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与教学质量改进

2015-05-13 01:21雷蕾
亚太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审核评估改进教学质量

雷蕾

摘要:审核评估是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审核评估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针对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审核评估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应增强审核评估的民主性;高校应该借此契机努力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师生、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增强评估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关键词:审核评估;教学质量;改进

一、审核评估与质量改进的关系

审核评估是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方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外部审核)是“由评估机构组织的,对参评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过程。”高等教育质量改进是一种“通过质量管理,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国家、社会、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质量要求的能力”的过程。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完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从审核评估的范围来看,审核范围包括定位与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特色项目共7个一级项目,二级项目有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水平、教学投入、专业设置等24项,从这些二级项目均可看出其目的最终指向质量改进,而一级项目中的质量保障一项更是直接针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防御,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从审核评估的程序来看,审核程序由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构成。通过学校自评,使学校对自身的教学质量有客观认识,从而督促学校内部进行质量改进,也为专家进校考察提供依据;在专家进校考察阶段,专家组获取第一手的学校教学实际信息,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提出整改意见。从审核评估的具体项目来看,由于质量改进的主体是高校和师生,质量改进要由学校和师生共同完成。审核评估的具体项目是通过对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的落实、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监督,从而达到改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审核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

审核评估是我国新一轮本科评估采用的新模式,对于我国的大型评估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审核模式无疑与本轮评估的目的是非常契合的,是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最科学、最适宜的选择。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制度的限制,审核评估到底能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审核评估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境?

1.教育行政机构主导过强,冲击高校的主体地位,导致评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来看,政府居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管理方式上主要采用行政指令、计划等方式,以至于行政机构主导过强,集权管理色彩明显。在这样的政策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和评估机构往往成为评估的主体,学校成为评估的客体。如果将学校完全看成是接受评估的客体,审核评估就难以达到质量改进的预期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现行体制决定了审核评估中政府行为的集权模式,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评估的主体,它集评估方案的制定者、评估政策的执行者和评估结果的公布者于一身。在新一轮的评估中,因为评估重点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内生的,这需要被评估的高校有足够的主体意识,而现行的体制使之与其背道而驰。

2.学校、师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缺乏参评主动性,评估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在当前的评估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导致学校、师生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缺乏参评主动性。很多高校把本科教学评估当作回应政府行政问责的被动评估,而不是为了改进教学质量的自主性评估。如果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不强,在评估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地屏蔽,就很难得出准确的判断与结论,很难通过评估改进教学质量。对于高校教职工及学生而言,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仍比较僵化,导致教职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这也是造成教职工参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高校的内部质量管理部门是挂靠教务处,而非独立的质量管理机构,这种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质量管理体制,就决定只有领导和管理人员才能成为质量保障的主体,因此高校师生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不高。

3.自评、整改环节不受重视,影响评估整体质量

学校自评阶段是从教育部确定对学校进行评估至专家进校考察前这段时间。学校自评是审核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审核评估有效进行的基础,后续的评估工作都是建立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学校整改阶段是指从专家组进校考察结束后的一年时间。在专家进校考察后,参评学校需根据专家组的评估意见,拟定整改方案,开始新的建设过程,从而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学校自评工作量大、历时较长,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评估过程缺乏必要的监控,缺乏评估的长效机制以及高校自身不重视,导致学校自评具有突击性、应付性。从而使得被评估学校将自评时间压缩,应付了事。这样一来专家组进校考察就失去了依据和基础,所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整改环节是决定评估能否达到质量改进效果的根本性环节。由于我国现行的评估程序的安排缺乏有关部门的呼应和重视,难以对评估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导致专家组从学校撤出之后,学校容易松懈,使得整改环节弱化,从而降低了评估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审核评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们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师生应在评估过程中针对审核评估的特点对自身行为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

1.教育行政部门应转变自身角色,落实管办评分离

首先,在评估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自身的角色。审核评估是建立在合格评估基础上的评估,评估的重点不是考察其办学条件是否达标,而是考察其办学条件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国家也不再规定具体的、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而只是提供一个框架性的评估内容。总之它考察的重点是学校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审核评估模式下,政府的角色应从“直接管理者”向“战略指导者”转变。其次,在评估过程中要落实管办评分离。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各级部门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和责任,各部门应合理定位、各司其职。另外还要实现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的分离,设立独立于教务处的直接对校长负责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完善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评估法规,使评估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高校应努力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质量改进的有机整体

高校要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努力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本论评估的目的是“保证质量”。而质量的保证靠的是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通过审核评估,引导高校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这是本轮评估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应该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概念与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影响质量的一切过程和因素实行有效监控,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高校应该保持这个体系的高效运行,同时应对该体系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持续改进从而保证该体系的有效性。

3.高校师生应加强评估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评估氛围

审核评估需要高校具有主体意识和评估动力。因此要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多方的积极性,全员参与,人人都是质量的形成者。第一,高校师生及其他人员应端正态度,营造良好的评估文化氛围。正确处理好评估结论和评估过程的关系。评估结论很重要,但评估过程更重要,要把过程扎扎实实地做好。第二,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当质量管理中管与被管的关系变成共同参与时,质量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审核评估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克服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给评估带来的困难,进而达到教学质量改进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核评估改进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审核评估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刍探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