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2015-05-11 18:02李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大豆

李强

摘 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以高产品种为核心,改善土壤耕作为基础,以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为保证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综合技术

我省是全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农业发达。粮食商品量和存储量都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在大豆种植上,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1 严格选地

一般情况下,大豆对前茬作物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只要有耕翻基础的地块都可以种植,当然是实施有机肥的谷类作物茬口更为理想。要知道,大豆种植最忌重茬或迎茬,生产实践证明,重茬或迎茬都会使大豆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黄绿,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且荚少,粒小,产量低。因此,在大豆生产中一定要避免重、迎茬,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2 精细整地

整地要抓早,最好是秋整地。如果春整地,就要在土壤即将解冻之前进行,以防春旱跑商。整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理深翻:即改浅耕为深耕,使耕层深度达到18~22 cm以上,既破除了原有的犁底层,又改善了土壤的环境条件,有效促进了大豆的根系发育和根瘤分布,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二是秋灭茬、秋起垄:垄作能提高地温和透气性,并使种子部位高于平作,对种子的萌发、出苗及幼苗生长十分有利。为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起垄,或在秋收后,使用灭茬机进行灭茬、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完成。三是顶浆打垄:对秋灭茬、春起垄的地块,要顶浆打垄,及时镇压。当春季土层化冻10~15 cm时,对已清除根茬的地块,采用将底肥施入垄底并及时镇压。没有秋翻的地块,要灭冻茬、耙压、顶浆起垄,视土壤墒情适时进行镇压。

3 选用良种

认真严格进行种子精选,选择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秆强、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推广品种,并做到合理搭配。种子应定期更新换代,不得连年都用自留种子。

4 种子处理

4.1 精选种子

采用人工或机械对种子进行精心筛选,剔除其病粒、破损粒、虫食粒、小粒以及各种杂质,选留下的种子要粒大、饱满。确保种子的纯度与净度不小于98 %,发芽率不低于96%,含水量不高于12 %。

4.2 晒种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前须将种子晒2~3 d。晒种时要薄摊、勤翻,并禁止在中午强烈阳光下暴晒以造成种子破裂受到病菌侵袭感染。

4.3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可以将种子表面的病菌杀死,还可以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无菌保护层,以减轻病菌对种子的侵染。目前常用的灭菌剂有多菌灵、福美双、克菌丹等,可有效防治霜霉病、紫斑病等。多菌灵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0.3 %。

使用辛硫磷乳剂闷种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选用50 %辛硫磷乳剂0.5 kg兑水13 kg,稀释后每千克药液可拌种10 kg,拌后将种子闷4 h左右,阴干后播种,可有效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4.4 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可使幼苗抵御种子上的各种病菌,同时防御土壤中病菌和害虫。使用种衣剂要选用大豆专用的种衣剂,以防发生药害。种衣剂按种子重量1∶70进行包衣,可防治大豆根腐病和胞囊线虫病等。

5 合理施肥

为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应大力提倡推广分层深施的方法。施肥以底肥为主,农肥与化肥结合,合理追肥为辅。

5.1 底肥

每公顷施有机肥2300~3000 kg,结合整地一次性输入。

5.2 种肥

每公顷施磷酸二铵5~6 kg,尿素2.5~3.0 kg,钾肥2~2.5 kg,或每公顷施大豆复合肥12~13 kg。

5.3 追肥

每公顷用尿素7000~7500 g加钼酸铵150 g加磷酸二氢钾112 g加水370~380 kg,在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各实施一次叶面喷施。

6 适时播种

6.1 播期

播期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播种过早,土壤温度低,影响出苗而容易造成烂苗并导致缺苗;播种过晚,虽出苗快,但幼苗与根系都生长的快,致使苗不健壮,如果此时再加上墒情不好,就会出现苗不齐的现象,以至影响到整个的生育期,其结果就是成熟期延后,增加秕荚、秕粒数,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最适宜播期应当是,当土壤6 cm左右的耕层稳定温度达到8℃以上,即可播种

6.2 播量与密度

选择垄三栽培技术,在垄上实行双行精量播种,每穴3~4株,每公顷播量60~70 kg,保苗30万~35万株;选择平窄密栽培技术,每公顷播量60~70 kg,保苗22~30万株;选择小垄密栽培技术,每公顷播量70~75 kg,保苗28万~32万株。

播种必须达到应有的标准。不论采取哪一种播种方法,种子都要播种在湿土上,种子上覆土应在3~4 cm之间,适时镇压,提墒保墒,一次播种保全苗。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定苗

按要求的株距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小苗、杂苗,一次性定苗。如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

7.2 及时铲趟

当子叶拱土显行时,深松铲趟,将3 cm左右的松土盖在苗眼上。之后视田间杂草孽生情况,及早进行铲地和趟地。在大豆植株封垄前完成三铲三趟,间隔时间在10~13 d。

7.3 适时灌水

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日均需水量大,缺水会使大豆产量明显下降。在大豆生长中后期,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以免影响产量。

7.4 防治病虫害

主要防治大豆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等。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加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有效协调。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用大豆“炸沉”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