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科发展 指导临床实践——记本刊副总编辑秦岭教授

2015-05-14 01:54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骨坏死香港中文大学秦岭

引领学科发展 指导临床实践
——记本刊副总编辑秦岭教授

【关键词】骨质疏松 Osteoporosis;骨坏死 Osteonecrosis;运动医学 Sports medicine;全科医学 General practice;康复 Rehabilitation

秦岭,《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副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骨科教授,博士后导师。1982 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人体生命运动科学学院。1992 年获得德国科隆体育大学运动科学博士学位。1992 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 ( AO ) 完成骨质疏松博士后研究。1993 年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实验室主管。1994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

秦岭教授带领的多学科跨领域合作团队,获得了活性 3 D 支架生物材料和生物活性骨科金属材料的自主知识产权。

秦岭教授的团队进行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和循证医学的验证工作,建立了国际的行业标准。在非药物方案发展方面,努力论证和推广低成本运动锻炼方案,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主导建立了相关中药研发的行业标准。秦岭教授主编了《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临床前和临床评价指导原则》、《骨质疏松症药效研究-方法与技术手册》,参编了《骨质疏松中国白皮书》。其获得了 2013 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秦岭教授的团队建立了骨坏死的医学影像学和生物学评价体系和早期预测手段,对骨坏死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预防和局部治疗骨坏死的创新产品。在骨坏死的早期诊断方面,首次建立了动态 MRI 影像学评定方案,实现了骨坏死的早期预测。秦岭教授的团队建立的系统生物结构和功能影像方法研究激素性骨坏死血管内、外发病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骨坏死的中药活性小分子骨靶向递送系统,开放了具有缓释和替代特点的携载具有抑止脂和促成骨的脱水淫羊藿素的治疗骨坏死和局部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相关产品获国际和国内专利、华沙国际产品金奖。

2013 年,秦岭教授与 AO 合作的相关研究项目,获欧共体和国家基金委联合资助,主编了 Springer 出版的《Advanced Bioimaging Technologies in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Bone and Scaffold Biomaterials》。

秦岭教授获专利 6 项,获 30 多项国际/地区性奖项;出版专著 9 部。主编的《骨内科学》从促进临床-实验室-临床-社区骨科学的发展,为完善骨科学“内外兼修”的全科医学特征。实现了以疾病为主导走向以健康为主导;以医院为基地走向以社区和家庭为基地;从单纯疾病诊治走向诊治与预防、健康促进和康复结合,实现骨科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非手术综合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秦岭教授兼中国宇航员研究和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和医疗科技及资讯系名誉教授;主持: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合作研究项目等。

发表论文 320 篇,其中 SCI 论文 200 篇,被引用 4000 多次。担任《J Orthop Translat》、《J Bone Miner Res 》和《Int J Sports Med》等 6 个 SCI 杂志主编、副主编和编委。2013 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首次设立的“医学院杰出学人”和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成为 AIMBE Fellow ( http://www.aimbe.org )。

( 本文编辑:李贵存 )

. 专论 Special article .

( 收稿日期:2015-02-28 )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15.07.001

猜你喜欢
骨坏死香港中文大学秦岭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血细胞比容的相关性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术治疗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疗效
浅谈无人机和机器人的自动化控制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的教医研
香港中文大学筹资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