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5-05-08 02:12敏,宋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收治百草有机磷

黎 敏,宋 维

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黎 敏,宋 维

目的 探讨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急性农药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2-01至2013-12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治疗费用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19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1.48,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48.14%),职业以农民为主(33.76%)。主要为百草枯中毒(33.60%)、杀鼠药中毒(24.56%)和有机磷中毒(24.23%),其中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最差,并且其接诊例数和治疗费用呈增加趋势;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状况(OR=1.884)、百草枯中毒(OR=4.509)、抢救次数(OR=12.349)。结论 对于急性农药中毒的防治,应推进其诊疗新技术、项目的实践和应用,做好常规诊疗应急预案。

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布;危险因素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的使用量和类型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危害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使用和保管不当也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甚至发生急性农药中毒[1]。据WHO统计,全球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人数高达300万,因农药中毒而死亡的事件多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2]。急性农药中毒具有发生突然、种类繁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因此,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海南省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今后制订和实施急性农药中毒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平均(34.5±16.9)岁;入院状况:病情一般256例(41.36%),病情急261例(42.16%),病情危102例(16.48%)。

1.2 研究方法 从医院病案数据库系统中导出所有患者的病例数据,包含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职业)、入院科室、入院状况(一般、急、危)、出院状况(治愈、好转、未愈、死亡、自动出院)、入院诊断、出院诊断、损伤中毒原因、手术名称、抢救次数、成功次数、治疗费用等。拟对本次研究样本的诊疗情况、接诊患者例数变化、治疗费用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诊疗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不同急性中毒类型预后的比较先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做整体差异的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各组之间再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按行分割,比较次数为6次,调整后的检验水准α’=0.008,以P<0.008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诊患者例数变化和治疗费用变化采用折线图表示,以平均增长速度对2002—2013接诊急性中毒例数及人均住院费用的平均变化进行描述;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进入标准0.05,排除标准0.10,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分析 619例患者,男250例,女369例,男女之比为1∶1.48,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48.14%),职业以农民为主(33.76%)。61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2.2 诊疗情况 619例患者中,急性百草枯中毒208例(33.60%),急性有机磷中毒150例(24.23%),急性杀鼠药中毒152例(24.56%),其他农药中毒109例(17.61%)。其中,治愈214例(34.57%),好转258例(41.68%),未愈71例(11.47%),死亡20例(3.23%),自动出院56例(9.05%)。四种农药中毒的治疗预后(未愈或死亡比例)有统计学差异(χ2=84.221,P<0.008)。其中,急性百草枯中毒未愈或死亡率为45.67%,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杀鼠药中毒和其他农药中毒(包括氨基甲酯类、氯氰菊酯类、卤化杀虫剂、乙烯、肥料)预后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见表2。

表1 海南省人民医院2002-01至2013-12收治619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分布情况 (n;%)

表2 不同急性中毒类型的治疗预后情况的比较 (n;%)

2.3 2002—2013年收治急性中毒例数的平均变化 2002—2013年收治急性农药中毒患者例数平均增长速度为-0.14%,其中2002—2005年收治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平均增长速度为-19.84%,2005—2013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3%。2002—2013年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平均增长速度为38.51%,而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平均增长速度为-11.84%。收治急性杀鼠药中毒患者平均增长速度为4.24%。见图1。

2.4 急性中毒治疗费用人均平均变化 2002—2013年急性农药中毒年人均治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6.77%,其中2012年比2011年环比增长88.47%。急性百草枯中毒人均治疗费用增长最明显,平均增长速度为80.10%,其中2012年比2011年环比增长170.49%。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人均治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8.26%。急性杀鼠药中毒人均治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0.84%。见图2。

图1 2002—2013年收治急性农药中毒患者频数图

图2 2002—2013年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年人均治疗费用图

2.5 急性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 将中毒患者的预后分为两分类作为应变量(y治愈或好转=0,y未愈或死亡=1),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年龄、职业、入院状况、中毒类型、抢救次数、成功次数、年人均治疗费用等8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因素数量化(表3),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逐步回归法。模型检验结果(χ2=236.777,P<0.01),说明所建立起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纳入模型的因素有3个:入院状况、农药中毒类型(百草枯中毒)、抢救次数,均为危险因素(表4)。

表3 影响急性中毒患者预后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变量代号及赋值方法

表4 影响急性农药中毒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随着农业的飞速发展,人们接触各种农药的机会也在日益增加,急性农药中毒呈现上升趋势[3]。本研究显示,急性农药中毒的发病例数和治疗费用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尤其体现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方面,其病死率高,治疗费用大,应引起足够重视。急性农药中毒发病构成比多集中在20~40岁,本研究中该年龄段中毒比例达48.14%,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7],这可能与该年龄段的职业暴露(如从事农业活动)、工作生活压力大、社会关系复杂、社会活动较为活跃等有关。

本研究中,职业分布构成比中农民所占比例为33.76%,工人占10.02%,学生及儿童合计占16.48%,与黄敏等[8]提出的职业分布中工人比例最高(31.0%)不一致。笔者认为,急性中毒的职业分布与当地经济社会分工体系有密切联系。海南省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大部分地区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接触各种农药机会较多,因此成为急性中毒的主体。学生儿童急性农药中毒所占的比例也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家庭和户外的农药管理。

本研究显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最差,未愈或死亡率达45.67%。研究表明其中毒死亡率高达50%~70%[9],口服百草枯原液10 ml以上即可致死,发病机制不明[10],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办法。因此急性百草枯中毒预防胜于治疗。

本研究中急性农药中毒年人均治疗费用呈增长趋势,其中以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增长最为迅猛。这是造成急性农药中毒人均治疗费用增加的首要原因。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危重,目前临床多采用血液净化、抗炎因子、抗氧自由基药物等治疗,其治愈率有所提高,但费用昂贵,因此,有待于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出现,这对于减少急性农药中毒的治疗费用支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急性有机磷中毒及人均治疗费用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随着高毒类有机磷农药逐渐禁止生产销售,其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时,临床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也有完善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阻断急性中毒的发展、防止并发症,这是有机磷农药中毒费用下降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中,急性杀鼠药中毒例数与其他类型急性中毒比较无明显特点,但人均治疗费用自2011年后有上升趋势。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的理念逐渐深入临床,有研究表明除给予特效解毒药外,血液净化治疗在改善其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1],但缺点是增加治疗费用。

本研究急性农药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入院状况、急性百草枯中毒和抢救次数。入院时患者的状况决定其预后,病情危重的患者,转归为死亡或未治愈的几率明显高于病情一般患者;以其他农药中毒为参照,急性百草枯中毒未愈或死亡的比例明显高于有机磷和杀鼠药等中毒,也是急性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抢救次数越多,说明患者的病情越危急,生命体征越不稳定,预示患者预后较差。

急性农药中毒的产生以经济社会矛盾为基础的,在其防治中,医疗技术层面仅占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解决。各级医院急诊科应积极推进急性农药中毒诊疗新技术、项目的实践和应用,常规做好诊疗应急预案,改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1] 刘 川.江阴市2001-2008年急性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0,26(2):187-189.

[2] Gunnell D, Eddleston M. Suicide by intentional ingenstion of pesticides: a continuing traged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Int J Epidemiol,2003,32(6): 902-909.

[3] 王 萍,刘剑君,么鸿雁,等.急性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14(3):235-237.

[4] Piekarska-Wijatkowska A, Czyzewska S, Kotwica M,etal. Epidemiology of acute poisonings during 2002-2011 in Toxicology Unit;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Toxicology, Nofer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Lodz, Poland [J]. Przegl Lek, 2013,70(10):848-851.

[5] 杨立山,李文峰,奥海航,等.2556例急性中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9):826-828.

[6] 宋 维,陈 实,何宁宁,等.2800例急性中毒注册研究报告[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38-41.

[7] 宾文凯,沈严严,周克兵,等.急性中毒患者2295例临床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4):423-434.

[8] 黄 敏,贝尔纳多,李文强.1079例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324-2325.

[9]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6):484-489.

[10] 吴 伟,刘 莹,胡 明,等.草枯中毒大鼠肺TGF-β1和c-Jun的表达及姜黄素的干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1):12-16.

[11] 李荣华.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3):107-108.

(2014-11-20收稿 2015-01-09修回)

(责任编辑 付 辉)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619 cases of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LIMinandSONGWei.

DepartmentofEmergency,People’sHospitalofHainanProvince,Haikou57031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epidemi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and risk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Methods 619 cases of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treated in 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02 to December 2013, analyzed epidemiological distribution, treatment cost and risk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them. Results In 619 patien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1.48,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20-40 years old (48.14%), and main occupation is farmers (33.76%). The top three types of pesticide poisoning were paraquat poisoning (33.60%), rodenticide poisoning (24.56%) and organic phosphorus poisoning (24.23%), among them the prognosis of paraquat poisoning was the worst, also reception number and treatment cost of it presented a increasing trend. Risk factors of prognosis were patients’ conditions at the time been hospitalized (OR=1.884), paraquat poisoning (OR=4.509) and the number of resuscitation (OR=12.349). Conclus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reatment techniques and projects should be promoted, regular emergency plan of treatment should be conducted.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1.005

2013年海南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课题(琼卫2013资助-024号)

黎 敏,硕士,副主任医师, E-mail:limin54570897@126.com

570311 海口,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R595.4;R181.2

猜你喜欢
收治百草有机磷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神农尝百草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神农尝百草
关于公安机关对特殊涉毒人员收治管理问题的研究
神农尝百草
神农尝百草
有机磷中毒致周围神经损害的电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