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体学课程的概念框架构建

2015-05-30 18:40李丹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构建

李丹

【摘要】英语文体学是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学好文体学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翻译的能力。为了提高文体学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文体实质和其中理论、实践关键点,从学科概念框架理论出发,构建英语文体学课程的概念框架,对其中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促进英语文体学课程教学效率,使其更符合理论课程教学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英语文体学;概念框架;构建

引言

英语文体学是一门重要的英语专业理论课程,作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课程其教学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老师既要在教学中传授抽象的知识点,又要兼顾学生语言能力训练,还得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保证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时他们还是容易开小差,专业知识理解困难,知识结构松散,缺乏系统性,灵活运用程度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从英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规律入手,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建立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英语文体学课程的概念框架体系。

学科概念框架是指在一个学科范围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它具有一定内涵和外延性,着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相互间的联系。概念框架原义为“ 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概念的方式”。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人们就已经对“ 概念”进行了精到的反思,并有意识地以“ 概念框架”为出发点进行哲学理论的构建。在现代课程教学中,概念框架主要被用来进行财务会计(刘大志,2009)和其它社会人文学科方面的教学改革(杨英杰,2009)。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语言学转向中,语言学家们对“ 概念框架”更是给予了语言分析以哲学特色,如戴维森提出的“ 概念图式”,斯特劳森的“ 概念构架”,库恩的“ 范式”,乔姆斯基的“ 句法结构”等等,虽必不可苟言一致,但无疑都具有明显的“ 家族相似性”,为语言相关理论课程提供了“概念框架”整合的可能性。因而,就理论课程教学和语言专业课程特点而言,英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更是需要有机整合概念框架,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一 英语文体学课程特点

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千变万化,绝不是几个简单的语体常规“型式”所能概括的。学习文体学掌握这些“型式”的特点,就能大致判断出某一语篇的文体与某种语体常规的共同点或差距,可以进一步探讨语言使用者如何受某语境因素(如对象、目的、场合等)的影响而遵守或违背常规。这就是对语体的敏感性的提高。(钱瑗,2011)

1.概念多而抽象

文体学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内容涉及到语音学、句法学、词汇学、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等,可以说是涉及到语言学的各个方面。因其目的就是研究语言的各种变体,所以包含的概念繁多,且纯理论性强,所以非常抽象,而学生接触的语言知识有限,理论认识更是缺乏,这在理解上带来很大的鸿沟。

2.概念细节化

概念多而杂且涉及到语言的各个细节,如研究语音学时又需详细研究其音调、音律、韵等;当涉及到语篇时,需要讲解语篇模式、衔接与连贯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学基础。

基于以上两大难点,文体学成为英语专业中教学难度最大的科目之一。

二. 以概念框架为纲的认知图式构建

由于文体学概念多而抽象且细节化,学生理解起来概念不清晰、内容太多不容易掌握和记忆,所以经常会有学生抱怨不知道文体学究竟学了些什么。外来复杂的知识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专业理论课教学时,应针对课程难点和学生认知特点,要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

抽象进行具体化处理。概念往往抽象,但放在具体语境中,有具体范围和例子,就能生动起来。所以可以进行细节条理化、整体化处理,注意概念的关联性、系统性,构建出文体学中基本概念框架图,包括其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等。由此得出学科概念框架如下:

结语

英语文体学概念框架的构建有助于帮助英语学习者树立学科整体观念,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化处理,以避免知识的片段化和表层化。在此概念框架图基础上,教师对相应知识点采用语料逐一举例,这样整个文体学课程就生动化、立体化了。文体学概念框架的构建,不仅有利用文体学本门课程教学的发展,也利于推动英语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英语专业理论课程HM互动型概念框架整合”2010155;湖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62030105017。

猜你喜欢
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浅析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构建
创建《数控自动编程》优质核心课程
浅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专业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