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5-05-21 09:32李英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长方形探究数学

李英侠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就小学生而言,如果对数学这门功课感兴趣,就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们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等现状,首先应从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一个孩子对一门功课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一些常常被老师们忽略的十分细微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摘自《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因此,要想使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和学生做朋友,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1、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师德感染教育学生。

首先,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谈吐文雅,幽默风趣,举止庄重,大方得体。

其次,教师应注意用生动活泼、知识渊博,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需要专业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数学语言要科学、规范、有激情,有艺术性。在课后,教师要善于倾听,放下架子向同事倾听,课后时间,教师要适当阅读,不断拓宽视野,完善自我。

此外,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还要有对动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做学生的模范。

2、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赞美。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师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时刻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而不能高高在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地批评、指正。不能把学生身上的缺点放大,不能嘲笑、挖苦,甚至讽刺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过激言行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的困难就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当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这一点时,才能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制定教育计划,引导其扬长避短,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让胆小、懦弱的学生变得勇敢、大胆,学会和小伙伴交朋友;让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我的学生学会在做事之前多思多想;让娇惯、自私、任性的学生在困难中多磨炼,使他们学会友爱互助。

爱学生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学生。

渴望被欣赏是人类最本质的要求,而对小学生的赏识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从学生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偏爱。只要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没举手甚至说错了,教师都要对他的积极动脑、主动参与给予肯定,学习上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课后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做点好事就夸奖,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树立自信心,学习上努力进取。

二、教师用好、用活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建构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构建是他人无法取代完成的,只有由学生本人主动构建。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让学生分别用2、3、4、5、6、8、9、11、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一看拼成的长方形有几种情况?然后提问:“是不是给你的正方形个数越多,拼拼成的长方形个数越多?” (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73页)这一问“激起千尺浪”,学生纷纷动手操作,进行探究、验证。当学生得出一定的结论时,教师继续追问:“当正方形的个数为哪些数时,只能拼出一个长方形?当正方形的个数为哪些数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个?”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教师适时讲解,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获得的知识,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同时还会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规律,乐于探究学习。

2、实践操作,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中,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分割的办法将圆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与圆形之间的联系以及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形面积公式。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教师以课本提供的内容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学生在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主动性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探究,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培养。又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因为二年级学生长度单位的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学中我从实例导入,再让学生动手测量图钉、书本的长度,书本的厚度,黑板的长度,桌椅的高度,教室的长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米、厘米的长短及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运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架成三角形的架子,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学生认识圆形以后,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物体设计成圆形的,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也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总之,学习数学,兴趣为先。学生数学能力的强与弱很大程度与学习兴趣有关,很难想象失去了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数学学思维。所以做为数学老师,一方面要想学生传授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才能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四平市铁西区站前小学 吉林】

猜你喜欢
长方形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长方形的困惑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