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秧歌的历史由来及艺术特征

2015-05-30 10:48杨笔涵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尚武精神艺术特征

【摘要】满族秧歌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满族民间舞蹈中最通俗、最普遍、最具生命力的舞蹈形式之一。本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鞑子秧歌”、“太平歌”的由来和艺术特征,从而展现出满族秧歌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及自然之美。

【关键词】满族秧歌;历史由来;艺术特征;尚武精神;自然之美

据清人杨宾的《柳边记略》记载:“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一持伞卖膏药者作前导,伴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秧歌舞早期多在上元夜表演,人数几个至数十人不等。由三四个男子扮成妇女,另三四人扮成参军及持伞灯者、卖膏药者作为前导。舞者持圆木,敲击对舞,以锣鼓相伴。“歌毕乃舞,舞毕乃歌”。

一、满族秧歌的历史由来

(一)鞑子秧歌的由来

明清时期,在满族产生了受汉族舞蹈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新民间舞,流传在线辽宁省各满族聚居区的“满族秧歌”和流传在黑龙江省安宁县的“鞑子秧歌”,从形式和内容上看,“鞑子秧歌”的文化蕴涵及历史更为久远。“鞑子秧歌”的内容反映了辽代“银牌天使”在女真族中欺霸民女的故事。每年春秋两季辽统治者都要派“银牌天使”到女真部落强征贡品,除了抢夺财物外,还强迫青年女子供自己玩乐。这种暴行一直延续到金代,女真妇女才免受这种欺辱。原宁古塔一带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海浪河岸有女真族乌林答部,这个部落有48户人家,其酋长是一位女性,她带领全部落反抗侮辱女性的行为,有一次竟将“银牌天使”杀掉,于是辽国派人将整个部落全部杀掉。人们为了赞扬这些不屈的女真人,把这件事情变成歌舞。在过去,一些屯子跳完鞑子秧歌后,女舞者将头上带的花帽扔入河中,这是对他们的祭祀。《松漠纪闻》中记载:“大辽盛时,银牌天使至女真,每夕必欲荐枕者,其国旧轮中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适女侍之,后求海东青使者络绎,恃大国使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阀阅高者,女真浸忿,遂叛。”黑龙江省的鞑子秧歌最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民间文化现象。

(二)太平歌的由来

在鞑子秧歌广为流传的同时,还流行着另一种秧歌,人们称之为“地秧歌”,统称为太平歌。是流传在辽宁省东部地区的一种秧歌形式,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中心,南至本溪北至铁岭,在广阔的满族聚集区内都广泛的流传着太平歌。这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强劲雄悍的舞蹈动作,变幻无穷的队形,丰富多彩的满族民间舞蹈,多年来,一直深受当地满族人民的喜爱,并在那里长期流传,被公认为辽宁省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金兴定四年(1220年),御史中丞杨云翼诗《父老》云:“老去宦情薄,秋来相思多。遥怜桑垄在,无奈棘林何。白水青沙谷,黄云赤土坡。几时随父老,社酒太平歌。”这是迄今为止在史料中最早有关于太平歌的记载。

二、满族秧歌的艺术特征

(一)蕴藏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地秧歌与鞑子秧歌从形式上看,差别不大,甚至是很难区别,但从地秧歌所表现地内容着眼,便会发现它所具有的特征,即容纳了大量的满族民间习俗。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窗口,通过民俗活动,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生活及文化概貌。鞑子秧歌的一些习俗随着八旗制的消亡已逐渐消失,而太平歌中却仍保留着流传至今,太平歌这一舞种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对了解、研究满族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价值。

(二)表现出强烈的传统尚武精神

民间流传,秧歌“无‘丑不成秧歌”、“不‘逗不成秧歌”,而太平歌却打破了这一规律。它不靠“丑”也不靠“逗”,而是以“武”来表现威风凛凛的“阵图”和气势恢宏的“走阵”场面。展现了满族人民威武的性格和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大金国志》中记载:“隋开皇中,遣使贡献,文帝因劳之,使者及其徒起舞于前,而曲折皆为战斗之状。文帝谓臣曰:‘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冰意。”由此可见,在有关于满族舞蹈的历史记载中,满族人民是用以舞演“武”的方式来表现民族战斗生活。太平歌发扬并继承了这一传统,尽管现今的太平歌与昔日的舞蹈有着千差万别,但它源于战斗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三)展现自然之美

太平歌流传在美丽的长白山余脉,西部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风光靓丽,东部山势雄伟。很多诗人都在此留下千古名句,例如:“敢向名山争一席”写的是本溪;“春风好鸟啼深树”写的是铁岭;此地山河壮气多“则写的是抚顺。所以人们在这如诗如画的土地上创造了这样诗情画意的舞蹈艺术——太平歌,它无处不展现的自然之美。

从人物的形象来分析,上身着宽松飘逸的艳丽的旗袍,头戴色彩鲜艳的“花山”,并缀有三、五只能动的蝴蝶作为装饰,手拿彩色扇子。下身穿着短袍,并披戴着各色“旗标”。这一支队伍的出现正如诗人所写的“六月莲花三月柳”、“蝴蝶高低立翠烟”。从动作上分析,太平歌注重对腿、腰、肩,这人体三大关节的运用。上身的韵律为“高、扬、俯、仰、颤”;下身的韵律为“跺、踏、别、耸、遥”,这些韵律都是山野森林间劳动人民因生活习惯形成的动作规律,这是大自然留给人们对艺术的审美熏陶。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满族秧歌虽然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与提升,但它来源于山野之间,仍很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山野之美,流露出让人回味无穷的馨香。作为舞蹈文化学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有义务把满族秧歌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顺阳.东北民族民间舞蹈通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庞志阳.满族舞蹈寻觅[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3]姚泳全,马景星.满族舞蹈发展史[M].高等教育出版,2008.

[4]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5]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M].1998.

[6]于雪.满族秧歌的发展演变及其风格特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05).

[7]陈林宜.满族秧歌及其文化蕴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J].2005(02).

作者简介:杨笔涵(1991—),女,吉林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文化学。

猜你喜欢
尚武精神艺术特征
对尚武精神词义的历史观察*
尚武精神不能丢(感悟)
刍议金代女真人尚武精神
《诗经·秦风》中战争诗的特点
尚武精神:近代习武群体的凝聚力与社会思潮的影响力
蘩漪和陈白露人物形象艺术特征浅析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