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为农
2015年4月21日,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对有关农作物品种进行审定。会议审定通过马铃薯新品种5个,简介如下。
1 本薯4号
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2004年以本200102-32为母本、早大白为父本杂交经十一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73天,早熟。株高55厘米,株型直立型,茎绿色基部带浅褐色,叶绿色,复叶卵圆形、侧叶4对,茸毛中等,花冠白色,少自然结实,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大、中薯比率88.8%,休眠期较长,耐贮性好,块茎干物质含量19.53%,粗蛋白2.22%,淀粉15.69%,还原糖0.17%,维生素C含量212.9毫克/公斤,蒸食品味佳。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马铃薯X病毒,中抗马铃薯Y病毒。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马铃薯早熟组区域试验,9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2021.8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10.1%;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4.3%。
栽培要点:4月初播种,亩用种量150公斤。适于在平地中等肥力种植,亩保苗4500株,注意防治晚疫病。
适宜地区:适于辽宁省沈阳、大连、铁岭、阜新、葫芦岛等二季作地区种植。
2 东薯1号
辽宁富友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以超白为母本、尤金为父本杂交经后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出苗到成熟)60~65天,早熟。株高55厘米,植株中间型;茎浅褐色,叶绿色,复叶较大、顶小叶卵圆形,侧小叶4对,茸毛中等;花冠白色,自然结实性强;薯块椭圆型,黄皮、黄肉,成熟后细麻皮,芽眼浅,顶芽优势强。大、中薯率88.7%,休眠期较长,耐贮性较好;块茎干物质含量18.13%,蛋白质2.43%,淀粉11.36%,还原糖0.7%,维生素C含量217.2毫克/公斤,适于蒸、炖、炒食用;抗马铃薯X病毒、抗马铃薯Y病毒。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马铃薯早熟组组区域试验,8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1943.65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5.81%;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96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5.7%。
栽培要点:播前45天将种薯放在15~20℃和散射光条件下进行催芽处理。4月初至4月15日播种,亩用种量150~200公斤。适于平地、肥力中上等地块种植,亩保苗4500~5500株;注意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和晚疫病。
适宜地区:适于辽宁省沈阳、大连、铁岭、阜新、葫芦岛等二季作地区种植。
3 东薯2号
辽宁富友种业有限公司2006年以费乌瑞它为母本、早大白为父本杂交经后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65天左右。株高60厘米,株型直立;茎绿色,叶色深绿,复叶大小中等,侧小叶4对,茸毛中等;花冠白色,无自然结实性;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大、中薯比率88.6%,休眠期中等,耐贮性较好。块茎干物质含量17.48%,蛋白质2.15%,淀粉13.31%,还原糖0.41%,维生素C含量189毫克/公斤,蒸食品味好。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马铃薯X病毒,抗马铃薯Y病毒。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马铃薯早熟组区域试验,6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2013.36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9.6%;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63.2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14.55%。
栽培要点:4月初至4月15日播种,亩用种量150公斤。适于平地、肥力中上等地块种植,亩保苗4500~5000株,注意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和晚疫病。
适宜地区:适宜辽宁省沈阳、大连、铁岭、阜新、葫芦岛等二季作地区种植。
4 费乌瑞它
费乌瑞它品系父本为ZPC50
-3535,母本为ZPC5-3,1980年由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入,是个早熟高产荷兰马铃薯品种。
特征特性:生育期70天,早熟。株高46厘米,株型中间型,茎浅褐色,叶绿色,复叶卵圆形、侧叶4对,茸毛少,花冠浅紫色,有自然结实,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大、中薯比率88.6%,休眠期较长,耐贮性好,块茎干物质含量19.59%,粗蛋白2.16%,淀粉14.8%,还原糖0.33%,维生素C含量115.1毫克/公斤,蒸食品味佳。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马铃薯X病毒,感马铃薯Y病毒。
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辽宁省马铃薯早熟组区域试验,8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1975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7.5%;2014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2044.9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8.3%。
栽培要点:4月初播种,亩用种量150公斤。适于在平地中等肥力种植,亩保苗4500株,注意防治晚疫病。
适宜地区:适于辽宁省沈阳、大连、铁岭、阜新、葫芦岛等二季作地区种植。
5 合薯5号
本溪市丰晟种业科技开发中心2004年以超白为母本、尤金为父本杂交经九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60天,早熟。株高50厘米,株型中间型,茎浅褐色,叶绿色,复叶卵圆形,侧叶3对,茸毛短稀,花冠白色,少自然结实,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大、中薯比率90%,休眠期较长,耐贮性好,块茎干物质含量20.3%,蛋白质2.18%,淀粉15.3%,还原糖0.15%,维生素C含量165.7毫克/公斤,蒸食品味极佳。经人工接种鉴定,抗马铃薯X病毒,抗马铃薯Y病毒。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马铃薯早熟组区域试验,6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2920.9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9.28%;2012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平均亩产2327公斤,比对照早大白增产16.12%。
栽培要点:4月15日播种,亩用种量150公斤。适于在平地中等肥力种植,亩保苗4500株,注意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和早疫病。
适宜地区:适于辽宁省沈阳、大连、铁岭、阜新、葫芦岛等二季作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