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军团》技术VS人情

2015-05-30 03:49陆瑶
电视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超能力军团人情

陆瑶

制作人:Sam Esmail

出品公司:USA电视网

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

主演:拉米·马雷克、克里斯汀·斯莱特 、迈克尔·吉尔、卡莉·查肯

类型:犯罪、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首播:2015年6月24日

集数:10

单集片长:60分钟

Elliot Alderson白天是一位普通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夜间则化身为代表正义的黑客。他受雇于纽约一家名为“E公司”(别名“邪恶公司”)的企业,该公司操控了全球70%的消费信贷系统,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集团。Elliot对公司心怀不满,默默忍受,最后竟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他喜欢上黑他人的电脑,窥探他人的生活以得到满足。这时,他遇到了一个自称“Mr. Robot”的地下黑客组织首领,此人邀请他加入一个名为“Fsociety”的黑客组织。而“Fsociety”的最终目的,竟然就是摧毁“E公司”以革新全世界。

USA电视网的新剧《黑客军团》由拉米·马雷克与克里斯汀·斯莱特领衔主演,在SXSW(西南偏南大会)上获得了电视剧类观众选择奖,同时被选为2015年纽约翠贝卡电影节官方参展片。该剧体现出了美国电视剧行业对热门话题的新思索,精准运用热门“黑客”元素吸引观众,以“人情”战术引发共鸣。其在题材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对社会现象的探究,值得同行业者们借鉴。

做“黑客”得做得严肃点

《黑客军团》的最大创新点,在于想将黑客技术做得严肃点。谈到“黑客”,观众们最先想到的是穿黑衣戴墨鏡的《黑客帝国》里的人物,又或者《独立日》里面的威尔·史密斯和杰夫·戈德布拉姆。“黑客”这个既炫酷又深奥的概念迷惑了编剧,他们不知道怎么使用“黑客”,于是就把它做成了超能力。黑客被拍得像是从迈克尔·贝的电影里飞出来似的,夸张有余、智商不足。当然,美剧也不是第一次玩弄黑客话题了。单单是今年开播的美剧里,就出现过不少万能黑客的例子。比如4月NBC播放的《美国奥德赛》里掌握着全球最重要军事工业秘密的黑客;Netflix的《超感八人组》里精通黑客技术的旧金山变性博客写手;CBS的《傲骨贤妻》里气质神似乔布斯的“查查网”老板;CBS电视剧《疑犯追踪》里精通黑客技术、对现代信息隐私深度怀疑的“家里蹲”高智商亿万富翁……全都体现出人们对黑客的超能力幻想——然而黑客不是超能力,它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黑客军团》是聪明的,它知道比酷炫的黑客特效更有意义的东西——有趣的角色和强烈的故事性。《黑客军团》里没有镜头放大,穿过小笔记本,一直渗入到某个芯片里,然后满屏绿码的庸俗桥段。它只有一个简单的镜头,就是Elliot敲打键盘,在一个终端窗口上工作。他不会用全能上帝视角去勘察对方的电话号码,而是真正走到他们身边,开展一段对话,在观众面前揭露对象不为人知的隐私秘密,然后彻底摧毁他们。这个过程对观众来讲是很过瘾的,能切身感受到黑客挖掘人隐私的威力,比看特效有趣得多。再加上Elloit复杂的精神状况、黑客组织的战略行动,以及主角和配角们勾心斗角的活动,构成了一出真正有趣的电视剧,再也没人能指责电视剧制片人和导演编剧们只会糟蹋黑客题材了。

原型和背景决定故事深度

拍摄电视剧必然有其原型,“E公司”这个邪恶公司也有一个现实中的原型,那就是美国安然公司。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却在2001年突然倒闭,更被曝出诈骗与高层腐败。安然公司的案子提醒了我们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可是在社交平台上,人们总是轻易地交出自己的私人信息、银行账户、资产信息,并且说服自己融入时代的潮流。取得个人信息对主角这样的黑客来讲可谓小菜一碟,剧中对网上隐私的挖掘也令人惊心动魄。然而《黑客军团》并不采用说教手段,而是创造了一种偏执症似的整体基调,引得人们不断地怀疑自己信息的安全性。比如Elliot极其厌恶Facebook,他的朋友认为他是疯了,但根据整个剧的基调看来,或许他是最正常的人了。

观众们这两年越加喜欢将黑客视作现实的英雄了。抛开拥有超能力的英雄不管,最接近于现实且最靠近21世纪英雄形象的,恐怕就是“正义”黑客了。前有“维基解密”朱利安·阿桑奇,后有斯诺登事件,大众对信息漏洞越来越恐惧,每个人都感到一股对这个社会的怒气,急需一个英雄人物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对“精英阶级”施予制裁。剧中主角Elliot反对世界上所有核心的东西,包括星巴克、社交网站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却又垄断经济的巨型企业。美国经济崩溃以后,人们收入的不均衡现象更加严重了。这不仅仅存在于美国,全世界的人们恐怕都会产生认同感。

技术敌不过人情

经典的作品不会只用元素来做噱头,最终都要落在人情的深度上。编剧和执行制片人Sam Esmail学习了许多经典电影,比如《出租车司机》《美国精神病人》《搏击俱乐部》,这对他创作《黑客军团》有极大帮助。Esmail起先想把《黑客军团》做成电影,之后却将它改编成了电视剧,改编的原因,是发现了值得深刻挖掘的角色。为了将角色的情感深度彻底表达,一个电视剧的长度是必须的。Esmail认为电视屏幕在逐渐变大,观众们也开始要求电影化的视觉效果,这些都给电影改编电视剧提供了许多便利。

大工夫下在流行元素上,总是不如关注人根本的需求来得实在。电影、电视剧想要广泛流行,其中最基础的“道义”就绝对不能偏。Esmail表示说:“题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角色和人情。这部剧的最终,还是关注在人和人的身上。两个人想要彼此相互联系、理解,这种需求适用于全世界的人。剧中‘黑客元素很受关注,是因为我们很少从这种角度去看它,但是最终,观众们还是会更多关注人本身而不是黑客技术。”这也是《黑客军团》的主角运用黑客技术的初衷,他想要“黑”的不是别人的电脑,想要理解的不是世界的真实,而是不借助任何黑客技术得到的真正的友情,以及一个不被技术和社交网站遮蔽、充满温情的社会。

关注现代社会的需要,再来制作电视剧,总是不会晚。

猜你喜欢
超能力军团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环保超能力
组建你的恐龙军团
我想拥有超能力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Pick a Super Power你想拥有哪种超能力?
剑指创新,CBE“包装军团”再扩容!
我的超能力
吉利4A军团出战
不要透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