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期职业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2015-05-30 08:00谷颖
关键词:职业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作为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要切实认识到职业院校的独特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针对网络时期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本文以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切入点,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职业学校;问题

职业学校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为特点,相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学习理论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偏激思想意识,因此为了完成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1 网络时代对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

网络信息对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更多的学习信息,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网络中掺杂的各种不良信息也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思想意识出现偏激。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时代对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 网络传播的多元化思想给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的双重性给当前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当着教育途径的创新,比如职业学校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教育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接受教育的途径等;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中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中存在的多元化思想给当前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当前网络中存在的各种谣言为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途径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散布各种谣言,以此迷惑学生,而由于网络控制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谣言,并且受到谣言的蛊惑,这样无疑就会增加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1.2 网络时代中掺杂的娱乐化价值追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以追求娱乐至上为主,人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积极地追求自娱自乐的方式,并且以实现自娱自乐为主。以社会某名人参与公益事件为例,人们对该事件的看法首先是习惯性的以娱乐化的思维去关注,人们更多的是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评价该行为人的目的,认为其属于作秀,而没有采取理性的思维去关注事件背后的本质,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面对严肃的事情时往往会因为缺乏公正的判断能力而导致社会公益意识的丧失。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综合判断力还比较弱,这样就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

2 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现状,网络时代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幾个问题。

2.1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还不完善。虽然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该领导机构处于形式化的色彩,以高校的主管领导职能为例,国家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参与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但是很多院校的领导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繁忙,因此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从事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由于职业学校的经费相对比较短缺,尤其是关于各项课题的研究项目比较少,因此资金的短缺使得职业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当然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理念也比较落后,很多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强调硬性管理,即强制要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而忽视了服务的理念,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

2.2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质量不高。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当前职业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看,主要集中在年轻的教师队伍,虽然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比较高,但是他们的经验相对比较少,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尤其是不能及时地针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比较少。很多职业院校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即使开展教育培训也只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而忽视针对网络时代特点的教育。

2.3 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要及时地进行创新,但是就目前职业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手段与方法仍然是以沿用传统的模式为主,具体体现在:一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即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特定的人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而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不仅接受教育的对象范畴大大拓展,而且教育的手段与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创新。

3 网络时代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基于职业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职业学校要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的重要性:首先,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职业学校要及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根据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比如职业学校要在队伍管理上着手,制定可持续的绩效考核办法,侧重对教育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以此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其次,职业学校也要积极争取各项科研项目,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以理论创新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例如职业学校要鼓励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对于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要进行相应的鼓励奖励。

3.2 提高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质量。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及时根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职业学校在广泛地吸收高素质的年轻队伍的同时,也要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形成以老带年轻,以年轻促进老同志提高的氛围,实现良性的发展。例如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尤其是他们能够准确地认识到网络中的问题,能够准确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但是他们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年龄偏大的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實践经验,但是他们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全面,因此需要年轻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网络的双刃性,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的鉴别,去其槽粕,因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网络中的不良信息。

3.3 创新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途径。一是以网络媒介为立足点鼓励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交流平台以及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途径的创新,比如QQ、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的出现,为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拓展性平台,针对交流工具的创新,职业学校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建立适应网络化的多渠道管理理念模式。二是运用网络多种媒体形式搭建沟通平台。网络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新的研究课题,因此需要每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以创新的精神,采取探索式的模式,进行系列的研究。例如教师要以网络为手段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暑期,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向学生传递各种正能量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感。

3.4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学校很难向传统的管理模式一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而必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而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利用各种节假日开展文体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讲解、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职业学校也要加强学生网络的媒介素养教育,强化计算机教学的基础地位。另外,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要发挥中间桥梁作用,以自觉的行动引导其他学生。例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干部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在校园内开展志愿活动,通过志愿活动向学生讲解了网络的利和弊,提高了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当然职业学校也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优势,通过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系统的工作,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多方位着手,以完善的制度管理、创新的工作模式、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以及丰富的传播载体实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长远发展,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雪霞,尤太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2]汪娟.完善思政教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J].当代青年研究,2011.

[3]冯春芳,成长春.网络思想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4.

作者简介:谷颖,1983年10月18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科科长。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