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相关性分析

2015-05-16 02:58马燕飞卢冠铭陈永诚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腺体外科广西百色533000
吉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叶典型上皮

马燕飞,卢冠铭,陈永诚,覃 强,黄 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腺体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

妇科临床常见乳腺间质、上皮等良性病变,而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等为癌前病变,也属于良性乳腺病变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病变发生率逐年上升、病变种类也很多[1]。本研究为了解乳腺病变特点,特对比了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生理特征,并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查找两者的关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因乳腺肿物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乳腺病变、活检发现乳腺癌而就诊、接受治疗。其中乳腺良性病变110例,均为女性,年龄21~58岁,平均(35.9±0.7)岁。乳腺癌90例,均为女性,年龄23~60岁,平均(46.5±0.5)岁。

1.2 病理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的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癌组织分类标准行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检查结果均同时由2位资深病理科医师诊断分析[2]。

1.3 免疫组化:对乳腺癌、同一切片癌旁免疫组化ER测定,并使用鼠抗人ER单克隆抗体、DAB试剂盒、SP 9000免疫组化试剂盒完成操作。SP测定操作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测定结果:-表示阳性细胞或不染色比例<10%;+表示阳性细胞比例在10%~25%范围内;++表示阳性细胞比例为25%~50%;+++表示阳性细胞比例在50%~100%范围内。ER阳性染色处在细胞核中。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病变类型及患者资料:11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乳腺增生性病变104例,上皮良性肿瘤34例,其他乳腺良性病变6例,乳腺上皮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类型(P<0.05)。90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癌86例,导管内癌3例,肉瘤1例,浸润性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P<0.05)。详见表1。

2.2 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年龄分布:两组患者年龄21~60岁,乳腺良性病变中位年龄35.9岁,乳腺增生性病变、上皮良性肿瘤、其他乳腺良性病变中位年龄分别为34.1岁、38.2岁、40.0岁;乳腺癌中位年龄46.5岁,浸润性癌、导管内癌、肉瘤中位年龄分别为47.1岁、45.8岁、46.7岁,可见乳腺癌发病年龄普遍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5)。

2.3 乳腺病变与乳腺癌家族病史的关联:11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中,2例(1.8%)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90例乳腺癌患者中,6例(6.7%)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与恶性肿瘤家族病史关联度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

2.4 乳腺癌旁组织病理分析:90例乳腺癌患者癌旁组织病变发生频率:小叶增生占57.3%,导管上皮增生占30.2%,不典型增生占24.3%,其乳腺癌旁组织不典型增生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P<0.05)。

2.5 乳腺增生病理特征分析: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中,单一病理成分10例(14.3%),2种病理成分13例(18.6%),3种及以上47例(67.1%)。病变成分频率:导管上皮增生82%,囊肿形成68%,小叶增生63%,大汗腺花生35%,纤维腺瘤形成30%,不典型增生19%。

2.6 ER在乳腺癌旁组织的表达:乳腺癌ER阳性46例(51.1%,46/90)。同一切片乳腺癌旁良性病变均ER高表达,阳性率结果为:导管上皮增生66例(60.0%),小叶增生62例(56.4%),不典型增生60例(54.5%),非上皮增生19例(17.3%)。提示导管上皮增生、小叶增生、不典型增生等乳腺良性病变同乳腺癌一样有ER高表达现象,与乳腺癌发病机制有较大的内在关联。

3 讨论

乳腺良性病变中多数为乳腺增生类病变,乳腺增生性病变种类较多,包括了腺病、不典型增生、副乳、乳腺小叶增生及纤维囊肿、乳腺结构不良等[3]。此种病变实质上是由于乳腺导管、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小叶腺泡上皮产生增殖病变所致,此类病变存在与乳腺癌一致的组织位点。尽管当前所用的WHO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分类中没有提及乳腺增生性病变的类型,但其中所指内容实际上已经包括了此类病变。

本研究为了解乳腺病变特点,特对比了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的生理特征,并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查找两者的关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乳腺增生性病变的67.1%的患者同时存在3种及以上的病理成分,且多为导管上皮增生、小叶增生、囊肿形成、大汗腺花生等类型,证实了乳腺良性病变确实类型众多、复杂交错。通过乳腺癌旁组织的病理分析,发现乳腺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较良性乳腺病变患者更高(P<0.05),提示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征和乳腺癌的发展有一定关联,临床上应警惕不典型增生现象。另外,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乳腺癌,且乳腺癌与恶性肿瘤家族史的关联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与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关联度,提示了恶性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

表1 乳腺病变类型与患者资料

国外学者提出根据乳腺癌危险程度划分乳腺增生等良性病变类型,分为不增加乳腺癌风险、轻度乳腺癌风险、中度乳腺癌风险、高度乳腺癌风险等类,提示导管上皮增生、小叶增生、不典型增生等乳腺良性病变发病机制与乳腺癌有很多相同之处,乳腺良性病变的产生会不同程度提高乳腺癌发生风险。

40岁以上的妇女更易出现乳腺包块、患乳腺癌,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应加强乳腺自查与定期规范检查,以更好地防控乳腺病变。在乳腺病变与雌激素水平的关联方面,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雌性激素有极大关联,乳腺癌患者ER阳性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和正常群体,提示应警惕雌激素水平异常所导致的乳腺病变。

[1] 张学滨,尚燕宁,马国林,等.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40.

[2] 宋金莲,马中良,侯 琳,等.乳腺癌WIF-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与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关联[J].中国肿瘤临床,2013,18(5):1098.

[3] 叶 珊,吴正升,王晓楠,等.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BCL-6mRNA和蛋白表达及生物学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1):7.

猜你喜欢
小叶典型上皮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