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片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

2015-05-11 00:49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投资率巴山十堰市

田 平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湖北十堰 442000)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在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效益起决定作用。投资效益不好,不仅会造成社会资金的巨大浪费,而且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的潜在风险,所以必须重视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分析与研究。

秦巴山片区是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地区,资金投入量大,扶贫开发的成效如何,投资效益至关重要。

一、基本评价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一般是固定资产建设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在固定资产建设中所耗费的人财物的总和与其所取得的有用的成果之比。由于观察研究的角度不同,所采用的分析评价指标有所不同,常用的有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建设项目建设投产率、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率等几个指标[1]。考虑到资料数据的来源和分析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固定资产投资系数、固定资产投资率及投资性质比率分析法对秦巴山片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从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速度看

根据十堰市历年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出十堰市2000-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图1)。

图1 十堰市2000-2014年投资与GDP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十堰市2000-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000年的6.59%上升到2014年的11.12%,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2000的2.02%上升到2014年的18.31%。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总体均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1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5.4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6.17倍。

(二)从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或投资系数看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是一定时期内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它反映了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其倒数则是投资系数,说明增加单位国民收入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于新增地区生产总值并不完全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因此该指标只能近似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宏观经济效果的变化趋势。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仍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最全面、综合性最强的指标。

根据历年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出十堰市2007-2014投资效果系数等有关指标(表1)。

表1 十堰市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投资效果系数

通过表1可以看出,十堰市投资效果系数呈如下特征:

1.投资效果系数波动下行

表1显示,十堰市2000年投资效果系数为0.3580,即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3580元。2014年投资效果系数为0.1091,即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1091元。15年间,出现4个高峰、5个低谷,2014年达到历史最低点(图2)。说明GDP增加所需要的成本成上升趋势,大量投资被浪费了,反映出十堰市在宏观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投资效益非常不理想。

图2 十堰市2007-2014年投资效果系数

2.三次产业投资效果差距较大

因有些年份《统计公报》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缺失,本文只计算了2007-2014年的分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表2)。

表2 十堰市2007-2014年产业投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十堰市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从2007年的0.6656下降到2014年0.1637,2007-2014年第一产业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2.10;第二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从2007年的0.7318下降到2014年的0.2180,2007-2014年第二产业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1.42(其中工业1.73);第三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从2007年的0.2785下降到2014年的0.0698,2007-2014年第三产业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0.39。三次产业总投资效果系数从2007的的0.4673下降到2014年的0.1155,即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0.47元下降到2014年0.12元,2007-2014年三次产业总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0.76。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不仅均呈波动下行趋势,而且差异较大。第一产业投资效果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投资效果高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低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较多,投资回收期较长,投资效益见效慢。

静态上看,2014年十堰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为0.10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为0.1637,第二产业为0.2180(其中,工业0.26),而第三产业只有0.0698。

3.总投资效果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

根据统计公报数据计算,2014年湖北省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为0.1469,第二产业为0.0623,第三产业为0.14977,三次产业总投资效果系数为0.1110。2014年全国第一产业投资效果系数为0.1147,第二产业为0.1043,第三产业为0.1580,三次产业总投资效果系数为0.1347。三者比较,第一产业投资效果十堰好于湖北省,湖北省好于全国;第二产业投资效果十堰好于全国,全国好于湖北;第三产业投资效果全国好于湖北,湖北好于十堰,说明十堰市在第三产业投资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三次产业总投资效果全国好于十堰,十堰略好于湖北。

(三)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

1.固定资产投资率

固定资产投资率是一定时期固定资产形成额与同期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一定时期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投资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于形成生产性非金融资产的比重。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投资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 /国内生产总值×100%

投资率有别于过去以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计算的积累率(积累额/国民收入使用额×100%)。比较起来,投资率能更确切地观察建设与生产、建设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同时,投资率也有利于国际比较。

2.投资率标准

投资率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过低的投资率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投资过高又会影响到投资的效益,进而损害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率区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许多学者都对投资率区间进行了研究,其中,刘春梅对我国的工业进程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合理的投资率应该在30%左右[2];谈香如根据我国历史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得出我国合理的投资率区间在20% ~30%[3];丘健明对深圳市十一五期间投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深圳市十一五期间合理的投资率区间为[29.52%,34.5%][4]。.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投资率在各个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秦巴山片区地处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其研究的结论在若干年后仍对秦巴山片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固定资产投资率呈现如下特征

2007-2014年十堰市固定资产投资率呈现如下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率一路上升。1999年十堰市投资率仅为17.26%,随后一路直线攀升,到2014年增长到91.73%,20年间增长了5.41倍,平均投资率达到58.86%。也就是说,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都用于了投资。这个比例大大高于上述国内发达地区的投资率标准。

(2)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从国际经验看,固定资产投资率一般在18% -25%,不宜超过30%,发展中国家在特殊时期也不宜长期维持过高水平[5]。十堰市2005年投资率为33.1%,首次超过这一标准,以后再也没有低于过这一水平。2014年更达到91.73%的奇高水平,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既使考虑到十堰市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但也不应长期维持过高的投资水平。结合到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十堰市投资经济效益并未随投资规模的扩大而逐步提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投资率达到91.73%,为历史最高水平;但投资效果系数却只有0.1091,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即每增加1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需投资固定资产9.17元。这种用高投入带来的GDP肯定不会持久,也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率与投资效果系数,既反映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又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经济效益。十堰市和秦巴山片区各城市畸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较低的投资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区域经济效益并未因为大量的投资而得到有效的提高。一直以来,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如影随行的高投资率[6],又在这一地区得到验证。

(四)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性质看

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一般分为新建投资、扩建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等三类,主要用来研究不同类型的投资效益,其中研究的重点一般放在技术改造投资上。

技术改造是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是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对优化投资结构、培育消费需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7]。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及辅助设施进行的改造——统称为“技术改造”或“更新改造”。

2008-2014年十堰市各类性质的建设投资见表3。

(资料来源:十堰市历年《统计公报》及据此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十堰市三类投资具有以下特征:

1.新建投资增速较快,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速缓慢

2007年以前,十堰市固定资产统计只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类。2008年开始分为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三类。2008-2014年十堰市新建固定资产投资由99.4亿元增加到758.1亿元,增加658.7亿元,平均增长40.30%;固定资产扩建投资由33.5亿元降低到30.9亿元,下降2.6亿元,平均下降1.34%;技术改造投资由28.9亿元增加到138.1亿元,增加109.2亿元,平均增长29.78%,虽未出现负增长,但也大大低于新建投资平均40.3%的增速。如果将扩建和技术改造合并考虑,则增长速度更低。

2.技术改造投资比例偏低,投资比重不升反降

虽然技术改造投资总量略有上升,但其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08年技术改造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17.86%,到2014年下降到14.90%,2008-2014年期间占总投资额比重仅为16.38%(新建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平均为73.32%,扩建投资平均占10.30%),扩建和技术改造两项投资加起来也只有新建投资的1/5。作为一个以工业特别是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投资结构严重失衡。

十堰市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比例是否合理,除上述分析外,还可以作一个横向对比。江苏省“十二五”以来,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2014年,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占全国技改投资比重超过11%;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由2011年的40%左右提升到2014年的48.6%。计划到“十三五”末,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比重达55%以上,到2025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8]。

受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速度低于新建投资增速和技术改造投资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很低双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十堰市资产增量调节明显呈外延型增长,这种外延型资产增量调节和投资结构的增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十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三、秦巴山片区7个城市比较

在国务院印发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涵盖的秦巴山片区的17个地级市中,所辖县(市、区)全部纳入开发范围的有十堰、商洛、安康、汉中、广元、巴中和陇南市等7个城市(以下简称7个城市),共有56个县(市、区),覆盖面达到70%。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出7城市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相关数据(表4),以这7个城市为代表对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行简要分析。

GDP增加额 =2014年GDP-2013年GDP

表4 2014年秦巴山片区7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投资效果系数

(一)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安康市、汉中市、十堰市、商洛市等4个城市水平基本接近,超过0.1;广元市、巴中市、陇南市等3个城市较低,且又依次下降。陇南市最低,2014年每投入1元固定资产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0.02元。最高的汉中市也仅0.13元。

结合投资系数,7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系数与投资效果系数呈反向变动,安康最低(7.13),由低到高依次是汉中市(7.73)、十堰市(9.17)、商洛市(9.56)、广元市(11.84)、巴中市(20.82),最高是陇南市(40.99)。陇南市每增加1元的国内生产总值需投入固定资产40.99元,是汉中市的5.3倍,是十堰市的4.5倍。

(二)投资率比较

从固定资产投资率看,2014年最低是汉中市(85.27%),最高是陇南市,达203.01%,这是个惊人的水平。2013年全国投资与GDP的比例已达76.7%,而这个比例“九五”是32.83%,“十五”是41.58%,“十一五”是59.5%,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投资和当年GDP的比例是越来越高[9]。按照一般规律,当年投资其中有三分之一转化成消费,三分之二转化成固定资产,由此看出,7个城市都大大超过这个水平,消费明显不足。

秦巴山片区投资率奇高的原因,除了受全国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之外,也有国家在这一地区加大投资力度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强烈有很大关系。在2013年中央政府确定“保下限”边界后,各地“稳增长”措施频出,几乎每个地方都提出了通过加强投资力度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秦巴山片区的诸多城市也规划和在建了一大批铁路、公路、机场、物流园、棚户区改造等基础建设。这些大量的建设甚至是大大超过其投资能力的建设资金,如果没有中央政府南水北调环境治理、秦巴山扶贫资金、功能区建设资金和众多的项目资金的转移支付和扶持,单靠地方政府的财力是不可能的。

从表4也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没有直接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一般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步增加(如十堰市、安康市、商洛市、汉中市、广元市);但如果投资效益不佳,也可能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下降,巴中市和陇南市的情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说明,在缺乏投资效益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投资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无效的。同时,由于基础建设投资的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结构效益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的特征,因而秦巴山片区的超常投资对经济运行短期的、直接的效益所产生的影响还不显著。

四、十堰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不匹配。从2000-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5.4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6.17倍。且均呈波动前行的不稳定状态。

2.总体投资效果不佳。2000年,十堰市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3580元,到2014年仅为0.1091元。说明GDP增加所需要的成本成上升趋势,投资效果不佳,反映出十堰市在宏观投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3.第三产业投资效益偏低。2007-2014年,三次产业总平均投资效果系数为0.76。其中,第三产业投资效果最差,投资见效最慢。

4.投资率过高。1999年十堰市投资率仅为17%,2014年增长到92%,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用于了投资,大大高于国际30%的一般标准。建设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失衡。

5.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投资失衡。技术改造投资增长速度远低于新建投资,且在总投资中所占比重很低,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五、十堰市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

在我国,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数量界限通常使用投资增长额、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三个指标。在实际中,更多地是采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两个相对数量指标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历史的经验证明,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过高,超过了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就有可能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衡;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过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发挥不充分。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与经济发展需要和地方财力相适应。从理论上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因人财物不足、未完工程增加、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闲置或过剩、投资乘数效应乏力,而使投资效益下降,给经济造成损失。十堰市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率已达到92%超高水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加强投资对GDP影响的研究,合理控制投资规模。

(二)适当提高更新改造资金比例

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集约利用土地等特点,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运用到现有产业,将推动经济向集约型、创新驱动型转变。更新改造投资的经济效益要比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好,这是一般规律。《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44号)要求,“到2015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明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明显提高,先进产能比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和企业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推动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要提高十堰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就必须增大更新改造资金的比重。同时,这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走内含发展的必由之路。

[1]鲁 玲.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5):83.

[2]刘春梅.关于合理投资率的探讨[J].经济师,2005(1):72.

[3]谈香如.我国投资率和投资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8.

[4]丘健明,陈俊芳.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合理区间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993.

[5]胡少维.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率的认识与走势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4(1):51.

[6]杨德勇.董左卉子.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与效益分 析[EB/OL].(2013-04-15)[2015-05-12].http://www.doc88.com/p-994237912162.html.

[7]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2]44号.

[8]王志忠.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N].新华日报,2015-6-30(15).

[9]赵静扬.去年固定资产投资率约50%[EB/OL].http://www.cs.com.cn/sylm/jsbd/201407/t20140730_4464517.htm l.

猜你喜欢
投资率巴山十堰市
资本价值与宏观投资率:应用包含调整成本的拉姆齐模型的研究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巴山送红军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我国的投资率是否应当大幅度降低?
从持续性角度剖析中国投资率
喜迎五十华诞 谱写发展新篇 蓬勃发展中的十堰市太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