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方法学在优化手术室交接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2015-05-14 14:04刘继萍
护理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方法学手术室科室

刘继萍,黄 娟,张 蓟

追踪方法学是近年来国际医院评审中应用的一种方法。追踪方法学能帮助评审者识别医院服务流程中影响服务质量的缺陷及危害病人、家属、员工等友好来访者的潜在风险,评估病人于医院就诊期间在各科室、各医务人员之间所经历的体验与医院系统及流程之间的关系和潜在问题[1]。追踪方法学最主要的两种追踪方法是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所谓个案追踪,也称病人追踪或客户追踪,是指通过选定某特定病人进行追踪检查,追查该病人从入院(第一现场)到出院后所接受的所有医疗服务活动,主要评价医疗机构对各种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的执行力、医院服务连贯性及学科综合服务能力;系统追踪是在个案追踪的基础上,关注整个医疗机构的高风险流程或工作情况,侧重评价医院的组织系统功能是如何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2]。本研究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采用系统追踪的方法管理手术室围术期护理操作过程,以手术室交接工作流程为优先及重点关注内容,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20名护士实施交接的400例择期手术。护士中,工作超过1年的病房护士14人,手术室护士6人;年龄24岁~35岁(28.6岁±2.5岁)。为减少选择性偏倚,采用便利抽样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护士10名负责交接病人200例。

1.2 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交接,观察组采用追踪方法再造流程后交接。追踪方法具体如下。

1.2.1 制订方案 采用追踪方法学步骤[3],收集我院近年来的手术室不良事件资料,优先关注手术室护理交接工作流程[4],以此为切入点,确定人员、物品及物品供应交接为追踪检查项目,设置追踪路线图,成立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自查小组,成员由护理部、手术室及相关科室护理管理人员以及护理骨干组成。对小组成员进行追踪项目分工,确定各自追踪内容、步骤及目标。采用现场实际考察、与病人交流、与护士座谈、护理管理者调查等形式调查现有护理流程,收集现有流程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并分析结果,召开追踪检查小组会议,以要因分析法分析出手术室交接流程中的缺陷高发环节及存在的薄弱环节,识别相关流程的潜在问题[5],然后进行流程再造,优化流程。将流程再造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全面分析手术室护理交接流程的优化情况,重点判断护理交接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持续性、标准性和一致性。

1.2.2 优化流程 主要为人员交接流程和物品交接流程。①人员交接流程。手术病人交接事项及记录包括术前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与巡回护士交接核查病人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以及病人物品等。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进行手术安全核查,巡回护士术后与手术科室病房护士及转诊科室护士交接手术病人。②物品交接流程。包括与相关科室手术器械和敷料包的交接及与后勤保障部门的物品交接(污染辅料及清洁敷料)等。与手术室接触较多的部门有医院后勤部门、洗衣公司、消毒供应中心。原有流程存在流程繁琐、环节较多、部门之间交接交叉及有交接重合等现象,导致出现敷料供应不及时和敷料丢失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将原来的工作流程重新整合,责任到人,相关科室互相协作,良好沟通达成共识,既保证了手术病人的安全,又降低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风险(手术标本的交接流程科学合理,未作为本次优先关注内容进行流程优化)。通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追踪管理小组重新修订的流程,保证优化后流程的可执行性、持续性和标准化,追踪管理小组组织手术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新流程,对各项新制度进行固化形成标准流程,并编印成册,做到手术相关科室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护士长随时考核护理人员,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如此循环不断改进,验证优化后流程是否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落实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3 评价方法 采用流程满意度调查表对操作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是否满意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含25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3。被调查人群为护理管理者(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护士、医师以及后勤保障部门,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研究人员不作任何干涉和诱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各交接流程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通过追踪方法学的运用,从系统上查找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体现了护理安全的追因管理的科学性。追踪方法学通过对流程各个环节进行追踪管理,对整个流程进行评估和分析,查找最薄弱和最不合理的环节,并加以改进和优化[6],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提高满意度、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成效。

对手术病人而言,使病人减少危险隐患因素,保障手术安全;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追踪手术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环节,优化围术期护理工作流程,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最终达到病人安全、物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目的。对手术室护士而言,调动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做好自我管理,自觉执行护理工作流程;加强了相关科室护理团队、医护之间、护患之间以及科室之间的协作,使各交接流程环节之间无缝衔接。护理管理者可将追踪方法用于医院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中[7]。通过追踪方法学的应用,帮助护理管理者运用新的管理工具识别手术交接流程中影响护理安全的缺陷及危害病人的潜在风险,前瞻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前干预管理,从而做到事中管理、环节管理及过程管理;不仅可帮助护理管理者寻找造成护理安全事件的客观原因,还为今后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外,可提醒护理管理者思考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否标准化及是否具备可行性、护理管理是否科学。对手术护理质量而言,追踪方法学的应用能体现追因的反馈,通过确认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分析原因,提示并明确今后整改或努力的方向,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改变以往护理质量评价主要是终末式检查的方法[8],实施围术期全过程动态护理管理,纠正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护理质量得不到持续改进的不足,进而改进服务流程,有效提升护理品质[9]。

[1] 郦忠,吴定英,袁方,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院,2010,3(3):15-17.

[2] 金丽萍,王宁,宁永金,等.追踪方法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2012,5(5):47-49.

[3]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M].4th.Oakbrook Terrace:Department of Publications of Joint Commission Resources,2010:3.

[4] 董军,刘亚平,周亚春.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审中护理管理的策划与实例分析[J].中国医院,2012,3(3):11.

[5] 梁铭会,董四平.医院评审追踪方法学操作指南及其启示[J].中国医院,2012,3(3):7.

[6] 段霞,施雁.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1):1-3.

[7] 张幸国,刘庭芳,杨泉森,等.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9(9):693.

[8] 王苹.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8-69.

[9] 黄丽英.个案追踪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440.

猜你喜欢
方法学手术室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