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沟通

2015-05-11 08:55方巧云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5年4期
关键词:交流班主任家长

方巧云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品行,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还要能够从学生的各种行为出发,发现其身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善加引导。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以自己为出发点,通过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进行,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然要与家长取得沟通,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缺乏方式方法,将与家长交流变成向家长告状,加之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于是学生被家长责罚后更加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

与家长正确沟通才能有效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一、教师要重视家长的教育价值

学生的教育不是学校、家庭、社会某一个方面的事情,需要教师与家长协同出力,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要一起想办法,找对策。

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家长的教育价值,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出家长的巨大作用,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中的注意点和改进之处,切不可将交流变为告状甚至斥责家长,激怒家长,导致家长用辱骂或暴力形式对待孩子,或者让家长觉得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就应该是老师的事,家长不加过问,这些都严重阻碍教育的效果。教师因此要善于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将教育的方法和作用向家长进行明确准确的传达,要让家长从内心中产生主动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意识。

二、教师要改进家长的沟通方式

家长的教育作用不容忽视,除了在学校进行集中的家长授课之外,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还要善于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在相互沟通之中有针对性、有指导性地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共同磋商教育的策略。而班主任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让沟通真正发挥高效,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1.展现教师责任心。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处处展现出自己为学生的成长着想的态度,让家长真切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都拥有的期盼,没有父母对孩子是毫无希望的,因此,不管在什么场合下,教师都要让父母感受到问题孩子仍然充满希望,教师对他们没有歧视,相反是格外重视,如此让家长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一颗责任心,家长也就更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也才能更加容易配合班主任老师的工作。如在向家长陈述学生的问题时,可以抚摸着孩子的头,或是拉着他的手,语气亲和地向家长陈述问题,并用“老师一直都关注着他……”这样的话语来安慰孩子,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树立一种教师的责任感。这样的细节举动往往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教育效果往往会出奇的好。

2.体现教师平和心。拥有一颗平和心就是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能够正确看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不能仅仅以成绩好坏论高低,更不能爱屋及乌,将这种态度迁移到家长身上。平和待人,不仅是教师的师德,更是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是家长无法看见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往往决定了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好坏。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准确详实地评价学生,才能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直观而真实地认知,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就会南辕北辙,误入歧途。

3.呈现教师包容心。包容是教师对待发生问题的学生的一种理性原则,更是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所必须具备的师能素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缺点不可怕,就怕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正确地认识与解决。学生的问题不是一日形成的,不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家庭,家长之间也不是相同的,有许多问题都是学生在各自的家庭教育中逐渐形成。对待不同的家长,教师要能够包容对待,一视同仁。

与家长进行沟通需要教师从内心树立正确的观念,更需要从平时的行动中予以落实。在当前的学生家庭中,有许多父母都忙于工作,平时很少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进行谈心,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容易简单粗暴。要让家长能够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仅仅靠发生问题时的一两次交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还需要开动脑筋,用实际行动来拉近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如孩子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时,教师送去一句祝福短信;在周末的时候,送上几句提醒孩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的话语。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常常能够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点亮一盏明灯,融化一片心灵,极好地改善家长与教师的关系,放大家庭教育的内驱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交流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