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切除术中阑尾残端应用电凝处理的效果观察

2015-05-07 04:41梁冬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1期
关键词:残端电凝盲肠

梁冬生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何市镇卫生院 修水332409)

阑尾炎切除术是普外科最常见术式,也是治疗阑尾炎的最确切术式,但在手术最后步骤中对阑尾残端的处理临床方法较多,电凝处理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阑尾残端处理方法,且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我院采用术中电凝处理的情况报告如下,并与传统处理方法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根据阑尾残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1.2±5.3)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7例,阑尾周围脓肿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 22~58岁,平均年龄(39.6±5.6)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处理阑尾残端:将3个分别蘸有纯石炭酸(或5%碘酊)、75%酒精和生理盐水的棉球,应用止血钳依次在阑尾残端黏膜面涂擦,而后弃去保护盲肠的盐水纱布,对阑尾残端给予荷包法包埋处理。

1.2.2 观察组 采用电凝法处理阑尾残端:应用电凝电灼阑尾残端至焦状,而后采用荷包法包埋于盲肠内,必要时可给予“8”字缝合,若残端包埋有困难,可不包埋处理,采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盲肠壁浆肌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中术后疼痛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和(%)表示,并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术后疼痛度(分)观察组对照组切口长度(mm)手术时间(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tP 3.2±1.4 3.1±1.3 2.002>0.05 37.6±8.2 51.8±9.3 9.345<0.05 15.8±3.2 16.7±4.7 2.067>0.05 6.3±1.2 6.6±1.5 4.321>0.05 4.1±1.3 6.2±1.8 8.234<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明显并发症,但对照组术后有4例(10.0%)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和阑尾残端炎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χ2=4.211,P=0.040)。

3 讨论

阑尾炎切除术作为普外科的常见术式,术中除有效切除阑尾外,阑尾残端的处理也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将有可能导致阑尾残端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阑尾残端的传统处理方法是给予石碳酸、75%酒精及生理盐水等消毒处理,再给予荷包法包埋处理,其可达到阑尾残端变性、坏死的目的,但是该方法较为复杂,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术时间,同时若盲肠壁炎性水肿明显,强行荷包包埋易造成盲肠残端裂伤[1]。

而近年来阑尾残端电凝处理的方法因其方便、简单的特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高频电刀可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机体接触时产生加热,而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2]。高频电刀进腹后,以电凝点灼烧阑尾的方法处理阑尾残端可达到与传统方法相同的要求,可使阑尾残端变性坏死。该方法具有易操作性和便捷性,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电凝处理的观察组其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处理的对照组(P<0.05)。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电凝处理的方法可通过肠管传导,增加术后肠瘘的发生率[3]。本研究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有4例(10.0%)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和阑尾残端炎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阑尾炎切除术中对阑尾残端采用电凝方法处理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且电凝法不必强行采用荷包包埋的方法给予处理,对包埋处理困难的病例可不包埋。有临床资料显示,不包埋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病理改变严重的阑尾炎手术患者[4]。总之,在阑尾炎切除术中对阑尾残端行电凝处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阑尾残端处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海.电凝处理阑尾残端38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4(12):68-69

[2]朱义平,曹勇.电凝处理阑尾残端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0,24(32):39-40

[3]朱成昆.电凝处理阑尾炎切除术中阑尾残端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9):3077-3078

[4]钱德华.困难的阑尾残端处理(附25例报告)[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9,7(6):25-26

猜你喜欢
残端电凝盲肠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全麻下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支气管残端包盖与加固缝合对肺叶切除术后残端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