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

2015-05-30 16:04翁辛琳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措施分析民族音乐

翁辛琳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作为其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基于此,首先剖析了民族音乐教育价值的内涵,然后基于此指出了现阶段推广民族音乐教育价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望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价值;措施分析

前言

一个民族的文化涵盖着它的民族精神,更孕育出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民族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是针对人本源所进行的深层次教育,而民族音乐作为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可以将无形的民族文化化为音乐这一有形形式,进而以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出了民族的灵魂和思想。即使是相较于其它的艺术载体,音乐这种诉求方式也能够更渗入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逼近,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带有现代审美意识的通俗音乐或是流行音乐文化,使得我国民族音乐的教育面临着不利的形式。在此基础下,探讨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对于提升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水平,促进民族音乐及其教育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音乐教育价值的内涵分析

(一)民族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就审美教育本身而言,构建趋向于完美的人格并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而民族音乐自身恰好是审美教育的最优秀载体,其作为能够使得社会个体成员得到别具一格的特殊审美体验,实现对其情操的陶冶,帮助其更好对价值观、思想观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就青少年而言,民族音乐的教育能够帮助其辨识带有现代审美意识的通俗音乐或是流行音乐文化的缺陷,更能够帮助其了解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独特内涵,进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故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价值。

(二)民族音乐的创造教育价值

现代生理学研究指出,音乐对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大脑左右半球则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歌词描绘的美丽画面,从而使得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亦可以在声带的振动中感受到创作者创作该歌曲时所具有的内心情感,从而使得自身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表明,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进而提升整个社会乃至民族的创新精神,故民族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创造音乐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三)民族音乐的文化教育价值

文化价值是民族音乐教育的固有价值,古往今来,学习和歌唱音乐一直是人们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将会使得民族地区的多种文化能够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发展与传承,从而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民族文化被认为代表了民族的意志以及该民族人民血液中流淌的民族本性,那么民族音乐的文化教育价值则是这些事物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只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民族的文化才能够揭开历史的面纱被人们所知,也只有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我们也才能够从深层次的角度上去真正地感受民族文化,并从整体上对其加以认知。

二、推广民族音乐教育价值中存在的不足

(一)民族音乐教育认知程度不足

一项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民族音乐教育的调查发现,教育对于民族音乐教育认知程度不足是现阶段推广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存在的重要难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大多是基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所建立的,故整个音乐教育体系是与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价值相违背的,表现在教师难以抓出民族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过程中过多地表现出了西化音乐术语、教育观念的影子。其二是部分教师缺乏对民族音乐方面的专业学习,即自身缺乏硬实力,表现在民族音乐教育无法开展。

(二)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定位模糊

一切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基于明确的价值定位,但无论是浅层次的民族音乐教育带来的审美教育价值,还是深层次的创造教育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在现阶段的民族教育体系中都缺乏明确的定位。很多教师在民族音乐的教导过程中多把目标定位在乐理知识的传达,技能技巧的训练等等,这实际上是将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与广义的音乐教育价值相混淆,未能突出民族音乐教育所要求的情感共鸣,也未能使得受教育者能够丰富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提升民族音乐教育价值的措施简述

(一)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概念认知

正如柯达伊所说,民族音乐教育是一种本源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故为了解决民族音乐教育认知程度不足的弊端,相关的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以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爱好为基本来设计民族音乐的教育目标,民族音乐与传统的音乐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同样在于此——除了要求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外,还需要其对所学习的民族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其二是以符合受教育者水平的教育内容来设计教育内容,以青少年为例,考虑到青少年的注意力难以集中,故需要尽可能选择形象化、简洁化的民族音乐来作为教育内容,如《妈妈的吻》、《梦中的额吉》等,从而抓住吸引青少年的兴趣点,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的教育活动。

(二)明确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定位

实际上,相较于传统的音乐教育而言,民族音乐往往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故在教育价值的定位过程中,相关的教师可将这些表现形式作为民族音乐教育中的优秀素材,从而对民族音乐的教育价值做进一步明确。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或高亢豪放、或婉转清新的民族音乐作为民间歌曲教育课程,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聆听这些不同风格民族音乐过程中感悟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教师也不应当民族音乐教育课程中文化教育的相关目标,应当让学生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往往代表着不同民族的不同精神信仰,能够以更独特的角度去感悟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正如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民族语言一样,每一首民族音乐也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独特内涵。在当前民族音乐教育价值定位模糊,教育观念难以理清的现状下,相关的民族音乐教师应当从理论中开拓创新,认识到民族音乐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从而采取一定的提升民族音乐教育价值的措施,进一步做好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少青.湖南省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创新教育.2013,7(20):177-180.

[2]肖高幄.幼儿园民族音乐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音乐文化.2011,1(11):107-108.

[3]乔莎梓.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湖南教育.2012,7(29):18-20.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措施分析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