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婚庆公司对传统婚俗的改造

2015-05-26 02:52孙婧李芳菲邓安琪
文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改造

孙婧 李芳菲 邓安琪

内容摘要: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婚俗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庆行业应运而生。为迎合时代潮流和民众社会文化心理,婚庆公司对婚俗的早年间传统形式进行取舍。通过笔者实地考察,以天门市“公公背媳妇”另类婚俗为例,探讨婚庆公司等媒介对传统婚俗的改造作用。

关键词:婚庆公司 “公公背媳妇” 改造

一.婚庆公司的前世今生

婚庆即婚礼庆典,是新婚夫妇为了让两人的结合得到社会和法律的认可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和礼节的总称。婚礼的产生一方面缘于婚姻当事人的宗教文化心理,即缔结建立家庭的婚姻关系,必须通过祭祖、拜神等仪式以取得神灵、祖灵的认可和保佑,使得婚姻关系神圣化、公开化;另一方面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社会约束效应,通过婚庆聘礼等蕴含的利益关系使得婚姻不易离散。婚礼作为一种仪式,是传统婚俗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不仅自身参与社会建设,还以其显现形态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内驱力,并伴随着人类生活的传承和发展盛行不衰。在当前形势下,婚庆公司作为“朝阳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又是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的显现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在满足自身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开始着眼于对发展资料甚至享受资料的需求,我国婚庆行业应运而生。从1990年第一家婚庆公司成立以来,经历了2000年到2005年的中国婚庆服务行业快速成长期,如今它日趋成熟。婚庆服务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高雅行业,通过向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当下年轻人求新、求奇的社会心理。目前,我国正进入新的婚育高峰期,每年的结婚人数达1000至2000万。据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近1000万人喜结良缘,在登记的新人当中90%以上的都表示要举行婚庆仪式,“交人代劳”的婚庆操办方式今后将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在城市。[1]广阔的市场空间促使婚庆公司的数量直线上升,在规模上也有同样的飞跃。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了吸引客人的眼球,以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婚庆设计紧跟个性化趋势,对传统婚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与此同时,和特定区域社会生活面貌和民众精神面貌紧密相关的婚俗与时俱进,通过改变自身的形态,借鉴外来新文化以不断适应新发展、新情境。婚庆公司的发展使得婚俗在潜移默化中去粗取精,接受洗礼,对于传统婚俗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婚庆公司对天门市另类婚俗的改造

通过在天门市区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天门市的婚庆公司基本以某几个区域为中心呈片状分布。在调查了吉日婚庆公司、花嫁新娘婚庆公司、甜蜜蜜婚庆中心等多家婚庆场所后,笔者也了解到了一个普遍状况:近年来各婚庆公司承办婚礼的数量均呈递增趋势,在婚庆公司统筹策划中,天门市“公公背媳妇”另类婚俗改变了其传统的以公公和媳妇为主体的婚礼形式,仅将其作为一个环节融入到婚礼中,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剧,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力度也大大加强,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化冲击力进一步拓宽民众的视野。婚庆公司迎合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将传统婚俗仪式与现代西式婚礼融合,通过新媒介的推动,使得“公公背媳妇”这一独特婚俗呈现崭新面貌,最显而易见地体现在“公公背媳妇”这一婚俗在当代婚礼庆典中性质地位的变化。在天门市传统婚俗中,“公公背媳妇”不单纯指公公取代新郎迎娶新娘这一过程,还包括众人婚宴调侃公公和新娘玩游戏,以此淡化新郎身份,突出公公的社会角色。在当代婚庆公司的统筹和介入下,为了避免公媳的尴尬,同时增加婚礼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植根于传统习俗的土壤,“公公背媳妇”这一婚俗的众多传统因素都在悄然改变。虽然在距酒店一段距离时公公或其兄弟依旧要轮流背媳妇,婆婆和婆婆的妯娌都以身挂醋瓶,手执蒲扇的夸张造型配合“公公背媳妇”的整个过程,但省略了婚宴上由公公和新娘出场玩“双龙戏珠”、“鏖驴子过桥”游戏的步骤,随后新郎和新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由主持人掌控婚礼进程,进行宣誓、交换婚戒等婚礼程序,与西式婚礼无异。婚庆公司根植于传统婚俗,借鉴西方婚礼的精华,使得“公公背媳妇”既保留了自身精髓,与普通模式相比更具喜庆欢愉气氛;又突出了新郎的主要地位,避免因过度调侃导致公媳的尴尬。

在服饰、脸谱、道具等方面,婚庆公司通过提供服装、道具租赁等服务,不断与西式婚礼相融合。传统形态中,“公公背媳妇”中除了公婆需要穿戏剧舞台上的绸缎服饰,手持各种道具,配上“粗狂”的用毛笔和水彩描出的彩妆,媳妇通常也要适应中式婚礼的装扮。经婚庆公司的删繁就简,吸取西方注重表现人体美的服饰观,新娘多穿象征婚姻纯洁的白色婚纱,公婆脸谱更为简洁,只是象征性地在公公脸上“扒灰”、涂颜料等,而婆婆着戏服,挂醋瓶,执蒲扇,不再涂画脸谱。“接送新娘也由花轿改变为花车,有用塑料花装饰的,也有用鲜花装饰的,都须名牌小轿车,而且不能是白色轿车(多为红色或黑色),不论男方与女方相隔有多近,花车都不能免,且车队越壮观越好。”[2]还有一点不得不备,从声音上,天门市婚庆公司遵循我国婚礼越热闹越喜庆的传统,在典礼过程中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并以“洋鼓洋号”乐队的形式增加喜庆气氛。

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天门婚庆公司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迎合群众社会文化心理,对传统婚俗有所取舍——保留“公公背媳妇”的精髓,而将其过程进行简化,并和现代西式婚礼相融合,将重心转移到新郎与新娘上来。一方面,婚庆公司提供的“公公背媳妇”服装道具租赁及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独特婚俗的传承、推广、创新提供了物质手段;另一方面,婚庆公司的介入对该婚俗的展现形式进行改造,“公公背媳妇”的基本内核得以延续并与西式婚礼相结合,使婚礼更加具有可观赏性。

三.总结

随着21世纪人类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由涓涓细流汇聚成河,传统婚俗不能固守传统,一成不变,它通过改变其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民众文化心理。建国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毁灭使得传统婚俗在改革开放后很自然的吸纳了西方婚俗的某些特征:白色婚纱取代了新娘的“凤冠霞帔”等传统礼服,小轿车取代了传统花轿,而“公公背媳妇”一系列的戏谑调侃活动也删繁就简,与传统形式相比,该婚俗的当代大多只是保留了其中精华之处作为整个婚礼仪式的一部分,其余则与当代盛行的西式婚礼靠拢。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精神世界的充盈,传统婚俗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深蒂固的变化,很多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内容和形式被重新确立。婚庆公司作为婚礼仪式的策划方,与时俱进,迎合社会潮流。据资料显示,中国各地的婚庆仪式正在向具有传统文化和民族特点的方向发展,尤其在大城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汉服花轿、亲迎合卺已经频频出现于婚礼设计中。[3]

婚庆公司等新媒介的介入,削弱了传统婚俗的规范功能,活跃了婚礼气氛,增加了婚礼的娱乐成分。“公公背媳妇”婚俗的演变正是对自身文化机能的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并以一种消遣娱乐手段留存至今。“但是,习俗本身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仍始终是民俗心理积淀和社会控制的重要来源。”[4]婚庆公司在改造传统婚俗过程中对于民族传统的留存功不可没,在不断调整中迎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使得传统更好地被接受和传承。

注 释

[1]http://life.sohu.com/20051229/n24

1202855.shtml,(2015/1/3)

[2]陈俊秀《天门地区当代婚俗中的泛民俗现象及其思考》,《科技文汇》(文化研究版),2006.2,132页

[3]http://www.dianping.com/group/qiuquan/topic/11641?pageno=1,(2015/1/9)

[4]余园:《性禁忌调侃性反抗与强化的公开映照——鄂中南一种奇特婚俗的功能思考》,《民俗文化论坛》2005.5,66页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周海东,《传统婚庆文化在婚庆文化产业中的传承与创新》,2007年版。

[3]盛义,《中国婚俗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鲍宗豪,《婚俗文化: 中国婚俗的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雷丽,《破解江汉平原“另类婚俗”的社会学密码》,《文化学刊》,2008年第5期。

[6]孙正国,《文化转型催生狂欢化新民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 期。

[7]天门市档案局,《天门市志》(文化、档案、史志)志稿公示,http://www.tianmen.gov.cn/root10/szbm/0036/201004/t2010042

8_148164.html,2010年。

[8]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武汉城市圈年鉴(2012)》,武汉出版社,2013年版。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改造
安全型时间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探讨使用网络终端技术改造小型印刷厂计算机排版系统
陡河电厂除雾器堵塞分析及改造的技术探讨
京隆电厂脱硝技术改造案例分析
矿井主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改造
江西广电网络设区市数字电视备份平台改造方案
电力系统水轮发电机调速器的改造探讨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