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区国家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评研究

2015-05-30 10:48康蠡周铭
北京档案 2015年8期
关键词:省区档案馆维度

康蠡 周铭

摘要:借鉴生态位研究成果,结合综合档案馆实际情况,构建了评价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展开测评。结果显示它们具有受态的影响明显、成长速度两极分化及层次性、空间差异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对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采取不同的生态位优化策略。

关键词: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评

Abstract: Drawing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nich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rchives,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mprehensive ar? chivesniche and gives a evaluation to the niche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y are markedly affected by their states,their growth speed are polarized,they have a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difference.So different strate? gies should be taken in order to optimizate the com? prehensive archivesniche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Keywords:Comprehensive archives; Niche; Evalu? ation to situation

近年来,随着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及绩效理念在档案领域的渗透,对国家综合档案馆(下称综合档案馆)进行评价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部门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展开了探讨,并涌现出一批建设性的成果,[1][2]为我们认识综合档案馆的评价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这些成果所创立的指标和方法多是针对综合档案馆的现状,侧重对综合档案馆发展结果的考察,而忽视了对综合档案馆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加以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从态和势两个角度统筹考虑综合档案馆的现实绩效和发展潜能,构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模型,并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展开测量和分析,以为综合档案馆的测评研究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一、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评的思路

在生态系统中,包括个体、种群、物种等在内的不同层次的生物单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以自己特有的生态禀赋和生态行为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据此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样,每一个综合档案馆单元(在一定时空中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档案馆形态,包括综合档案馆个体、综合档案馆种群)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生态位(综合档案馆单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地位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总和),并且它们的生态位均包含了态和势两个方面。所谓态,即综合档案馆单元的状态,反映的是综合档案馆单元在某个时间点的静态特征和发展现状,如综合档案馆单元的规模、生命周期、所处空间、人员数量,对各种物资的占有量以及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势则是指综合档案馆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的速率、馆藏资源及用户的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等,[3]它体现的是综合档案馆单元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及其发展趋势。因此,若要准确衡量综合档案馆单元的发展状况,就要既测定其生态位态,又测定其生态位势。

二、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评的方法

(一)测评指标的设计

从理论和实际情况看,综合档案馆单元的生态位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超体积空间模型,[4]每一个维度下面又包含有若干生态因子,而在构成其生态位的多个维度中,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信息维、服务维、技术维和资源维。因此,本文以这4个维度为基点来设计综合档案馆单元生态位的评价指标。对于各维度下生态因子及其贡献度的确定,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通过问卷征求高校和档案馆专家的意见,最终选定11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因子,并确立它们及综合档案馆单元生态位态、势层各自的权重(态、势层权重各为0.5),具体如表1所示。

(二)测评公式的确立

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对综合档案馆单元生态位的测定应该以综合档案馆单元的态、势之和与其所在生态系统所有综合档案馆单元的态、势之和的比值来衡量,其计算方程式为:[5]

公式中,i=1,2,…,m,j=1,2,…,n,Mij表示综合档案馆单元i的整体生态位,Nij表示综合档案馆单元i占有的指标因子j的生态位,r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三、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测算及评析

(一)数据来源与测算

按照前文分析,对档案馆生态位的测评,其基本单元既可以是档案馆个体,也可以是档案馆种群。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将我国每个省区内全部综合档案馆所构成的种群视为一个生态单元。然后从2008~2012年的《中国档案年鉴》(2013年及以后的尚未出版)中提取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的各项指标数据(为反映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的真实水平,各项指标数据均取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相应指标数据的平均值。各省区拥有的综合档案馆个数,利用访问各省档案局网站及电话调查获得),以2011年各个指标的值为生态位态的测量基数,以2008~2011年间每个指标的年均增长量为生态位势的测量基数,借由公式(1)对每个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的各项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各省区综合档案馆各项指标的生态位,之后再利用公式(2)求出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的整体生态位。结果如表2所示。

(二)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1.就各维度生态位而言,上海、北京两地的综合档案馆在信息、服务、技术和资源4个维度上均居于领先地位,二者的技术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十分接近,信息生态位和服务生态位方面也各有千秋。虽然重庆的综合档案馆技术生态位和资源生态位表现不够突出,但其拥有的档案信息相对丰富,档案利用水平较高,故其信息生态位和服务生态位位于全国前列。天津、浙江、江苏3省区的综合档案馆技术先进,馆舍、人才、经费等资源相对充足,但各自的馆藏档案不够丰富,档案利用的活跃程度不高,故其信息生态位、服务生态位相对落后。同时,从数据来看,上海、北京的综合档案馆各维度生态位的位次基本与其整体生态位的位次相对应,表明这两地的综合档案馆各维度的相对状态和进化趋势比较一致,生态位维度之间的协同程度较高。其他省区的综合档案馆,部分虽然在个别维度上表现抢眼,但在其他维度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短板,或者由于各维度的状态和演化趋势差异较大、协同程度较低,而导致各维度生态位的排序参差不齐,与自身整体生态位的排序难以吻合。

2.就生态位的态与势而言,我国各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具有3个特点:(1)态的“锁定效应”明显。比对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与整体生态位的数据,可以发现二者的位次排序基本趋同,说明尽管各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在各维度生态位方面的增长速率区别较大,但对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决定性影响的应是各自的生态位态,正是态的差异决定了它们整体生态位的差异。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演化与发展,各方面的历史积累对我国综合档案馆产生了深刻的“锁定效应”。(2)多数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持续扩充,少数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出现压缩。测量结果显示,受所处环境和历史条件差异的影响,我国各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在生态位成长方面呈现出“总体扩张、少数压缩”的局面:2008~2011年间,我国共有20个省区的综合档案馆总体上保持了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势值大于0)的势头,占省区总数的65.42%;其他11个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则出现了生态位压缩的局面,占我国省区总数的34.58%。这意味着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也有部分省区的档案事业环境在恶化,其综合档案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利用能力在下降。(3)生态位态、势高低双重合,两极分化加剧。从测量结果来看,上海、北京、重庆、天津、江苏、广东这些省区,其综合档案馆不仅生态位态较高,其生态位势也位于全国前列,而海南、宁夏、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的综合档案馆,不仅生态位态低,其生态位势也较低。这种生态位态、势高低双重合的情况说明,我国原本历史条件较好的省区,其综合档案馆的发展势头超过了历史条件相对较差省区的综合档案馆,且二者间发展速度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3.从整体上来讲,首先,我国各省区综合档案馆的生态位带有明显的层次性,其大致聚类(聚类过程略)成4个层次。其中,上海、北京两地的综合档案馆处于第1层次。北京、上海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国际对外交流中心,政府对档案事业投入的人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较多,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和服务的需求较大,这两地的综合档案馆不但拥有最为丰富的资源,对环境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也最为广泛,故其整体生态位优势非常突出。居于第2层次的是天津、重庆、浙江和江苏的综合档案馆。它们在全国档案馆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特别是该层次中天津、重庆两地的综合档案馆的整体生态位值十分接近(分别为0.0588、0.0556),浙江、江苏两省的综合档案馆分别因档案利用、馆藏档案和总体增长速度欠佳,其整体生态位要略逊一筹。第3层次总共涵盖了14个省区(表2中排序自广东到福建的省区),占全国省区总数的45.16%。这一比例说明,我国大约有近一半省区的综合档案馆居于全国综合档案馆生态链的中段位置,它们的生态位整体上处于同一(中等)水平。原因在于这一层次的综合档案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态与势失调的问题,进而稀释了各自在态或势层面的优势,使得彼此间的整体生态位差距缩小。最后一个层次包括的省区有11个(表2中排序自甘肃到新疆的省区),约占全国省区总数的35.48%。该层次的综合档馆因为用户、人才等资源的历史存量或是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速率变得更加低下,使得其整体生态位更为狭小。尤其是青海、西藏和新疆这3个省区,受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其综合档案馆占有的生态资源十分稀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当弱小,甚至有明显的生态位压缩现象。其次,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生态位布局存在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以较大的地理区域作为考察单元,在域内各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的生态位均值方面,我国华东、华北、西南、华南、东北、华中、西北7大地区对应的数据分别是0.0592、0.0524、0.0316、0.0237、0.0224、0.0196与0.0180,依次呈递减之势,且前2个地区的数值比后5个地区的数值要高出许多。另外,考察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排名对应的省区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综合档案馆整体生态位较高(前10名)的省区主要集中于华东(3个)、华中(3个)、西南(2个)和东南(2个)地区,而综合档案馆生态位较低(后10名)的省区则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4个)和西北地区(4个),区域之间综合档案馆的生态位差异颇为显著。

四、启示

(一)北京、上海两地的综合档案馆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带动周边综合档案馆的快速发展

北京、上海两地的综合档案馆应继续利用区域优势,保持各维度生态位之间的协调平衡及生态位态与势的同步增长,维持在全国综合档案馆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运用先进技术,强化辐射和引领功能,带动周边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档案馆快速发展。

(二)天津、重庆、浙江、江苏4地的综合档案馆应主动向上海、北京两地的综合档案馆看齐,努力借鉴上海、北京两地综合档案馆的先进经验,想办法补齐短板,争取早日缩短与后者的生态位差距

(三)广东、云南、河北等第3层次的综合档案馆应将生态位扩充的重点放在生态位势值上

第3层次多数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竞争力较弱的主因在于生态位势值过低。这一层次的综合档案馆应将生态位扩充的重点放在生态位势值即信息、技术、服务和资源的增长上。仔细审视内外环境,找出自生态位的劣势维,对其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努力寻找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市场空白点,挖掘和利用自身特色,保持生态位的优化发展。

(四)甘肃、河南、安徽等第4层次的综合档案馆需要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基础建设

除江西、黑龙江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扩充速度尚可外,其他省区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态、势落后,竞争力较差。由于各维度生态位相对弱,该层次的综合档案馆需要制定全面的发展战略,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尤其是那些因工作人员减少引起生态位压缩的综合档案馆,应特别注意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吸纳工作,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扭转生态位压缩局面。此外应转变发展理念,与临近省/地区的优势档案馆建立战略联盟和合作机制,引入优势档案馆的多种资源加速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国家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2XTQ01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J].湖北档案,2008(7):10-13.

[2]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康蠡,周铭.档案馆生态位原理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1(12): 4-7.

[4]HutchinsonG.E.ConcludingRemarks[J].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itative Biology,1957, 22(2):415-427.

[5]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 324-332.

猜你喜欢
省区档案馆维度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我国沿海省区海洋产业集聚水平比较研究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人生三维度
中国行政区域之最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