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与形象创作

2015-05-07 17:42林佳妮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角色扮演

林佳妮

【摘 要】随着现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主持人角色扮演与形象创作的研究,在广播电视节目生动化、娱乐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其进行综述,为谈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扮演与形象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角色扮演;形象创作

一、国内外关于节目主持人角色扮演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主持人的研究虽有一定成果,但大都停留在对主持人工作经验的总结或审美文化层面,往往失之零散,并偏重于实务性和操作性。而从角色学角度研究主持人的论著和成果不多,提及主持人角色的理论著作中没有一本专门论述节目主持人角色的,大多数是将主持人角色作为其中的一个篇章进行概括和描述。

例如,陆雨晨(2013)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主持人在电视娱乐节目中担任的传播角色进行分析,总结出主持人传播角色在电视娱乐节目背景下的变化更为突出,电视娱乐节目与主持人传播角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的结论。而后,李和平(2014)对主持人的角色扮演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总结,从角色定位和角色扮演两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节目主持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影响。

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主持人角色扮演研究的整体性、历史性不够,特别是关于主持人角色类别较为模糊。从节目主持人传播历史、针对主持人角色及其群体特征的专门研究很少。即使是对主持人角色的论述也不详细,没有统一的理论线索,没有系统、全面地研究主持人角色。尤其是目前关于近年来媒体信息爆发时代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及演进的研究相当滞后,需要加强。

国外关注主持人研究的论著很少,与主持技巧有关的书籍仅限于演讲技巧、说话艺术方面的理论书籍,例如 Secrets of Performing Confidence(《表现自信的秘密》)(Andrew John Evans,London,2003)、Making it as a Radio or TV Presenter(《如何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 Peter Baker. London 1995)等,从内容来看,这些书籍并非专门论述主持人的形成及历史,而是以与主持业务有关的教科书类为主。专门研究主持人特别是主持人角色的书籍基本是空白,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成果均落后于我国。这一方面与境外、国外的新闻院校较少有播音主持系有关,另一方面由于主持人的概念与我国主持人的概念有较大差异,并没有一个类似中国式广义的“主持人”概念。

虽然从理论上来讲,主持人角色涵盖宽泛,无法具体描摹,本应该属于宏观研究领域的课题;但在现实中,主持人角色恰恰与主持人的技巧一样成为相对微观的研究项目,对于那些受众关注的著名主持人的主持人角色常常成为研究的个体案例。由于无法从宏观上把握,很多关于主持人角色的研究只截取一部分来进行局部研究,而却缺乏主持角色的宏观理解,具有明显经验主义色彩。

二、国内外关于主持人形象创立的研究

自从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存在开始,尤其是节目主持人作为这种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受众关注开始,对主持人形象和形象塑造等相关的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有人提出,主持人的外在形象从属于电视节目,对电视节目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与电视节目的风格相匹配。除把外表形象作为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外,也有西方研究学者观点认为,在主持人对电视节目的传播活动中,外在形象只是其中一个表面的因素,而在传播活动中的需要的形象,方真正具有实际的意义。基于这个观点,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于1955年提出了印象管理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对主持人形象塑造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更多对节目主持的研究转向了形象塑造角度,把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设计与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结合了起来。到目前,已有众多国内外传媒专家、学者以及从事播音主持实践工作的节目主持人,从自身研究方向、思想认识、理论角度和实践经验等不同方面,对主持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形象塑造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玉明指出:“主持人不是表演者,也有别于稿件的播报者。主持人是以他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语言借助屏幕面向观众直接进行传播活动”;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提出“节目主持人拼到最后,拼的是人格”等等,他们的观点从不同方面切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给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的疑问和期许。

三、总结及研究趋势

综合上述文献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1、主持人角色扮演以及形象创立的演进是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变化,主持人角色日益个性化,凸显专业化、类型化,逐渐朝平民化方向发展。

2、主持人角色和形象与时代及社会、传媒环境、传播观念、节目样态、受众需求和主持人自身有密切联系,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不可能超越时代、民族的共性。

3、主持人角色和形象创立是一种艺术创作,需要长期积累而成,具有附着性、可感性、独特性、一贯性、多样性和可变性等特征。

4、主持人角色和形象体现着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又有同一类主持人所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2] 陆雨晨,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主持人传播角色的转变[D]. 安徽:安徽大学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胡智锋.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分寸”[J]. 当代电视 , 1994,(04)

[4] 俞 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修订版)》[M] 杭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5] 张鸿勋.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6] 于洋.传播美学视野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新闻学硕

[7] 高贵武.《解析主持人传播》[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8](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年

猜你喜欢
节目主持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浅谈如何做好交通节目主持人
网络体育资讯节目主持人对象感调动研究
全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研究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