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做房东,挺好

2015-05-30 19:12李唐
女士 2015年9期
关键词:苏有朋楼盘商铺

李唐

说苏有朋是有钱人,绝对没人怀疑。出道26年,从歌手到演员再到导演,一部《左耳》上映就破了4亿票房。他说,他在演艺圈赚的钱远没有在投资领域赚的多。他有个外号叫“不动明王”,因为他的财富几乎全是不动产——房子。

荒郊千顷,不如中心一田

苏有朋喜欢买房,来自家庭熏陶。他的父母观念传统,从小给他灌输“有土斯有财”的理念。苏有朋加入演艺圈有了第一桶金后,便在台北花园新城贷款买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产。

选择花园新城,是因为这个楼盘走低价路线,价廉自然物不美,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不适宜长住久安。两年后,苏有朋还清贷款卖房时,因捷运修到了花园新城,这里的楼价暴涨,挂牌价整整翻了一番。

花园新城的巨大回报,让苏有朋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对于一处房产来说,什么因素对升值最重要?苏有朋认为是地段,所谓荒郊千顷,不如中心一田。他在闹市区考察,寻觅满意的楼盘。

台北最好的地段是哪里?当然是忠孝东路,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因为此路段是商业街,绝大多数都是商业楼面。苏有朋从忠孝东路一段开始买起,手里有了钱就去买一个铺面。十年间,他从忠孝东路一段买到七段,每一段都有他的物业,而且不止一段一个。

商铺当然是要出租的,而苏有朋很会利用自己的明星身份。看房时,他一律亲自出面,从不隐藏身份做幕后老板。租客发现自己的房东竟然是明星,谈起价钱来自然更加爽快。从买下商铺到租出去,在他手上不会超过一个月。苏有朋说,他买商铺就像买鸡,买回来就会生蛋,鸡生蛋蛋生鸡,鸡鸡蛋蛋无穷尽也!

十来个商铺一起创造出来的利润,是很惊人的。苏有朋买商铺的最大手笔是用3.3亿现金买下了位于敦化北路和长春路口一个200平米的店面,相当于每平米165万,货真价实的寸土寸金。买这个商铺的资金不是来自于苏有朋的演艺收入,而是这些年来忠孝东路商铺的投资回报。敦化北路的黄金店面租出去后,只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走到哪买到哪

在台北再也找不到更适合买房的地段后,苏有朋将目光瞄向了海外。他经常在异国他乡走走看看,研究当地的楼盘和房市。

一次去加拿大时,苏有朋被报纸上一则地产中介的转让信息吸引住了。这是一栋位于多伦多、有着百年房龄的老房子,哥特式建筑、纯木搭建,索价30万加元,而同地段、全新、同样大小的房子还不到25万加元。但直觉告诉苏有朋,这房子错过了会后悔。

在看过房子后,苏有朋动心了。这哪里是一栋普通民宅,分明是一栋记载了历史的博物馆——踩上去吱吱作响的楼梯是红木的,已经暗淡的窗户玻璃是彩绘的,还有那些镶金嵌银的吊灯烛台。走进这栋房子,让人仿佛瞬间回到中世纪,那种厚重的感觉是新房子望尘莫及的。

成为房东后,苏有朋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出租信息,详细描述了该房子的古典、文化、历史等特色。一个艺术家成为了租客,将其变成了一个艺术沙龙。同地段的新房子月租价2000加元不到,艺术沙龙却能给苏有朋带来3200加元的租金。虽然买房时多掏了5万加元,但这点差价短短几年就能赚回来,而且还会创造差距越来越大的利润。

这次的误打误撞,让苏有朋又有了心得。在国外,尤其是欧美,老房子和旧房子不是一个概念,尤其是那种精品而经典的老房子,与其说是投资产品,不如说是收藏品,年头越久越值钱。

“商铺王”苏有朋,摇身一变成了老房子淘客。在多伦多大学主校区——圣乔治校区,他又做了房东。他买下一个小小的旧图书馆,被附赠了图书馆里的书架以及一小部分图书。一番谋划后,旧图书馆重新开张了,变成了一家充满浓浓学院风的咖啡厅。桌子和座椅保持了图书馆座椅的风格,背景是木质旧书架和发黄的旧书籍。老旧的主题,因为有了咖啡香,便撞击出了和谐感。

咖啡厅老板是苏有朋的一个朋友,当然,朋友归朋友、买卖归买卖,租金还是没有折扣的,而且租金还不低。不过,朋友支付租金时很爽快,因为咖啡厅生意挺不错。

这种有年头有历史的房子毕竟稀少,要想碰到需要点运气。手里有钱可又遇不到老房子怎么办?那就买新房子,首选是地铁房,其次是机场房。

苏有朋说,很多人投资失败不是因为不懂投资,而是因为太懂投资,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不错,就像狗熊掰玉米,忙来忙去一场空。他不懂那么多投资方式,唯一自信的就是买房,既然确定了选房标准,那就不要轻易改变,一条道走下去,才是风险最低的做法。他到底买了多少房子呢?最忙的一年,他年收入过亿,全都买了房子。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思路,在内地投资买房,苏有朋承认自己走了点弯路。最早接触北京地产时,他秉承地段为王的老经验,在一个地铁房楼盘一口气买下一层6个单位。没想到,买到手的房子面临了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北京房价与市民收入差距巨大,按照房价制定的租金居高不下,有租房意愿的人多半租不起,整套出租非常困难,除非将房子分隔后分别招租。6个单位足以分隔成30来个小单位,不仅装修麻烦,光收租金也是麻烦事。苏有朋没有得到太多回报,反倒是委托的地产中介赚了不少。

从那之后,苏有朋开始转向更高端的房产。成功的典型是在上海新天地买了两套房子,成本高,利润也高,转手就被人抢租。数百万元买的房子,很快飙升到了上千万元,两套房子净值近3000万元。苏有朋马上追加投资,在上海世贸滨江花园买入新楼盘,房价成功涨至2500万元。

苏有朋重返北京房市,大手笔地在NAGA上院做了业主。这属于精品中的精品房,限量99套,最小的300平米,最大的600平米,起价每平米8万元。

广州二沙岛,富人最热捧的楼盘,苏有朋在那里买下了增值潜力无限的珠江江景房。

除了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他也不放过。扬州瘦西湖边上,有他的产业;苏州拙政园附近,有他的投资;无锡太湖湖景楼盘,有他的地产……

随着将演艺事业重心转向内地,苏有朋用拍戏的酬劳换来了一套又一套房子。他买房时都是一次性付清,不贷款,不让银行赚利息。他的房子,只租不卖。

有朋友羡慕苏有朋会赚钱、会投资,但也有朋友觉得他活得很不值——坐拥偌大的身家财富,却没有富豪该有的品味和奢侈。苏有朋对此甘之若素,他说自己虽然能赚钱,但不抽烟不喝酒,不赌不毒,不喜欢奢侈品,不爱好购物。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琢磨着去哪里看房子,这样做既不影响社会,还能拉动内需,实在是利国利民、有益无害。

很少有人在理财上把所有的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苏有朋就这么干了,而且一坚持就是很多年。这些房子加在一起市值多少呢?20亿。

据说,投资最大的悲剧是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可是,苏有朋这个大房东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房东,挺好!

【经作者授权,本刊严正声明:本文严禁一切形式的转载网摘】

编辑 尼尼威

猜你喜欢
苏有朋楼盘商铺
番禺:江景“楼王”+全城热卖 TOP1+“巨无霸楼盘”齐登场!
苏有朋 我现在充满了偶像特质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沉浸式剧院——Dear So Cute商铺与咖啡馆
幸福里(外一首)
小时候
三家商铺
北京地区1月打折楼盘一览
可怕的景观山
最新苏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