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3阅兵”的重大意义

2015-05-14 20:47公方彬
前线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军队和平

公方彬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进行过5次有代表性的阅兵活动。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之前,进行过开国大典阅兵,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阅兵。由于此次“9·3阅兵”是唯一国庆阅兵之外的主题活动,因而注入新的更加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阅兵仪式上的重要讲话,高扬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时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而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阅兵让人们再思考,这支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讲话》揭示的则是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

历史昭示未来。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威武雄壮的方队从眼前经过,或许应当思考,这支人民军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从大山深处走出,从小米加步枪起步,经过战火锤炼,又有了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是凤凰涅槃。

这支人民军队经历了数十年不间断的战火锤炼,这在世界军队成长史上是少见的。其间,重要阶段是全面抗战八年。苦难的中华民族为什么没有倒在血泊中?答案就在最先出现在受阅队伍中的抗战老兵。这些老兵与支前模范,以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了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道德价值观。到了民族存亡关头,国共两党可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在家国之间选其一之时,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支前抗战。这就是中华民族苦难中坚持、苦难中成长的重要支撑。有了这样的成长史,有了民族精神的支撑,这支军队将走向哪里是清楚的,这个民族将走向哪里和走多远也是可以想象的。

如《讲话》所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这其中蕴含着抗战精神和中华民族力量之源。

阅兵让人们再辨析,这支人民军队拥有哪些特色和品质?《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仅仅从表现形式上,便不难发现中国阅兵与世界阅兵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很重视形式美,比如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方面,其他国家的军队很少能够做到。进入精神世界和政治思想领域,区别更大。西方军队的精神力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意志、宗教信仰、职业精神。我们则更强调政治理论武装。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八路军更有一种极其重要和极其显著的东西,这就是它的政治工作。”军队政治工作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种精神灌注,即确立起共产主义信仰作为自己精神大厦的核心支撑。在价值坐标和价值取向方面,区别同样明显。美国招募青年从军,打出来的旗号就是“报效国家,增加存款,周游世界”,甚至海湾战争期间动员预备役参加,也是把战时津贴作为一个宣传内容。我军则更明确地提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付出自己的一切。正是全新的精神世界与价值系统,而产生出一种巨大的牺牲精神,进而有了“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红军就像个火炉,俘虏过来后迅速融化了”。

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非常弱小。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就是独特的精神和价值系统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最成功的创造是游击战,这也是自己不被日军消灭、同时壮大起来的最有效的作战样式。国民党也看好这种作战样式,请八路军培训军队,然而其学不到。因为共产党的队伍是因政治信仰而来,是人民的队伍,他们自觉参加进来,自然也便不怕分散游击;而国民党的队伍是因利益而来,有些是被抓壮丁而来,没有信仰便没有牺牲精神,集合起来作战尚可,只要分散则逃之夭夭。

我军的成长道路不仅与西方资产阶级军队存在巨大差异,甚至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由旧沙皇军队瞬间变身的苏联红军也有区别。西方军队的装备发展伴随工业革命获得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整个革命战争年代都是从敌人的手中夺取武器,这就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价值理念。这种自力更生既可以成就内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化作发展壮大的动力。我军的意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天注定还是坚守这样的领导。如果没有了这一领导,中国军队便不再拥有精气神儿。

如《讲话》所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阅兵让我们再观察,这支人民军队以什么样的发展节奏前进?《讲话》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实现强军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条件

阅兵场上的震撼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武器装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装备的发展变化已实现三级跳:开国大典的装备全部从敌人手中缴获,包括从日本侵略者手中缴获。而国庆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阅兵,武器装备则是国产与进口并重,区别仅在于比例的变化。本次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当然,同样重要的是这次阅兵也反映了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迅速提升。军队建设速度直接反映出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阅兵展现出的强大力量,意味着中国在大国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因而更有效凝聚人心和力量。

整篇《讲话》蕴含着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除了正义必胜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最关键的是世界人民拥有打倒法西斯的硬实力。这其实也是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因此,世界和平力量要维护二战成果,必须发展和平力量。同理,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也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强军目标。

阅兵让我们再品评,这支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指引下已经和正在发生哪些新变化?《讲话》让我们找到应对外部挑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我军已经在建设理念上与发达国家军队看齐,这一点从本次阅兵的编组中可以看出。较以往国庆阅兵不同的是,此次阅兵是按照作战体系编组受阅方队,即装备方队与空中梯队均按照作战体系编排,如装备方队按照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作战体系模块组成。这种变化调整中已经反映着决策者和落实者在观念思维上的变化。

在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转变的思想指导下,真正的将军已经走到方队中来。56名将军半数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这也是文化素质的巨大提升。这既反映着新时代的将军与上一代将军的差异,更反映着军队作风的转变。

如《讲话》所言:“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因此,党、国家和人民一定要赋予新一代军人以更艰巨的历史使命。而要完成使命,人民军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这是着力点,也是突破口。

阅兵让我们再认识,这支人民军队强大起来后对国家意味着什么?《讲话》告诉世界中国作为命运共同体将承担什么

阅兵意味着国家安全保障,同时意味着世界和平获得新的坚实支撑。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领导的抗战老兵并肩坐在车中受阅,引发人们很多的思考。十几年互为敌人,但当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时候,又能捐弃前嫌,并肩御敌,这是一种很高的价值标准。

抗日战争针对的是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我们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伤亡。今天把纪念活动定位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就是一种胸怀和高度,同时拓展了对抗日战争的理解。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把中国战场上取得的胜利,看成爱好和平人民的胜利,是世界力量互相支持的结果。我们邀请了4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阅兵活动,还有当年出兵抗日的苏联红军、美国飞虎队,并非针对当代日本,而是希望与今天的日本人民一道,共铸亚洲安全。这都意味着中国人民、中国政府和其武装力量,拥有更高的境界。

到目前为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没有试图征服任何国家,相反成了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之一。看一支军队及其背后的支持力量是否具有侵略性,主要看其精神力量来源。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是共产主义,即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如此怎可能征服他人?

如《讲话》所言:“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人民将坚持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次阅兵是对中国的大国道路和大国胸怀的又一次历练。我们发出邀请,希望都来,但来不来都由自家考量,没有必要强求,也不以来多少作为纪念活动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这就是淡定,是大国之必须。一次阅兵让国民更成熟、更理性。

当抗战老兵最先出现在阅兵队伍前列,我们的心灵为之震动。一种最深厚的民族精神正在激发、凝聚和张扬,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强大的力量!这些也许正是举办此次阅兵活动的目的和要义所在。

(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沈 聪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军队和平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博弈·和平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英模的作用及其启示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