海外侨胞后裔纷纷回到固始寻访、拜谒陈氏将军祠。陈氏将军祠是固始根亲文化的一部分,为海内外同胞回家乡寻根谒祖提供了精神寄托。此外还有其他的宗祠、家庙,也为其他姓氏子孙寻根提供依据,这些宗祠、家庙体现了固始根亲文化的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3 以根亲文化为主题的根亲文化园

固始县根亲文化园是以“根亲文化”为主题,寻根谒祖、姓氏文化、两岸交流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3]。公园以历史名人、姓氏文化、历史事件、图腾元素等为载体展现根亲文化。

1)以历史为主线。

固始县根亲文化园大门以唐代建筑风格为元素,大门题名“欲善其终,必固其始”八个大字,内门墙壁上刻着固始县名称的由来(见图1)。大门广场上旁边有介绍固始县几次南迁的历史,在入口处介绍历史让游人一入园就能了解固始县根亲文化历史。

2)标志形象。

固始县城市的标志是一个凤凰图案,是固始县的形象标志,在根亲文化园中使用这种元素,把固始元素融合在根亲文化园中(见图2)。

3)命名。

固始县几次南迁中,有很多历史名人,他们在固始根亲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以历史名人命名建筑等根亲元素,例如,成功岛、郑成功纪念馆、三王纪念馆。这些建筑景观既丰富了公园的景观特色,又可以让游人了解固始根亲文化。

4)姓氏文化。

姓氏是标志一个人血缘关系的符号,是联结中华民族的纽带。 姓氏也是寻根问祖的重要途径,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目前台湾的18个大姓中,大部分族谱都写着其祖先为“光州固始”人。固始县具有丰富的姓氏资源,在体现根亲文化中,姓氏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例如根亲文化园中中华姓氏博览苑、八十四姓氏碑林等。天香坛就是以姓氏为主题的建筑,由天香碑、碑座、姓氏墙、坛体组成(见图3)。天香碑上带有固始的凤凰图腾标志,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组成,代表三根香。天香碑台阶下面的基座姓氏林,上面记载了百家姓氏的起源,为人们展示了姓氏文化。

5)雕塑景墙。

雕塑、景墙是景观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根亲文化园入口广场上设置了关于“根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这些雕塑反映了四次南迁的历史,比如“拓荒入闽”“南迁壮举”等。园区中有“八景长廊”景墙,景墙用形象具体的故事展现了固始县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的景点。

6)植物配置。

乡土植物是最能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根亲园中使用固始县乡土植物桑树、梓树、柳树、香樟、银杏等,体现了一种思乡之情。

2.4 固始县根亲博物馆

建筑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它还是文化的载体。 固始县根亲博物馆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以“姓氏寻根”为主题的博物馆(见图4)[4]。博物馆的造型特别,“四门敞开式”的设计,体现了固始精神的包容万象,海纳百川。博物馆的展厅中展示姓氏、根亲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等实物资料,向海内外同胞展示固始文化,提供文化交流的场所。

3 结语

近些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地更新。虽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创新不断呈现,但是城市文化流失还是很快,城市的景观设计没有其独特的风貌。根亲文化作为固始县最主要的城市文化特征,为固始县城市景观建设增添特色。同时,城市景观也为根亲文化提供了传承发扬的载体。目前,根亲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国内外的寻根同胞回固始寻根祭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固始,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展示固始县的根亲文化,结合根亲文化向海内外同胞展示我们的城市,给他们一种家的归属感,这也是我们目前应该努力的方向。

[1] 付玉成.信阳市根亲文化资源探究[J].文史研究,2011(1):286.

[2] 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USA:Vintage Books Edition,2011:47-51.

[3] 张 谦,郭 强,王彦君,等.基于根亲文化主题的公园创设——以河南固始中华根亲文化博览园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38-22441,22527.

[4] 齐 超,李永杰.根连两岸 亲如一家——记固始根亲博物馆[J].两岸关系,2012(11):55-57.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root culture i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Chen Lujun Lin Kaiwen*

(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650000,China)

Through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root cultural elements in Gushi county city landscape,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ity landscape, put forward the root cultural expressions in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root culture, city landscape, design

2015-06-28

陈禄俊(1989- ),女,在读硕士

林开文(1979- ),男,副教授

1009-6825(2015)25-0013-02

TU983

A

猜你喜欢
南迁固始县寻根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Can or Can’t ?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固始县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固始县
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试析《南迁》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抗战时期的史家南迁与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