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跌落井结构设计分析

2015-05-23 08:43侯树强
中国核电 2015年1期
关键词:溢流核电厂标高

王 芳,侯树强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40)

某核电厂跌落井位于核岛厂房的东南侧,包括跌落井、排水暗渠及闸门井等设施。跌落井是循环水系统的排水虹吸井,上游连接循环水系统的排水廊道,井内设有溢流堰,循环水排水经溢流堰,排至下游的排水暗渠,最后排入大海。

排水暗渠是循环后海水、低放废水、厂区雨水的排出渠道,在排出口处设有闸门井,闸门用于跌落井和排水暗渠检修。

本工程CC跌落井的平面尺寸为46.5 m(长)×37.5 m(宽),溢流堰顶标高为-9.99 m,溢流堰堰前深为-19.05 m,堰后深为-14.65 m,内部最高设计水位为-4.61 m。CC跌落井内分两格设置,每格对应一台机组的两条管沟,管沟断面为4 m(宽)×3.5 m(高),每格跌落井后与一条排水暗渠相连,排水暗渠断面为6 m(宽)×4 m(高),深为-14.65 m。

根据《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跌落井可归为Ⅲ类物项,即核电厂中,与核安全无关的物项,结构设计标准可采用民用建筑规范。根据勘查报告,跌落井地基持力层为微风化岩,地基条件较好;排水暗渠局部为淤泥混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1 方案设计

1.1 方案的优化

结构方案的设计首先是满足工艺的要求。最初的结构方案是跌落井溢流堰堰后及排水暗渠的底标高为-17.5 m。

考虑到排水暗渠所经区域为厂区回填区,淤泥厚度比较大,采用大开挖方式处理排水暗渠地基,厂区挖深要比较深,开挖面较大,而且排水暗渠两侧已经修建有钢结构厂房,限制了开挖面的宽度。因此,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抬高排水暗渠底标高,降低开挖深度,减小开挖面宽度,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减少厂区开挖量,加快施工进度。

经过多次工艺、结构、现场及施工单位的沟通,在充分考虑CC跌落井的使用功能及运行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考虑现场施工条件、工期等因素,满足设计标准的条件下,将跌落井(及排水暗渠)的底标高适当抬升。最终将堰后及排水暗渠的底标高设定为-14.65 m,在和排水明渠衔接处10 m左右范围内,暗渠内底标高改为-15.15 m。优化后一方面减少了投资、节约工期,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1.2 结构方案

由于跌落井结构内部比较空旷,除了-7.0 m标高的连接井之外,没有结构专业需要作为支撑的任何楼板和墙体,因此在结构布置和工艺专业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协商。根据工艺专业方案,在跌落井溢流堰的前侧以及溢流堰的上部,不允许进行任何结构布置;并且溢流堰的后方区域不允许布置墙体,只能布置满足结构强度的梁,而且梁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与溢流堰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综合上述要求,在溢流堰后方布置一根大梁,用于支撑外墙的扶壁柱。

侧向土压力主要由跌落井的外墙承担,溢流堰前方1~2轴之间外墙轴线距离为12.50 m,高为19.55 m。根据计算,需要沿墙体高度方向设置两道腰梁,分别支撑在1轴线墙体和2轴线的溢流堰上。而溢流堰后方的外墙,由于高度在15 m左右,因此设置一道腰梁、3根扶壁柱,腰梁、扶壁柱和外墙共同构成梁板结构,共同承担侧向土压力。这样跌落井外墙被分成平面尺寸较小的板式单元,墙厚大大减小,裂缝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腰梁将产生位移,故腰梁并不能作为扶壁柱的支点,扶壁柱的根部弯矩几乎没有得到改善。为此,在腰梁和扶壁柱交点处,设置大梁作为扶壁柱的支点。由于两侧土体的对称作用,此大梁的受力比较简单,只有轴力和本身的重力。

对于1轴线和7轴线的横墙,在相同标高的位置也布置一道腰梁,和A、B轴线的腰梁封闭在一起组成环状,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能。大梁的位置对于减小扶壁柱的内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大梁布置在-7.0 m处。

考虑地下水的水位较高,跌落井自身的抗浮稳定性验算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物自重和浮力的标准值之比大于等于1.05。采用加大跌落井底板外伸长度,利用外伸板上的土体自重作为配重的方法来满足抗浮要求,并验算浮力对底板的冲切力。

排水暗渠部分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

2 跌落井的内力分析

2.1 模型建立

跌落井的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分析,墙、板采用shell181单元,梁、柱采用beam4单元,底板采用固定支撑。在海水氯化物环境下,混凝土采用C40,抗渗标号S10,弹性模量3.25×104MPa,泊松比0.2,重力密度25 kN/m3。

与结构施工图纸相对应,模型总体坐标系的X方向为数字轴方向,Y方向与字母轴方向一致,Z方向与跌落井高度方向一致。轴力以受压为负,受拉为正。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跌落井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Fig.1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model of water discharge surge tank

图2 X方向弯矩云图(M11)Fig.2 X direction moment (M11)

所受的荷载包括恒荷载和作用于顶板上的活荷载。其中恒荷载包括结构自重、侧向土压力、跌落井内的水压力以及地下水压力。

2.2 内力分析

以跌落井浇筑完成,外部有回填土但内部无水时的工况为例来分析。

图2和图3分别为A轴线墙体X方向和Y方向的弯矩云图。可以看出,由于侧向土压力为主要荷载,墙体的上半部分内力较小。墙体的X方向和Y方向最大正弯矩均出现在1~2轴之间的墙体中下部,X方向最大正弯矩为340.445 kN·m,对应的轴力为-461.42 kN;Y方向最大正弯矩为498.03 kN·m,对应的轴力为-556.57 kN。由于局部应力,X方向和Y方向最大负弯矩出现在顶板上的梁与墙体的交接处。

图3 Y方向弯矩云图(M22)Fig.3 Y direction moment (M22)

3轴线扶壁柱为受力最不利的扶壁柱,图4为此扶壁柱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弯矩图,可见最大正弯矩出现在扶壁柱的底部,为114.9 kN·m,对应的轴力为-1 894 kN。根据结构力学概念可知内力分布规律合理。

对模型的所有工况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类似方法和步骤即可得到跌落井所有构件控制截面的内力,根据内力情况进行跌落井的设计和配筋,并对配筋进行裂缝验算,满足最小裂缝宽度0.2 mm的要求。

图4 3轴线扶壁柱的内力图Fig.4 Internal force of buttress column at 3 axes

3 结束语

1)几乎所有在建的核电厂中都有跌落井这个子项,虽然每个核电厂的跌落井结构布置大不相同,但跌落井结构本身的共性就是空间大,受力条件复杂。常规的结构力学方法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需要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三维整体建模分析。

2)由于跌落井内部墙体和楼板较少,在结构设计概念上,对跌落井结构空间上的传力体系必须清楚。内部大梁和墙体外侧扶壁柱的位置对于结构是最为重要的,甚至需要进行多次试算。

3)在核电厂厂房中,结构设计需要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作为一名结构设计人员,了解工艺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及时和工艺专业进行沟通和协商,和施工现场保持密切联系,尽早地了解施工方式和施工中的新技术,才能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得到更为优化的结构方案。

[1] G 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GB 50010—2010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S].)

[2] GB/T 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S].(GB/T 50476—2008 Code for durability design concrete structures[S].)

[3] G 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GB 50007—2011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猜你喜欢
溢流核电厂标高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具有溢流帽结构的旋流器流场特征及分离性能研究
耙吸挖泥船环保溢流筒不同角度环保阀数值模拟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利用AutoCAD VBA编写自动标高标注程序
浅谈水族箱溢流原理及设计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