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立交桥公园设计
——以日照市海曲东路与绿舟南路交叉口立交桥为例

2015-05-11 07:13赵学强赵鑫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立体化城市公园花园

赵学强,赵鑫

(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赵鑫日照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城市公共立交桥公园设计
——以日照市海曲东路与绿舟南路交叉口立交桥为例

赵学强1,赵鑫2

(1.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2.赵鑫日照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城市化进程飞快发展导致城市绿化空间急剧减少,城市中心区域公共绿化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的矛盾日益显著,城市公园立体化建设因能释放较多的室外休闲场地而在城市发展中日趋重要。文章以以日照市海曲东路与绿舟南路交叉口立交桥公园设计为例,在对场地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三维立体化空间绿化设计理念,将城市公园与城市过街天桥相结合,进行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规划,从而营造多功能垂直的城市公共立交桥空中花园,缓解交通压力,丰富城市的景观。

城市问题;立体化设计;公园;人行天桥;结合;空中花园

0 引言

城市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畅的交通道路和绿色城市景观是缓解城市矛盾必备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也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城市人口增长带动城市建设大范围的扩张,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城市建筑等不透水面所取代,拥有更多的绿化和美好的环境是人们的共同愿望[1]。所以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营造一种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不但能够满足功能需求,而且具有文化张力、生态环保内涵的城市元素,成为现代及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鉴于我国多数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的现状,要通过二维平面的绿化空间面积快速增加来改善城市环境的几率较低,为了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带引入更多的“绿色”的问题,我们从三维的立体空间绿化角度去寻求解决办法[3]。

城市的立体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系列新型城市形态,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垂直向”发展。因此,这种城市立体化的设计理念带来城市公园的立体化发展[4-5]。我国对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而国外,在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就已经就有类似的案例,古巴比伦文明创造的“空中花园”对这一设计理念进行了实践。它采用了立体造园的方法,建立了功能复合的三维空间系统。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在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设计建造了众多的立体景观案例,例如:美国高线公园,日本难波公园。目前国内的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和建设程度同美国、日本等这些城市化建设比较早的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6]。出现差距的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像国家经济规模、执政者对于国家发展政策等都会影响城市公园的立体化设计方向,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目前只在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得以实现,这是城市立体化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公园建设中场地意识比较缺乏,这些也是我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公园建设时缺乏能够提供足够舒适的活动场地。而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就是为人们提供足够多的舒适的室外休闲场地,所以要加强城市公园立体化设计中的场地意识,增加人们的休闲用地[7]。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进一步认识,城市公园的设计思维已经开始向强调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方向发展,设计理念决定着现代城市发展方向与水平。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城市公园立体化的设计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公园立体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公交立体公园建设,在宏观上针对我国城市立体化的发展,特别是立体交通和建筑综合体的发展是最有效方法。在微观上,在高密度的城市中通过塑造立体化的城市公园,可以激发土地的活力,从而给人们带来更为怡人的生活环境,更为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8]。

1 规划设计区域概况

立交公园的选址位于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海曲东路与绿舟南路的交叉口,东临日照黄金海岸——万平口风景区,西临日照新市区,北临日照植物园,日照城市规划展览馆,南临酒店商务区、灯塔风景区和日照港。占地面积8000 m2。城市公共立交公园基地分析图如图1所示。

日照市位于太平洋东海岸经济圈和环黄海经济圈,是中国重点开发建设和生产力布局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处。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日照市的国际开发价值日益倍增。日照市土壤类型多中性、盐碱性土壤,适合多数温带植物生长发育。

图1 城市公共立交公园基地分析图

2 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9];

(2)《城乡规划编制办法》[10];

(3)G B 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1];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12]

2.2 设计原则

(1)立交桥花园性质与景观特色相协调

(2)充分发挥立交花园的生态功能

(3)立交花园与城市交通、公用设施相互统筹安排

(4)适地适树与功能美化相结合

(5)立体化设计原则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的主导思想及功能

当前由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用地紧张等原因,城市中可供建造公园的场地越来越少,为了使城市土地充分利用,以三维立体化设计为指导思想,选择城市中较为开场的十字交叉路口作为城市立交公园设计建设的选址,与城市人行天桥相结合,使公园悬跨在公路上方。这样的设计方案,即增加了城市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色,也兼具了人行天桥的作用,有效的改善了交通堵塞问题[15]。

文章结合日照市实地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深化,运用三维立体化设计原则,并融入城市立体交通和城市建筑综合体等概念,使之成为一个包含公园、人行天桥、商业的综合建筑景观体。。城市公共立交花园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城市公共立交花功能分区、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立面图如图3、4所示。

图2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总平面图

图3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景观分区图

3.2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设计构想

花园在过街天桥的基础上融入了城市公园的元素,立交公园整体形态是以海浪元素为主体,进行艺术性的概括变形处理。结合地理因素,设计位于公路上方的桥面尺度略窄,不影响行车,公路两边的区域尺度略宽,设置了可供人么停留、休息、观景的区域,既满足了交通的需要和行人的便利,也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立交公园没有藏匿于周围环境中,以高调的姿态横卧于十字交叉路口之上,像脱离了城市喧嚣的巨大空中花园,令人神往[14]。城市公共立交花园构想图如图5所示。

图4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立面图

4 空间布局规划

4.1 立交花园景观系统

立交花园的整体景观系统是由5个景观节点和一条景观通道组成,园区的整体呈现为一个向左倾倒的英文字母“U”型(如图5(a)所示),开口端朝向西面,其中有4个景观节点分布在十字路口的四个弯角处,另外1个节点设置在东面公路上方。整个景观桥以十字路口处的建筑为支撑点,悬跨于公路之上。在空间上,由于是架空的地面,形成了良好的景观视线。站在园区内,人们的视线范围在宽度和深度上比站在地面上更为广域,人们在园区休息或者在道路上行走,都可以不同的视角去观赏四周的环境,感受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园区内,为了防止视线太过通透,根据山东地区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及生态效能综合考虑,局部种植了竹子和小乔木,形成植物屏障,营造视景的变化,透过松散的叶丛一瞥,观看到狭长的框景,在较开阔的地段可以观看全景。视觉景观随着位置的移动而不同,给人步换景移的感觉[15]。

图5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构想图

4.2 景观节点及功能分区

4.2.1 观景平台——台地设计

节点运用了台地元素。设计方案将该节点分为四个不同高度的区域,形成一定的坡度,坡道蜿蜒连接着四个台地,不同种类的植物点缀在台地之间,使整个节点景观富有生机,处在地面观看如同一个渐渐升入空中的花园。另外斜地地形可以有效的消除景观的幽闭感,从而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在园区观察四周,则是有种站在山顶俯视的感觉[16]。城市公共立交花园台地设计效果图如图6所示。

4.2.2 公共设施的人文设计应用——无障碍电梯

节点景观设置在立交花园的一个转折处,包含了半开放的楼梯通道和一部无障碍电梯,主要功能是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公共环境[17]。该节点景观设计的简单精致,在楼梯的一角种植了一颗樱花树作为孤植树,为场地添加一个亮点。另一侧种植花卉植物与陶罐组成景观小品。整个场地宽阔开场,人们的视线可以环顾周围的景色。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无障碍电梯示意图如图7所示。

4.2.3 公共空间内的控制私密性空间营造

节点景观位于立交花园的对称点位置,设计方案采用植物造景的法则,中间种植大密度的紫竹分隔空间,使道路与休息区分离。竹子营造的弧形植物屏障将休息区围合成一个半私密空间。充分利用弧形屏障的视觉导向作用,把休憩区人们的视线导向了浩瀚的大海和雄伟的万平口大桥。休憩区中间采用“适地适树”的原则,种植广玉兰作为孤植,使该节点四季颜色产生变化,为节点视觉添加了别样的景致[18]。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半私密空间效果图如图8所示。

图6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台地设计效果图

图7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无障碍电梯示意图

图8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半私密空间效果图

4.2.4 透明型安全护栏应用

透明护栏位于立交花园的转折处,节点设置了半开放式楼梯和一部无障碍电梯,中间采用土坡分隔空间,坡顶种植小乔木划分空间,节点内设置了张拉膜遮雨棚,雨棚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给人一种轻盈的视觉感受。楼梯井栏杆为透明钢化玻璃外包不锈钢,楼梯墙面为防腐木和石材贴面,通过材质上加强了对比,营造节点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无形的人文景观”理念。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透明护栏效果图如图9所示。

图9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透明护栏效果图

4.2.5 仿甲板观景平台

此节点的外形设计是以船的甲板形态为元素,与立交桥公园的造型相呼应,节点内的铺装设计运用海浪曲线元素。节点北侧为坡道环绕而上,南侧为楼梯。节点内架空区域设置了玻璃透明地面,既可以起到采光和遮雨作用,也增加了趣味性。

4.3 景观通道流线

立交花园的流线分为无障碍流线与步行流线,无障碍流线内包括两条坡道和两部电梯。坡道坡度为1:10,宽度为2.5 m。台阶高度为150 m m,宽度为300 m m。坡道和梯道中各有两个进深为2 m的中间平台,梯道每隔12个台阶设置一个平台。景观通道与景观节点相对独力,有利于行人的快速通过,从而不影响在园中休息和游览的人群。

园区东侧的两个节点内的室内通道,隐藏于底部架空的建筑内,顶部有一半空间设计为露天,解决了内部采光问题,也增加了景观的观赏性。人们进入通道,首先为封闭性的空间,在进入第一层平台时,顶部变为露天,变换为半封闭空间,随着慢慢登上园区,视觉豁然开朗,从而在视觉上造成了一种先抑后扬的奇妙感受。立交花园的两部电梯均采用观光电梯,人们进入电梯可以体验从低视角到高视角的景观变化。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通道流线分析图如图10所示。

图10 城市公共立交花园的通道流线分析图

4.4 立交花园底部架空建筑

立交花园底部架空建筑与城市商业体相复合,例如可以将快餐店、咖啡店、书店等商业体设置其中,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5 植物配置规划

立交花园植物配置主要以北方当地植物为主,草坪主要为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 Hance.),局部点缀地被花境植物,主要有宿根性的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芒草(Miscanthus)。灌木类主要有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樱花(Cerasus ssp.)、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ex Lindl.)Munro)。小乔木主要有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银杏(Ginkgo biloba L.)、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大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

立交花园设计采用了多种造景手法,站在每个节点,观看其他节点都会欣赏到不同的景致;采用障景手法对周边的景物进行遮挡、分割,做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效果[19]。采用框景手法,在立交公园休憩区景观节点中,用密植紫竹分隔空间形成镜框,从人行道路上东望,可看到宏伟的万平口大桥和浩瀚的大海。运用题景的手法,在立交花园之中,使用陶罐等景观元素,在倾倒的陶罐口处种植花境植物,犹如水流波纹一样,花草从陶罐口流淌而出,给人一种幽默欢快的视觉感受。

6 结语

日照城市立交花园设计创新点是把城市公园与城市过街天桥相结合,改革创新了城市公园建造方式。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立体化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将土地的利用率从二维平面扩展到了三维空间,从而加大对土地的使用,做到城市公园景观与周围建筑环境相融合,拉近自然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增强整个城市环境给人们的亲和力。进而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公园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得即节约了城市土地,又使公园自身的价值得到提高。调动起城市的活力,增强对公园的使用率,人们充分融入到大自然的绿色中。设计不足之处是公园植物搭配略显不足,对视景和透景的把握有所欠缺,以后会在这些方面加强了解并改进。

[1] 刘环珍,王昂麟,彭建,等.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地表覆被格局特征——以深圳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1,66(7):961-971.

[2] 阳慧.以生态和文化为导向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市民公园设计方案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

[3] 李晓军.新生态文明下的城市发展战略[EB/OL].(2015-04-30)[2016-06-5]http://www.planners.com.cn/share_show.asp share_id=350&pageno=1

[4] 张志彦.城市更新下的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6.

[5] 韩敏.城市蔓延与理性增长[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6] 许浩.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特点[J].华中建筑,2008,26(11):167-171.

[7] 崔瞾.郑州市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分析与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8] 朱小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9] 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用版(2015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10]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编制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1]GB 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12]国家发改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EB/OL].(2011-11-1)[2015-06-5]http://www.planners.com.cn/share_show.asp?share_id=350&pageno=1.

[13]包巧玲.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山地城市空间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1.

[14]鲁敏,孔亚菲.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29(4):347-352.

[15]鲁敏,高凯,李东和.山东地区湿地园林植物生态效能综合评价及分级[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29(4):347-352.

[16]高颖.园林植物造景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7]郭威.生活区无障碍环境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9.

[18]孙喜林,王丹,齐彦君,等.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J].现代农业科技,2013,29(3):347-352.

[19]张雪.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J].硅谷2014,(18):182-182.

(学科责编:李雪蕾)

Urban public overpass park design:A case study on the overpass at East Haiqu Road and South Lvzhou Road intersection in Rizhao

Zhao Xueqiang1,Zhao Xin2
(1.School of Art,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Jinan 250101,China;2.Rizhao Industr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Ltd.,Rizhao 276800,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leads to drastic cuts in urban green space,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ity center area of public green land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become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and three-diensional city park construction with more outdoor leisure spa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By taking the overpass park design at East Haiqu Road and South Lvzhou Road intersection in Rizhao as an example,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ace environment,by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pace greening design concept,combining urban park and urban overpasses,the paper builds the city bus multifunctional vertical gardens to alleviate traffic pressure and enrich the landscape of the city.

urban problems;three-dimensional design;park;footbridge;combination;hanging garden

TU856

A

2015-03-11

赵学强(1976-),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景观雕塑设计与创作等方面研究.E-mail:469310074@qq.com

1673-7644(2015)05-0487-07

猜你喜欢
立体化城市公园花园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山西太原南中环立体化改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