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2015-05-30 06:26孙静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实施

孙静

摘 要:独乐寺俗称大佛寺,被誉为“津门十景”之一,1961年,独乐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蓟县城内,占地16500平方米,坐北朝南,是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套完整建筑群,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重。关于独乐寺的始建年代,人们一直认为它建于唐朝,但根据专家的最新考证,独乐寺应建于唐之。

关键词:独乐寺;保护工作;实施

独乐寺建筑群是我国现存佛教寺院中以阁为主体的最早实物例证,历经30次地震考验安然无恙。寺内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式建筑,它主要靠斗拱支撑,根据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共使用了24种、152朵斗拱。在内部配置了长方形井口、六角形井口和八角形的斗八藻井,特别是上顶斗八藻井的配置,为我国最早的“斗八藻井”实例。

阁中观世音菩萨塑像是我国现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颇具艺术价值。阁内的五尊塑像均为独乐寺保存完好的辽代泥塑,承袭了唐代风格,又具有辽代早期的佛教艺术特征,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精品佳作。

寺中山门带鸱吻饰物的屋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独乐寺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独乐寺的山门高约10米,整个建筑由台基、殿身、殿顶三部分组成。山门屋顶呈五条脊、四面坡,建筑学上称为庑殿顶,在古代建筑中,庑殿顶属于最高等级,只有宫殿庙宇中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庑殿顶。山门正脊两端张口吞脊、长尾翘转向内的饰物,在古建中叫做鸱吻,这对鸱吻是我国保存在建筑屋顶上年代最早的鸱吻。

观音阁高23米,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四间,从外表看是上下两层,其实还夹有一暗层,实为三层。高台之上,粗大的木柱分内外两周配置,外檐18根,内檐10根。采用“侧脚”和“升起”手法,也就是四根角柱并非垂直竖立,柱头略向里倾,柱脚略向外出,而且角柱又比中柱稍高,这样可以防止楼阁外倾。阁内建造不同井口,暗层留长方形空井,四周出小平台可绕阁一周。上层做六角形空井,使空间明快、疏朗。这种两层空井做法发挥了木桔构建筑空间运用自如的优点,是观音阁设计的独到之处。

观音阁上层悬挂鎏金匾额“观音之阁”,传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阁中间耸立着一尊16米高的观世音菩萨泥塑立像,因塑像头顶上还有10个小头像,也称“十一面观音”。观世音塑像脸上微带笑容,衣带飘洒,自然生动。观音塑像两侧为“胁侍菩萨”,面部丰满,姿态优美,造型匀称,线条流畅,风格与唐代侍女画一脉相承。

环顾观音阁下层四壁,壁画中有明代重描的“十六罗汉”和“二明王”像,每像均高3米有余,形象逼真,姿态各异。间绘神话故事、世俗题材和重修信士像,为元代绘制,明代重描、补绘。绘画以铁线描为主,人物造型准确,主像与背景采用以密托疏、以繁托简的手法渲染出一个超凡的世界,是中国壁画艺术中难得的珍宝。

自从两千零三年开始,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所有工作人员的面前,那就是蝙蝠的侵袭。 事情的发生颇有些传奇色彩,刚开始的时候,附近居民总能听到从独乐寺里传出一阵阵奇怪的声响。经常在夜里从独乐寺传出,有点像老鼠“吱吱吱吱”的叫声,但感觉又很不像,声音很杂很闹,也很多。但到了白天的时候,寺院又恢复了平静。

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蓟县文物管理所和独乐寺的员工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对蝙蝠进行驱赶,给观音阁的窗户蒙上纱帘或黄布,塞住屋里所有的缝隙,晚上关紧门窗,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蝙蝠的数量也有所减少。但这些办法毕竟只能‘治标,蝙蝠身型小,又灵活,堵无论如何是堵不住的。

为此,管理所的领导还专门请来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张树义,结果发现寄居在观音阁的主要是一种大足鼠耳蝠,这是在亚洲首次发现的以鱼为食的蝙蝠,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城市里建的高楼大厦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蝙蝠无法栖息;所剩无几的木质结构的楼阁自然是它们趋之若鹜的藏身之地。而且,蓟县县城一带自然环境比较好,独乐寺附近又有水库,便于大足鼠耳蝠觅食。

问题没解决,反而给独乐寺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大足鼠耳蝠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且吃鱼之外还能大量消灭蚊子等害虫,所以不能捕杀。但不解决这一问题,独乐寺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一方面是因为蝙蝠的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独乐寺已历经千年风霜,破坏起来容易,保护起来困难。蝙蝠的利爪将泥、木结构的塑像每天抓掉很大一堆。按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几年,整个塑像就可能被“掏”空。此外,它们的排泄物将价值连城的壁画和雕像表面搞得污秽不堪,整个楼阁充满了难闻的气味,长此以往,维护修缮就是个巨大的难题。

既然蝙蝠是保护动物,不能杀害。那保护文物和保护动物就成了两难问题。动物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独乐寺内或附近建造适合蝙蝠居住的“蝙蝠屋”,同时采用各种手段将独乐寺“搞”得非常不适合蝙蝠居住,“逼迫”它们迁入新居。甚至还有一个更浪漫的后续:将“蝙蝠屋”做成可以移动的结构,等蝙蝠“入住”之后,逐渐将其移到某一个花园里,这将是最绿色的“蚊香”,而且这在欧美已经是很流行的做法了。

这个解决方案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帮助和配合。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在观音阁的蝙蝠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保护动物和保护文物的难题正在解决。

但是,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观音阁的保护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方式方法,因为古木质建筑和泥塑壁画所面临的威胁来很有可能来自我们无法预料的方面。这也就意味着将来的保护工作不光要有跨学科,夸行业,跨部门的合作,还要引起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和重视—--我们独乐寺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实施
采取系统科学的有效方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电子文件的保护工作研究
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探究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探讨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