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佛教中的“圆”之美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2015-05-30 22:14李丽娟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圆融涅槃佛教

前言

圆形在几何图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圆的再认识,不会再停留在它仅仅是一个视觉符号、一个设计元素,更多的时候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再是二维的,它与文化、社会、风俗、宗教、哲学、文学、科技相结合,向三维、四维转化,用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吸引更多设计师的目光,赋予它新的生命意义。

佛教的审美境界观—圆之美

佛教中禅宗的审美观是一种顿悟,禅悟。佛教中也有自己的艺术和审美,艺术,例如建筑、雕塑、绘画、壁画等等;禅宗追求一种高雅而又富有趣味的生活、境界,自佛教传入中国,便融入了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改变甚至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社会习惯的融合。佛教思想带来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精神信仰、思想文化上,还深入到中国人对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例如,佛教中追求的“境”、“境界”的思想,是中国美学中境界理论的来源之一,体现在诗人、画家在诗作和绘画上追求的“意境”美。

在佛教“圆”的概念中,从美学观念上来分析,可以概括、归类为三个方面:在佛像崇拜上崇奉“圆相”,在教义或者教理上崇奉“圆融”,在禅宗的最高境界上崇奉“圆寂”。转换到美学的上理念,就是“圆相”之美、“圆融”之美、“圆寂”之美。

“圆相”之美。佛教最开始的主张是“无相”、“非相”,发展到后期,慢慢开始出现建造佛像,佛教变为“像教”,那时期佛陀的相貌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长相圆满。

但是,佛像中的所崇拜的圆相,不单单指的是圆形,更宏观的包括圆转的、圆满的等等,这使之呈现的既丰富饱满又整齐有序,既庄严敦厚又灵动多变的特色。更深层次上讲,佛教的圆相之美是从修持中得来,这不仅是对佛像的崇拜上,也是对精神境界的崇拜,例如,佛教喜欢用镜子和月亮来比喻人生的境界,无论是镜之美,还是月之美,都是圆之美。

“圆融”之美。佛教中讲究因缘和合,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素和合而成。简单理解,众生万事万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有因有果,都能够融合在一起。“圆融”是“圆”之美中没有显而易见的“美”,立意不在美,但它的宗旨都指向了美,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圆融无碍的境界。

此外,“圆融”之美还体现在其他层面上,在我国古代的美学文献中有许多用圆来比喻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的文字和言论。如周颐在《蕙风词话》中写道:“笔圆下乘,意圆中乘,神圆上乘。能圆见学力,能方见天分。”这里讲的圆是对艺术技巧的概括,技艺、艺术技巧需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只有做到形和意的统一才能达到圆融的境界,才能称得上美。这就是艺术形象中要求的形、神兼备,将各个方面的元素圆融为一体。

“圆寂”之美。“圆寂”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涅槃称为圆寂,圆满、圆明、圆通突出了它的美学。它的美学意义:涅槃之境是以静为本的以动趋静、静中寓动的境界。在佛教中“涅槃”是一种超脱宁静、非凡的境界,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不停地前进、修行,永无止境,虽然是永动的,而追求的最终境界是静的。以静为本、静中寓动的涅槃境界是很美的,动与静的结合特别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的奥秘就在于此,动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本质,而静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孕育。

佛教中的“圆”之美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古人留下了大量的诗作歌颂太阳、月亮;现代设计师多用圆来表现团圆、圆满等美好的寓意;概括来说,人们喜用圆和“圆相”这一意境来诠释团圆美满、成功,表现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和状态,这为设计师需找设计内涵和意境提供了灵感来源。

“圆融”之美中讲“和合”就是“圆融”,讲求注重内与外、虚与实、自然与生活、自然界与人类的联系,万事万物圆融统一。

形与神、形与意的圆融。圆融之美的艺术境界里讲求,心、手的圆融,理解下来其实是眼的观察能力,心的领悟能力,和手的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平衡,三者统一融合便是圆融,反映在当下,体现在两面,一方面是设计师的眼高手低或者手高眼低,另一方面,设计作品的形和神没有统一,作品没有味道,缺乏韵味。

“圆寂”—涅槃。这是佛教乃至所有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体会,它所追求的就不是“空”,也不是“无”。设计师运用这个概念体现在现代设计上就是“设计中的留白”。

涅槃之境是“空”与“有”的统一。“空”不是一无所有,是指无限;“有”,是本身存在的事物。涅槃之境是有相和无相的统一,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空”与“有”,体现在设计上就是设计版面的满与设计中的留白。

结语

通过研究这个课题,笔者认识到设计、艺术与各方面的联系,应该挖掘深层次的设计灵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美学,不仅要保护,更要去学习了解、发展延续这些瑰宝,真正做到圆融,给予它们新的生存环境、生命意义;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经过“妙悟”之后,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真正做到形神兼备,达到涅槃。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丽娟(1988-),女,2013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3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圆融涅槃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Unique New Year
佛教艺术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塑料瓶的涅槃
无尽圆融
圆融中心
稚拙率真 圆融大气
涅槃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