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故事外七首

2015-05-29 07:47柏桦
山花 2015年9期
关键词:京都波兰重庆

柏桦

京都故事

行走在京都的秋色里,他的胡须被细细地吹着

他的胡须啊,与其说是柔和不如说是软弱

他,就是一个活着的幽灵,比鬼还像鬼,胡须软弱……

在孩童般的小提琴声里,还是他,这个瘦弱而多汗的人

怀着酒后的冲动兼英雄泪,读完了一本共产主义小书。

1924年,一个花园,“啊,要记住,这个花园是着了魔的!”

注意:京都!“那在对称风格花园里长大的孩子”

“那并不与萤火虫、话语、流水、西风为敌的孩子”

注意:死神刚到,正俯身那缠了头巾的印度人而非

孩子们。

难道只有德国人的欢宴才能从黄昏开始到第二天

破晓结束?

难道梦是倭人身穿黑衣,行走于风的舞台,在京都……

已经有什么东西在飘落了,胡须吗,红艳艳的京都呀

又是他,胡须软弱的人,他杀完一个人,就变成了另

一个人

而爱常常不为恨,只为遗忘,只为心的岁月才把这些

词组成篇章。

1913

客气?不必;童年的

深冬,“甜蜜的药品!”[1]

注意,彼得堡,1913

海军部背后有霍乱。

而怪人叶甫盖尼[2]——

羞于贫困,呼吸汽油。

在远东,民国的江南

波浪肥腴,宇宙轻轻……

某人在曹娥清晨吃香烟

淡蓝的室内真是温暖呀

她吞下一汤匙止咳糖浆

[1] “甜蜜的药品!”出自曼杰什坦姆《无法表述的悲哀》。

[2] “而怪人叶甫盖尼——羞于贫困,呼吸汽油。”出自曼杰什坦姆《彼得堡诗章》。

双城记(二)

有何可遗憾的呢?三天两夜的火车,

读罢搜神记又读浮士德,可书仍少一本。

莫等闲,乘机翻作走马观花,看那

武林旧事、巴山夜雨,别裁两分如下:

男诗人撒娇哈欠里,刚有杭城的韵律

女风琴手,解放后才变得锤子般英俊

嗯,罗隐淡妆浓抹事,苏小义薄云天诗。

枇杷山上,凌绝顶,重庆人懒得仰望

星空底下,万家火锅,重庆人乐于俯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回 忆(三)

她怕旷野,怕电梯,怕正午蜻蜓的翅羽声声

怕一本书只读了一半,小小的安徒生,失眠……

他的背影是她舒适的黑夜,波浪般凉快的枕头

鱼儿已睡去,那把精致的鹤嘴锄还有何用?

蒲宁的冬天真像安徽呀,画苑牌香烟宜于隆冬

回忆……琥珀没有潮湿,鼻子的学问深似大海

回忆,儿子式温柔的回忆,在马鞍山一间家庭佛堂

小 学

钢厂橘树园,多么清洁!

劳动悠悠,从小学开始

一枚铁钉,接着又一枚

但为何有一泓重庆幽潭

但我们活在一九六四年

上清寺冬天的清晨,唯一

牛角沱明灯醒目,唯一

菜场的烧饼,两分,唯一

燕子在江北的山巅起飞了

女老师为美而屏住呼吸?

“看在世界的复杂性上”

我们靠小手哈气,获得热量。

地学一种

1

天空悬锤,眉山秃顶,读来显得紧急,别怕

我至少不会“在铁制的衬衣里度过一生”。

慢下来,厌烦老人的孩子,看那黄昏的一瞬

——“佛教的夏天多么华丽”!但我仍不高兴。

2

为道德完美的橘子?为人类身体的马铃薯兄弟?

南京的气压超凡脱俗。莫斯科何在,往下想:

并非只有曼杰什坦姆拒绝了一种劳动的淫荡

我们亦早从云南醒来,放弃为苗条的呈贡工作。

3

我开始怀念重庆的体育,在野蛮中挥汗,春天!

而冬天岂止宜于几何,我爱上了几何学及电路图

还有明星般的日子——她炫耀着蓝色的阿司匹林。

初中“不许你去学驼背”青山时代也是革命时代:

4

历史老师的鹰眼正值离骚,直逼法国(他在恋爱):

巴黎公社沦入“血腥周”,“梯也尔这个侏儒怪物!”

现在是二零一四年,喉头爆破音偏从丹江口传来:

喝下去,伏特加!不是苏联,不是波兰,是瑞典。

想到波兰

想到波兰,就想到一条飞鱼

想到夏日的维斯瓦河,维波罗瓦[1]……

想到那个女诗人,她宁静的命运总是圆形的?

葡萄酒如血,卖肉者如肉……

偶然。在眉毛的拱门下——燕影——井水!

请转告波兰人:恐惧的人也是空虚的人。

那曼杰什坦姆“回到了故乡的军舰鸟上”,

他像潜水员一样消失。我将用泥土捏出一个大西洋。

[1] 维波罗瓦(wyborowa),一种波兰伏特加酒的牌子。

“绿烟和雨暗重城”之后,红云……

红之后,紫;紫之后,乌;乌之后,黑!

“——唉,森林多么黑,多么黑!”

还有更黑的大海,无胡须的游泳家已经潜入

(他脸色多么年轻而惊愕,刚刚由白变黑)

——往下游,往下游,黑!

黑“潜入时间,仿佛潜入海洋,不惊动海水……”

猜你喜欢
京都波兰重庆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京都湾处
重庆客APP
进军波兰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京都好咖啡
在这里看重庆
京都访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