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负责地推进区县全面深化改革

2015-05-28 05:38中共巫溪县委常委副县长牟宏
重庆行政 2015年1期
关键词:区县重点改革

□中共巫溪县委常委、副县长 牟宏

☆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积极负责地推进区县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巫溪县委常委、副县长 牟宏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布局的重要内容。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向了新的伟大历史进程。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各方面,涉及国家顶层设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中层设计、县(区)级具体落实等分层设计。作为区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职责不是顶层设计,而是积极负责地推进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实好、不跑样、不走调,结合实际解决本地区的突出问题,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一、必须把握深化改革的差异性,结合区县实际确定改革目标任务

重庆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为一体的直辖市,是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辖区内38个行政区县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行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别很大。必须把握各地区的差异性,结合区县实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立足“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战略定位,分类确定改革的重点目标。改革绝不只是某个行业某种具体制度的设计变更和碎片式变化,一个地区发展战略的定位选择是最大的改革,是全部改革的“牛鼻子”。

重庆直辖以来,全市发展战略历经“三大经济板块、四大工作板块、一圈两翼、五大功能区域”四个阶段的演变,不同阶段均有继承、发展和创新。这种发展战略的变革是深化改革的“总开关”,必须牢牢把握。市委书记孙政才要求推进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五种意识”:攻坚意识、质量意识、基层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市委副书记张国清要求各个区县要结合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基层改革探索,都市功能核心区要在现代服务业、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迈出更大步子;都市功能拓展区要更注重投资体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改革;城市发展新区要抓紧推进投融资PPP模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大胆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当前,渝东北、渝东南生态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纳入国家首批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把国家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争取到、发挥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提高“生态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的效率效果,克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是深化改革必须重点解决的新课题。实践证明,不同区县自身发展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重点领域等各有不同,应当结合实际找准、选对改革的侧重点,不搞横向的齐步走、一刀切。

(二)立足区县职责权限,依职权确定改革的重点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很多,涉及国家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土地利用管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金融体系建设、宏观经济调控、财税体制改革、法治体制建设、收入和分配制度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很多方面不是区县的权限,但这并不代表区县不能有所作为。区县重在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改革实施方案,在落实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消解各类利益群体的情绪对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区县确定改革目标任务,不能形式主义地按照《决定》和市级的改革文件搞纵向的一一对应,“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转发文件;不能搞洋洋洒洒、堆砌抽象的文字游戏。依照区县职责权限,梳理筛选改革的重点目标任务,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有效作为,不能视而不见、无所作为。重点深化职能转变、机构设置、行政审批、人事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城市建设与管理、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保障基层民主、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真正转变管理理念,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以规范市场主体资格为主向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为主转变。按照主体功能定位需要,深化机构人事改革,真正解决机构设置、编制只减不增、吃空响、裸官治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动等具体问题,努力适应发展需要。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坚决落实国务院和市政府已取消的审批,坚决取消以区县政府文件为依据设立的行政审批,对以行政服务等名义实际采取审批方式管理的事项坚决纠正,对已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不以任何名目变相审批。

二、必须明确深化改革的导向性,结合工作实际确定改革的主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关键点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通过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其它领域深化改革。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区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隐性的领导干预、隐秘的财政运作、随意的优惠措施、惯性的政绩冲动、“边拿牌边定规则”、国有资本与民争利、市场监管不到位、市场失灵、资源配置行政化等非正常影响市场经济活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政府和市场到底应是怎样的关系,怎样做才算是处理好了,如何才能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该如何发挥,政府发挥作用的内容、方式和尺度该如何把握等课题,都是深化改革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管好“看得见的手”,“有权不可任性”,搞好权力“减肥”,防止权力肌体庞大臃肿;简政放权放到位、管理好、服务好,彻底纠正“红顶中介”,防止权力新换“马甲”;切实解决行政审批“前店后厂”顽疾,防止“涛声依旧”;曝晒政府权力,阳光公开,让权力更公正、更透明、受监督。有“自我革命”的自觉和勇气,规范“看不见的手”,着力解决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监管不到位、市场失灵等重大问题,重点改革政府管理、责任追究、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等问题。

(二)始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落实各项改革。公平正义涉及司法、教育、就业、医疗、劳动保障、基层民主等方方面面。区县党委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责任重大。

社会公平正义的重点领域各有不同。在法治上,重点解决司法不公、干预司法冤假错案、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缺失、行政诉讼程序空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教育上,重点解决教师调动进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优质教育资源平等享受等问题;在就业上,重点解决用人不签劳动合同、不缴“五险”、行政事业单位用人以与劳务公司签约方式带头规避“五险”、建筑领域劳务乱象、小微企业虚假申报、支持和鼓励“创客”创业创新等问题;基层民主方面,重点解决村(社区)组干部“终身制”、直接指定、贿选假选、欺压百姓等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村组干部在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征地补偿、救灾救济等方面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医疗等其它方面均涉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需要逐一认真研究梳理并予以统筹推进落实。

三、必须注重深化改革的实效性,把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废止劳教、单独二孩、户籍整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城乡居民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营改增、不动产统一登记、裸官治理、四风整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意志和进展。总的看,改革势头较好。

但方案不代表落实,措施不等于效果。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存在基于利益和个人政治前途考虑,不愿动真碰硬改,心态漠然的多,埋头苦干的少,雷声大、雨点小;纠结于潜规则束缚,不敢放手改,避重就轻多,刮骨疗毒少,显性的东西改,隐性的做法不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良策,不知如何改等问题。历史表明,改革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高,必须注重改革的实效性。

(一)具体改不抽象改。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企业与非企业市场主体、普通群众三个类别重点关注的问题予以重要性排序。经济体制上重点实施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上重点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市场体系上重点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企业扶持措施、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民生问题上重点关注食品安全、收入水平、生态环境。对中央和市上没有具体改革方案的领域,要把“抽象的人或事”转化为“具体的人或事”,摸清改革的范围、对象、关联群体、历史遗留问题、可能衍生的负面问题等情况,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可量化、可制度化、可操作的改革方案,不能只搞讲宏观、说意义、提要求等抽象的花样文章。消除灰色心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长期发展实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方案,力戒空洞无物、不着边际。

(二)真改不假改。突出问题导向,结合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定改革目标任务,着力解难题、办难事。突出规范管理,推行“清单管理”规范化与常态化,通过确立和公布“政府权力清单”限制政府乱作为,把政府的责任贯穿于市场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制订市场准入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强化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调动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通过确定“改革目标任务清单”,确保先行不乱行、快跑不抢跑、主动不被动、真改不假改。突出作风建设,集中克服和“庸、懒、散、慢、拖、瞒”,力破“中梗阻”,把中央与市上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区县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连通,确保改革举措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及时到位。突出实践创新,反复认真研究《决定》,逐一对照梳理,对有明确要求且区县能做的要积极主动作为;对没有明确要求但单行文件要求的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公务用车等事项要认真落实;对没有明确要求但实际存在且容易被忽视的农村大量土地撂荒、“三权”(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权)资本化难落实、农村基层组织涣散与作用弱化、农业经营体系脆弱等现实问题要探索创新,敢为天下先。按照市委孙政才书记的要求,有担当,敢作为,出新招,见实效,让每项改革都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三)重结果更重过程。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涉及千家万户,而且涉及各行各业;不仅涉及历史问题,而且涉及现在和将来,是一个复杂而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各种利益群体分化重构、各种“显规则”和“潜规则”发生新变化、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悄然产生等潜在考验。区县作为国家行政体系架构的重要一级,处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要高度关注改革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及时开展自查、实地督查,及时发现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馈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化解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做好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确保一方大局稳定,以社会稳定保障改革顺利进行,用改革成果促进社会稳定,以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新华

猜你喜欢
区县重点改革
改革之路
重点推荐
改革备忘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改革创新(二)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