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止开头那么简单

2015-05-06 07:42方沫
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年货交代现代文

方沫

由小升初,七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一年里培养和建立的许多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影响至深。进入初中,写作要求从大纲要求的“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过渡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是由完整表达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培养迈出的一大步。课本作为我们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改编后越来越具有亲和力,“跟课文学写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缩短学生心理适应期、培养良好写作意识的作文教学方法。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需要技巧,又都不止于技巧。只讲究技巧的阅读是生硬的,教条的;只讲究技巧的写作是造作,没有生命力的。“跟着课文学写作”,就是要构架起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使读写统一,技巧通用,思维整合,从而相互促进。下面试以“跟着课文学开头”为例探讨。

现代文阅读能力考察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个考点——文章(记叙文)开头有什么样的作用。例如湖北省荆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25题——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荆州市201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14题——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归纳下来,文章开头的作用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①总领全文,点明主旨;②交代文章基本要素,为下文作铺垫;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④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垫定全文感情基调。

如果仅为了应考得高分,以上概念就都是死的。在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新授课结束后,我尝试请学生和我一起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跟着课文开头我们可以学什么。

首先学阅读技巧。授课之初,我请学生将第一单元的每篇记叙文开头都通读一遍,然后让他们站在全文的角度谈谈这些开头各有什么作用。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这样一些文章开头的技巧:简单地交代记叙要素,比如《散步》开头,直接进入叙事,开门见山;比如《秋天的怀念》开头,先声夺人,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羚头木雕》的开头,假设开头,充满情趣;比如《金色花》的开头,简述起因,引出下文等等。

学生们总结得非常精辟,我将其板书在黑板上,接着请他们以本册中未学篇目为练兵场,来印证他们刚才自己找到的结论。他们很快可以找出:《我的老师》属于开篇交代记叙要素;《再塑生命的人》是开门见山,直接叙事;《我的早年生活》以诗句设悬,激发读者兴趣;《王几何》简述背景(起因),引出下文……

其次学写作技巧。如果说以上部分还仅仅是带着孩子们从课文中寻找阅读技巧,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阅读技巧转化为写作技巧了。我请学生反思:在平时的写作中你是否关注过开头一段的作用了呢?许多同学意识到自己是缺乏这样有效开头的意识的,难怪有时候文章写了半天还是感觉离题千里,进入不了正文。

的确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开头意识,文章开头不仅不能为写作服务,甚至还导致文章出现头重脚轻、游离正题等弊端。即便有一些学生也知道“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等文章开头的技法,但也只是停留在“要这样开头”,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开头”的层面。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写作技巧,注重呈现,即可以这样写;后者是写作意识,注重思考,即为什么这样写。因此,通过“跟着课文学开头”的研讨,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绝不是一件任意而为的事,促进了学生写作意识的觉醒,让学生学会做文字的有心人。

写作意识是需要有实践精神的长期陪护才能真正转化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让学生在写作中且行且思,慢慢摸索、积累,使写作成为一种有意识、有章法、有目的的自觉行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反思过后要躬行,我鼓励学生关注日记写作中开头的作用,将后续的日记写作中那些好的开头记录下来,在日记评讲课的过程中进行展示,课后张贴,请学生互谈“我这样开头的目的”“他这样开头的好处”。这样的展示和点评,既是鼓励,也是鼓动,是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漫漫长路上可喜的一小步。

现在,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头在班上学生日记中比比皆是:

今天放假,爸爸打算带我去放风筝,这使我想起了我的风筝,它现在大概正在学校的人工湖里游泳吧?让我慢慢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吧。                              (《我们的风筝节》)

“来来来,开局,开局,谁过来当我的对手?速度!”许壮在大声叫道。

(《象棋PK》)

我独自漫步在幽静的校园里,路灯发出幽幽的光,小星星挂在深蓝的天幕上,调皮地眨着眼睛。我细细品味步入七年级的日子,真是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多滋多味七年级》)

“她为我们留下很多啊。”多年后,一个声音将会响起。                   (《我的邹老师》)

现在,火车应该到站了吧?你们也该团聚了吧?而我,也应该被你们遗忘在你们要遗忘的角落了吧?

(《再见了,爸爸妈妈》)

晚自习时,窗外是漆黑一片,寂静的夜。教室里此时也同外面一样,寂静,寂静,还是寂静。                                 (《灵魂的谴责》)

“跟着课文学开头”是“跟着课文学写作”课题研究中所做的一点小小尝试,也是我实施日记序列化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写作突破点。这种尝试让我体会到:带着学生从课本中挖技巧,比老师单纯硬塞写作技巧更高效;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比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而以上两点,是“跟着课本学写作”这一课题研究想要走得更远必须关注的两个基本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参考答案

1.(1)家人各司其职置办的各样年货。(2)故乡过年时的热闹氛围。(3)物质简陋但不乏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4)置办年货过程中的趣味。

2.冷,为了避免生冻疮,她们只能奔跑。即使这样,作者和小伙伴还是以为年画该女生置办;在被迫奔跑中,还有心情欣赏天空中的麻雀和晚霞。作者以此突出自己对置办年画的热情,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再低的气温也抵挡不住心中的热情。

示例二:第六段里作者买年画时,特别交代父母对年画各自的偏好:母亲喜欢吉祥的,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父亲是读书人,喜欢古典人物。作者交代他们的偏好,一是为了表现自己儿时孝顺、乖巧,还通过对偏好的全盘考虑,表明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认识——母亲的世界加上父亲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幸福王国。

3示例一: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工业化生产后,年货没有了众人参与制作的其乐融融,或者有特色的年货消失。作者的遗憾、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示例二:现在生活变好了,但我们体会不到以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了。作者对过去年货的回忆实际是对故乡过年时浓浓年味、人情味逝去的惋惜。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货交代现代文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备年货 迎新春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花样年货
交代
交代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盗墓者的“交代”
研究设计应交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