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教没的

2015-05-28 15:56黄玉峰
杂文选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两本书出题人格

黄玉峰

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二中一位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教师郝旭东倒在了血泊中,杀他的是一个十六岁的高一男生。

事先,这个学生花六十五元买了三把刀带到学校,还写下了三百余字的“死亡笔记”,其中有这样的话:“我就是一个坏学生……我恨老师,更恨学校、恨社会……我要发泄,我要报复,我的人生毁在老师手上,我要杀老师。”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惊呆了。为什么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年,对老师、对学校会有那么大的仇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全部归咎于教育,然而教育的缺失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追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使人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当然,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关于这个问题,潘光旦写了一篇文章《位育之道》,文章引用了《中庸》里的几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那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所谓“安其所,遂其生”。也就是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个体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充分发展,不是为了做“工具”。两百五十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道:“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以前就要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以上这些论述的共同点就是强调,对人的教育必须符合“天道”,让人符合天性地成长。

前两年主流媒体一直在宣传“赢在起跑线上”。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写了两本书,当时几十家电视台都在宣传他。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来找我,让我把这两本书看一下,看完我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神童,这完全是性格扭曲的人!在做节目时,我读了几段他的日记:

今天做节目的有很多是国内名人,许多人跟我合影,想占我的便宜。

我吃饭都是人家送上门来请我吃,谁都想巴结我。

本来我的校服还蛮干净的,没想到拿到洗衣房里去洗,越洗越脏。我看那些洗衣服的人是不想干活了,也不想要工资了。

整本日记不满两万字,却充满了嫉妒、仇恨、霸道……这哪里是教育,完全是在毒害一个孩子!更可怕的是,全国各地还请他作报告,媒体也在不断炒作。如今的教育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就是不考虑怎么育“人”,不考虑人格的完善,不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不考虑求真、求善、求美,结果把“人”丢了。

我们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那无止境的题海中,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被剥夺了,生活乐趣被剥夺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了,不会思考,只会人云亦云。

如今,学生上课不读书,下课不看书,为了应付考试,几乎天天在分析,天天在做习题。讲语法、讲用法,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唯独缺少真正的读书与学习,更缺乏探求真理的兴趣与愿望。教学好像车间里的流水线,不同学科的教师几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锻铸、雕琢符合“标准”的零件。教育就是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训练学生迎合出题人的意见、揣摩出题人的意图。美国当代教育家库姆斯说:“教育不该被迫在聪明的精神病患者与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笨蛋之间作出选择。”而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

就这样,朝气蓬勃的少年成了俯首帖耳、谨小慎微、唯答案是从的学习奴隶。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更为可怕的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养成了一种双重人格,他们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当校长、老师大呼“素质教育”的时候,他们知道实际上要的是分数;当学校教育他们为人要忠诚、诚信时,他们知道为人需乖巧,要找关系……杜威说:“我们在学校里、课堂上进行‘关于道德的教育,而整个社会整个成人阶层,对他们进行的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前者在后者面前一文不值。”

【选自江西教育网】

●河南省新安 林冬冬荐

插图 / 差生的悲剧 / 赵 斌

猜你喜欢
两本书出题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有趣的“拔河”比赛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棉和绵
一口“仙气”
两本书
她负责吗?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