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2015-05-11 18:02韩春燕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大豆

韩春燕

摘 要:大豆栽培技术包括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对此,本文进行了逐一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大豆是我省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品质,都居国内首位。大豆生产也是我省豆农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大豆若要获得高产,掌握正确的综合栽培技术最为关键。

1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大豆优质高产的基础保证。大豆前茬最好是玉米,因为玉米生产中施肥比较多,管理也精细,杂草也比较少。除了玉米,小麦茬也是大豆的良好前茬,因为小麦根浅,大豆根深,所以两种作物各自吸收土壤中不同层次的养分和水分。再者,小麦茬大多实施秋翻整地,耕作时间早,由此形成了非常好的生育条件,从而利于大豆的发育和生长。就我省而言,基本的轮作方式是:麦—麦—豆,玉—杂—豆,豆—杂—麦。各地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 深翻整地

整地分为两种,一种是伏翻整地,另一种是秋翻整地。

2.1 伏翻整地

由于小麦成熟早,所以能抢时间进行伏翻。伏翻的深度通常在23~25 cm之间,翻后应及时耙平、耙细。

2.2 秋翻整地

秋季作物成熟后,立马实施秋翻。秋翻深度比伏翻要浅一些,一般在18~22 cm之间,要求是整齐严密,耕深保持一致。翻后整地应耙透,保留12~15 cm的松土层。秋翻整地应该在土壤封冻前做好。

3 良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正常情况下,选择当地正常年份无霜期前1周成熟的品种为最佳,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的生产水平,例如施肥技术、播种方法等。

4 种子精选与处理

种子质量的好与否,是决定大豆优质和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机械精选还是人工筛选,都要认真仔细,不能马虎。精选时要将杂质、病粒、破损粒。虫口粒等全部清除干净,保证精选后的种子粒大、饱满、整齐、发芽率达95%以上。

精选后的种子还要进行拌种包衣处理。用种衣剂拌种,能有效防治大豆根部病害并增加其营养成分。每亩选用250 g根瘤菌,兑水调制出状糊样,放入大豆种子中搅拌均匀,晾干后待播。也可选用钳酸铵300 g,兑水1 kg,将其搅匀溶解后,放入约50 kg种子进行拌匀,晾干后待播。针对地下害虫危害较严重的地块,可选用50%辛硫磷500 g,兑水15 kg,放入200 kg左右种子,拌匀后再闷4 h,晾干后待播。需要注意的是,种子必须放在阴凉地方晾晒,不得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

5 适时播种

当地温稳定通过8℃以上时可开始播种,为抢积温和墒情,我省北部地区应适期早播。不过,播期不能太早,不然会因为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发芽,导致出苗缓慢,造成幼苗纤弱,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为能使种子分布均匀,应采用精量点播机精量点播。

6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一般讲,播种密度应依据其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播种方式以及地力水平来确定。通常是植株高大繁茂的类型要稀一些,反之,紧凑型类型,尤其是早熟品种,适当密些。目前我省推广应用的品种大部分分枝性较弱,因而种植密度要尽量密一些。以往通常采取条播或垄三栽培,一般每亩保苗1.9万~2万株左右,穴播或点播,每亩保苗1.3万~1.5万株。播种时,计算播种量应高于保苗株数的18%~20%。

7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应该是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有机肥含丰富矿物质元素及和较多有机质以及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特殊营养物质。一般地块每亩施有机肥1600~2000 kg,贫瘠地块可施2500~5000 kg。如底肥,可在耕翻前将有机肥均匀撒入地里,随后翻入土中。大豆苗期和花期适当追施氮肥。大豆3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5~3 kg,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4 kg。与此同时,还要补施大豆生长发育时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8 加强田间管理

8.1 深松

为了有效提高地温,保存自然降水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在大豆刚拱土时,可实施铲前垄沟深松。深度为23~25 cm,也可在铲前趟一遍犁。

8.2 间苗

大豆齐苗后,根据每亩留苗数进行人工间苗。在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之前完成间苗,同时要细致铲净苗眼草与松土。

8.3 及时铲趟与追肥

坚持做到三铲三趟,铲趟连贯,同时注意铲趟中防止压苗与伤苗。在第二次铲趟时,要及时进行追肥。

8.4 化学除草

播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化学除草。每亩用70%都尔100~110 mL,或90%乙草胺100~140 mL,兑水30 kg,实施喷雾。当各类杂草长到3~5叶期时,每亩选用15%精禾草克70 mL +20%虎威50 mL,兑水50 kg,茎叶喷雾。

9 主要病虫害防治

9.1 大豆灰斑病

发病盛期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每亩150 g,稀释100倍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每亩用150~220 g,兑水100倍液喷雾。

9.2 大豆霜霉病

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700~800倍液,实施喷雾。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稀释700~800倍液,实施喷雾。

9.3 大豆蚜虫

主要防治初孵幼虫和成虫。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22~30 g,或40%乐果乳油每亩75~115 mL,兑水75 kg,在豆苗盛花期连喷2次,间隔10 d左右;初花期每10 d喷洒1次,连喷3次。

9.4 大豆食心虫

我省防治食心虫通常在8月上旬和中旬。每亩10%氯氰菊酯37~45 mL,或2.5%敌杀死37~45 mL,兑水喷雾。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