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 11:40程菊芬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室友书店高三

程菊芬

高三,神秘而又可怕;学生,紧张而又兴奋;时间,普通而又宝贵。第一轮复习,我发现自己的功底实在薄弱得可怜,漏洞百出。想要一一填补,谈何容易?我只想闭上眼睛,好好睡去,好好醒来,洗刷漱口,咀嚼早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眼下还有太多作业未完成。或许自觉是高三人的本能,顾不上其他,拿起笔“哗哗”地一一涂满。

抽空看了本大学生写的《青春散场》,不免有些悲伤,但对我们来说,散场也是早晚的事,不禁有些失落、无奈。好友劝言:这种书以后少看。这道理我当然懂,心里却很清楚,这种书不是不能看,而是有没有资格看。

作为高中生的我,一直期待着大学里的生活,就像小孩子盼望快快长大一样。可是,该长大的自然要长大,那该来的是否会来呢?刚刚发下的英语试卷证明了我离大学门还差一大截。现在大学对我来说只是个梦想,更别谈“大学生活”和“大学理想”。

郑智化的《年轻时代》唱得我心潮涌动,也许我真的不甘心。年轻一代要活得有理想、有目标、有活力,而我这样,到底算什么?难道我一定要生活在林黛玉的影子里吗?难道我就不能像海伦·凯勒那样坚强吗?尽管她一生都看不到光明,却生活得比阳光还要快乐。尽管我现在很疲惫,但我还是要释放骨子里的那一点点激情。

今天是礼拜六,下午的两节英语课,只要完成一张英语卷子就可以回家。室友们匆忙的身影扰乱了我的思绪,到底要不要回家?我矛盾着。万一爸爸问我成绩怎么办?我害怕看见那希望的眼神变成失望。我希望爸爸有气就发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越是这样越让我觉得惭愧。我知道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可是我无能,我只能尽力而为。

校外有几辆中巴,拖着臃肿的身体向前移动。我到底要不要回家?心在挣扎,脚却不自觉地来到学校对面的书店。书店里早已是人头攒动,他们已完全融入书中世界,与外界隔离。我不敢违背来书店的目的,走向理化生和理综试题集,远远瞥见印着五色封面的题集,重复地被别人放下又拿起。钻进题集是件容易的事,跳出来却很难。

走出书店发现天已经暗下来了,路灯、车灯都亮了起来。我很喜欢在这样的夜色中散步、想心事。回到空无一人的寝室,昏暗的灯光让人提不起精神,待在某个角落,让思想脱缰:此刻,父母正在吃饭——不,看电视。我想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女儿正为成绩烦恼而不敢回家。

我的一个同学说她要请家教,也是因为成绩太令人反感。我知道,我不能。父母供我读书不易,我不能高考落榜,给他们拖后腿、增加负担,令他们对我失望。毕竟,他们已年过四十,而我还有一个弟弟。爸爸虽是农民出身,但没有真正地当过农民。他认为农民穷,靠天吃饭,他不愿意这样生活。于是他天天开着车东奔西跑、早出晚归,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他。我知道他好辛苦,确实好辛苦。每次接过妈妈给我的钱,她总忘不了嘱咐:“省着点花啊。”我当然知道。我也知道,作为他们的女儿,我很不孝,因为我时常对他们发脾气,嫌妈妈啰里啰唆,爸爸不体谅我。我不愿回家,也许是这个原因,也许不是。我不希望他们在家里试探着问我的成绩,一切后果我想要自己承担,不要别人为我分担,包括家人,仅此而已。

又到回家的日子。“唉!”我叹了口气,“真讨厌回家!”室友们齐刷刷地盯着我。完了,她们一定认为我是个不孝女。我看着镜中那个陌生人,学我的一切动作,刚感到点欣慰,却听见她说:“你为什么不回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幸福的终点。”我诧异地望着她:“真的吗?你怎么知道?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到?”说完后便在我的大脑里搜索着关于家的记忆,只感到一片模糊。不,家不是避风的港湾,不是我学习的动力;家只是形式上的家,只是我的经济来源,不是我想去的地方。也许,上辈子我是一个孤儿,上天同情我,就赐给我一个家,但他忘了赐给我一个家应有的热心与倾注,因此,上天对我始终是有偏见的。我不敢恨,只好躲避。

颖摸着我的手说:“呀!你的手好冰呀!”“嗯,这就是我的体温。”或许,我就是冷血。或许,我上辈子是冷血动物,因行善积德才转世为人也说不定。不过,最终让我疑惑的是那种冰冷,那种母亲只问名次的冰冷,父亲用关心我学习难不难的方法来探测我成绩的冰冷。爸爸说:“考不上大学不要紧,不怪你。”妈妈说:“考不上大学丢人,全村人都会笑话你。”因此,我必须得坚持努力。我不敢想象,得知我落榜那一刻父母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从朋友们口中得出,他们对上大学很有信心,总是说一些到大学才会面对的问题。我说她们太自信。她们说我太多虑。我说我这是现实。不过,事实告诉我,太现实不好,太虚幻也不好。那怎么办才好呢?我困惑。我就像一艘被炸坏的潜水艇,我知道我必须上浮,我也知道我的方向,可是我该怎样做,才能浮上水面?我不甘下沉却又无计上浮,活脱脱一个被大脸猫抓住尾巴的米老鼠。

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天越来越暗。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有好天气。

太阳的脸依旧会笑得很灿烂。

我一定也该做些什么!

点评

命运总是拿着鞭子抽打着我们,逼着我们必须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我们还必须照着他的指令去做,这就叫无可奈何。高三学生因为成绩的不同,生存状态也大不相同。相当多的成绩中等的学生在上下求索,苦苦奋进。良好的心态,不懈的斗志,或许能渡他们到成功的彼岸。本文用近乎独白的表达方式,真实、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高三女生的体验和思考,把自己困窘与希冀、无奈与追求的矛盾心理描绘得丝丝入扣。因为真实和细腻,文章也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令人读后为之动容、动心。

(指导老师:余水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室友书店高三
猪一样的室友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高三·共鸣篇
我就吃一点
最美书店
考前紧张
失望万分
在书店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