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临床实践

2015-05-16 11:35尹自清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龙陵678300
吉林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导尿管膀胱

尹自清(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云南 龙陵 678300)

针对泌尿外科部分患者进行一系列留置导尿管相关护理干预实践,其效果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泌尿外科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6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男51例,女55例,年龄21~73岁,平均(41.6±8.3)岁。手术类型包括前列腺摘除术39例,泌尿脏器肿瘤切除术32例,泌尿结石类手术16例,肾积水、肾切除术以及肾盂造瘘术10例,外伤致肾损伤修补术9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入选前已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者以及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即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在置管过程中需首先针对患者个体选用最佳型号的导管,同时绝对遵循无菌操作原则。②帮助患者增强肛提肌的锻炼,以此尽量提升患者的自主排尿能力,另需在充分衡量尿意与膀胱充盈度的情况下来确定放尿时间,进而最大程度将置管时间缩短。③定期对患者会阴进行消毒处理。④在无明显出血情况下尽量减少膀胱冲洗次数,膀胱冲洗对防止尿路感染无益,反而会对膀胱黏膜造成不同程度损伤,进而导致出现化学性膀胱炎性反应,这或将诱发尿路感染或加重尿路感染病情,故处理方法为引导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进而达到对膀胱进行生理性冲洗的目的。⑤相关研究提示,频繁更换集尿袋或是留取中段尿等操作均会破坏引流系统的密封性而导致外源细菌入侵,故针对本组患者采用了封闭式引流系统。⑥确保引流的绝对通畅[1]。

1.3 考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结合基础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即从临床疗效反映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76,P=0.011)。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为93.1%,对照组满意率为7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14,P=0.007)。详见表3。

3 讨论

笔者认为预防尿路感染的最佳途径就是严格把握导尿指征,同时在导尿的过程中更应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一并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的尿管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切实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而充分了解并掌握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可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1] 韦咏坊.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206.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导尿管膀胱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