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改变对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的影响

2015-05-20 09:24蔡淑昕
交通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平卧床头体位

蔡淑昕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监护室,江苏226001)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压力,可反映血容量及右心功能,正常值为5~12cmH2O,对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008年版的脓毒症治疗指南中将CVP作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评估血容量的复苏目标监测手段之一[2]。临床上为机械通气患者测量CVP时,需在患者安静、平卧、测压管道通畅的条件下进行[3],但心外科ICU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需床头抬高30°~45°,且需持续监测CVP,用以观察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诊疗。本文对我院心外科ICU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探讨体位改变对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CVP测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0~60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联合瓣膜置换术1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例,Bentall术5例,Wheat术5例。按住院顺序分为2组,单号为A组(先取平卧位再取床头抬高30°测CVP),双号为B组(先取床头抬高30°再取平卧位测CVP)。均为经口气管插管,距门齿距离20~24cm,全胸片提示气管插管导管尖端位于气管隆突上方3~5 cm处。排除烦躁、深静脉置管禁忌证者、心脏流入或流出道梗阻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知情并同意对两种体位CVP的测量。

1.2 方法 (1)患者均使用Avea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VIASYS呼吸保健公司),模式均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参数统一设置: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入氧浓度60%,压力支持10cmH2O,呼气末正压5cmH2O,流量触发方式,触发灵敏度1~2L/min。经右颈内静脉放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术中拍胸部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在右心房入口处,选择无血管活性药物泵入、无普通补液静滴的其中一腔接换能器。通过换能器从监护仪(飞利浦公司)上持续监测CVP,整个测压管路通畅无空气存在。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速度和剂量一致,静脉输液保持匀速。该测量由经过培训的专人实施,并由医师陪同。(2)方法:①A、B两组每次测量前均先用生理盐水冲洗测压管道,再将换能器放置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线上,调节零点(右侧腋中线与第4肋间的交点[4]);②通过换能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CVP,同时记录下2组患者 2种体位HR、RR、SpO2、有创MAP的值;③变换体位测量CVP时,均需稳定30min后测量;④两组患者变换体位只测量1次CVP,不重复测量;⑤试验过程中使用相同镇静剂丙泊酚,患者处于清醒、平静状态,镇静程度评估表(RASS)[5]评分均为 0 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资料均以(x¯±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CVP结果比较 表1。A、B两组变换体位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平卧位和床头抬高30°CVP值比较(例,x¯±s)

2.2 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CVP时HR、RR、SpO2、有创MAP比较 表2,表3。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时SpO2均相同,HR、RR、有创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A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时HR、RR、SpO2、有创 MAP 的变化(例,x¯±s)

表3 B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时HR、RR、SpO2、有创 MAP 的变化(例,x¯±s)

3 讨 论

3.1 体位改变对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CVP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脏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快,观察病情显得尤为重要,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CVP反映右心房的压力,受机械通气、血容量、胸内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主要与心脏射血功能和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心脏射血功能下降和外周血管阻力减小致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均可使CVP增高。Drakulovic等[7]对机械通气患者研究发现,平卧位组院内感染率高于半卧位组。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床头抬高30°,作为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规体位。胃内容物的反流与误吸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床头抬高30°有助于胃内容物排空,能明显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该体位还可使胸腔容积增大,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心肺负担减轻[8],从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利于患者康复。

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仍需持续监测CVP,测量时需摇平床头使患者平卧位。而心脏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要求床头抬高30°~45°,频繁改变体位测压,可能会引起中心静脉置管长度的变化,还会增加导管移位的发生率,继而影响CVP的测量值。本研究发现,A、B两组患者无论是先平卧位还是先半卧位,体位改变对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CVP无显著影响。且A、B两组患者变换体位测量CVP 时,HR、RR、SpO2、有创 MAP 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通过连续监测床头抬高30°时的CVP,来间接反映血容量及右心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诊治。此外床头抬高30°测量CVP,还可减少导管移位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性,使CVP测量程序简单化,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因此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3.2 两组患者变换体位CVP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前诸多关于体位改变对患者CVP测量值有无影响的研究尚无一致结果。McGee SR[9]认为,改变体位对健康人CVP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病情较重患者观点尚未达成一致。本研究表明,A、B两组患者变换体位对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CVP测量值无显著影响(P>0.05),其原因主要:(1)平卧位时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多,CVP升高;另一方面,此体位受重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静脉管壁压力相对较大,CVP降低。(2)床头抬高30°时,胸腔容积相对增大,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CVP降低;而此体位时,受重力的影响,静脉管壁压力较小,CVP增高。两种体位因受双因素作用,导致体位改变对CVP测量值无显著影响。因此,对于心脏术后6小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械通气患者,均可在床头抬高30°下进行测量CVP。但由于本研究对象人数有限,仍需更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1]Reems MM,Auman M.Central venous pressure:principles,measurement,and interpretation[J].Compend Contin Educ Vet,2012,34(1):E1.

[2]汤万春,赵静.危重病人的液体治疗[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317-2318.

[3]郭培琴,郭亚绒,杨巧燕.体位变化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5-86.

[4]Roy RC.Central venous pressure in clinical care algorithms:are anesthesiologists and intensivists ready[J]?Anesth Analg,2010,111(3):591-592.

[5]贾柳,王洪亮,于凯江.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5):385-387.

[6]王一镗.心肺脑复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0.

[7]Drakulovic MB,Torres A,Bauer TT,et al.Supine body posi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nosocomial pneumonia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patients:a randomized trial[J].Lancet,1999,354(9193):1851-1858.

[8]柳韡,张廷香,薛雅卓,等.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6):253-256.

[9]Mcgee SR.Physical examination of venous pressure:A critical review[J].Am Heart J,1998,136(1):10-18.

猜你喜欢
平卧床头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瞧,床头有颗星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