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睡眠质量研究综述

2015-05-30 20:43贾月亭许海阔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睡眠质量心理健康青少年

贾月亭 许海阔

【摘要】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已经日益严重。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睡眠质量普遍低于正常成人;造成青少年睡眠障碍的因素主要归结于压力、生活事件、心理健康这三方面;因此可以通过了解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现状、影响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改善睡眠质量及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引言

睡眠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生命现象,是人类重要的生理需求,在生理学和心理学均有十分特殊的意义。睡眠质量的好坏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研究表明,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显著差于正常成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其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关注青少年的睡眠现状、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青少年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研究

(一)睡眠的功能研究

所有的生物体都需要睡眠,可以说,自古以来人们就对睡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对其机制的科学研究才刚刚起步。睡眠的基本定义是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中逐渐扩散并达到大脑皮层下部各中枢的生理现象。心理学上,巴浦洛夫的传统观点认为,睡眠是一种起源于大脑皮层的广泛扩散的内抑制过程,扩散时相是构成从觉醒到完全睡眠的过渡,梦是在普遍抑制背景上大脑皮层细胞群局部的兴奋活动。

睡眠的功能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因为人在清醒状态时,大脑会分泌腺苷,高水平的腺苷浓度会引起困倦,而睡眠可以使大脑中的腺苷浓度降低。生态学理论认为,睡眠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机制,它能够使个体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睡眠具有以下功能:(1)消除疲劳、保持体能、适应生存发展的环境;(2)促进激素的分泌和脑的发育;(3)使人永葆青春,延年益寿;(4)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5)增强记忆,提高认知能力。研究还发现睡眠问题常常是一些疾病发作的信号。

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很重要的,然而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总体情况显著差于正常成人,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其睡眠质量不容乐观。

(二)青少年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

易欢琼认为青少年睡眠不足或不佳时,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易怒、记忆困难和厌食等[1]。徐娟俐认为失眠等是焦虑与抑郁的影响因素。睡眠障碍会引起青少年免疫力低下、身体疲惫、烦躁,长此以往,极易导致情绪不稳、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认知偏执等心理问题[2]。青少年睡眠不足不仅会制约他们的全面发展,还容易出现情绪维持能力障碍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问题。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就导致了一些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如果睡眠短的话,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抑郁、自杀、多动、冲动等心理问题都会发生。睡眠不足会使学生产生学校适应能力下降、厌学、成绩下降等不良学业问题。据柯善智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相关性,睡眠时间不足可能导致青少年忧郁和自杀[3]。

二、青少年睡眠质量的表现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优质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基石,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布中,睡眠时长在6~8 小时和6小时以下,以高中二年级最多。入睡时间在20 时以前和20~22 时之间,以小学四年级最多;22~24 时和24时以后,以高中二年级最多。不同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及入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学生自我感觉睡眠质量中以小学四年级学生睡眠质量最好,初中次之,高中最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而当代大学生“睡眠”情况总体分析结果提示:睡眠“不充分”的占29.45%;平均每天睡眠在6 小时以下的占15.8%;早晨能够自然醒的占6.8%;早上醒来感觉很累,还是很想睡觉的占42.7%;具有“睡眠亚健康”症状的占38.5%;睡觉容易被惊醒的占29.5%;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的占16.9%[5]。

三、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特殊时期,然而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其睡眠质量均存在一定问题,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则主要从压力、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这三方面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压力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高速发展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竞争激烈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压力作用是当前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生理学家Cannon将压力理解为引起生理反应的环境要求。Lazarus认为,心理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当我们认为这种关系超过了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并产生威胁时,压力就形成了。而Sapilsky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交互作用模型,认为压力是有机体对打破其平衡,或超出其应对能力的刺激时间的反应模式[6]。

相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学习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源,从压力维度来分析,学习压力源还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来自学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压力、来自他人和社会对学习的态度压力,以及来自学生自我学习系统的压力等。从理论或经验上看,这些压力因素对睡眠质量的下降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与学习压力对睡眠的影响相比,睡眠质量对学习的影响似乎同样受到关注。睡眠剥夺实验证实,睡眠不良会导致疲劳、记忆功能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工作绩效下降等结果。

(二)生活事件

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这是由于遭遇生活事件时,青少年压力增加,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压力源诱发个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越大,人际关系越紧张,睡眠质量越差。个体面对生活负性事件的压力时,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的程度受到认知评价(如对睡眠有不客观的期望以及对睡眠不良有多大干扰有不切实际的估计)、人格特质(如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等)的影响。当应激反应程度过大时,对睡眠质量产生负性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负性事件,调节自我情绪,从而改善睡眠[7]。

(三)心理健康

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与良好睡眠质量是分不开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高质量的睡眠和科学的睡眠习惯为基础,睡眠质量及睡眠卫生已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Morrison等发现有睡眠障碍的青少年抑郁、焦虑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者,并且睡眠障碍与焦虑因子以及显性抑郁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睡眠障碍强度越高,焦虑程度和主观抑郁程度就越高。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及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长期处于失眠状态,导致他们的心理活动水平降低,经常出现厌学、情绪烦躁等表现,其学习能力远不如睡眠充分的学生,心理活动水平也比睡眠正常的学生消极许多[8]。睡眠障碍会引起青少年免疫力低下、身体疲惫、烦躁,长此以往,极易导致情绪不稳、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认知偏执等心理问题。

相关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与青少年睡眠质量有显著的相关,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据艾森克理论,神经质分高的人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从而影响正常适应,进而影响睡眠;并验证了睡眠质量差的人与神经质人格相关,神经质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同时研究发现了生活事件和人格的神经质对有无睡眠质量问题的交互临界显著。在神经质高分者中,负性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的相关较大。

因此青少年要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活动水平,需要有良好的睡眠作保证。

(四)其他相关因素

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为生活环境,现代青少年学生大多为住校生,相对于他们来说寝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高低。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这些学生在家大都有自己的房间,因而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入睡时难以很快安静下来,以致出现睡眠障碍。

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身体状况、性别、睡眠习惯等因素。一般来说,舒适的身体状态能促进睡眠,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当身体处于疾病状态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睡眠问题,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中断。睡前饮食过饱,饮用茶或咖啡等容易提神和兴奋的饮料等均会影响睡眠质量。同时,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会对睡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小结

总而言之,睡眠对人就像吃饭一样重要,饭吃不好人的健康水平就差,如果睡眠不好,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受到威胁。综上所述,由于本文收集资料有限,对于有关睡眠质量的研究,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疏漏,因此基于以上内容做相关总结。目前为止有关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使用最广泛的调查工具则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SQI由Buysse编制,属自评量表,它简单易行,信度和效度较高,是国外有关研究和精神科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与正常成人相比较,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不容乐观,并有逐步变差的趋势。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压力、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与睡眠质量呈现一个负性循环的效果。因此青少年应该正确认识睡眠障碍缓解心理压力,养成合理睡眠的习惯,坚守正常的作息规律,优化睡眠环境,加强文体生活并调剂生活节律,必要时通过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以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欢琼,张钰.青少年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September 2001,Vol.4 No.9.

[2]徐娟俐,袁颖.延安市医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N].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Med Sci)Vol.10 No.4 Dec.2012.

[3]柯善智.大学生绝望感水平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1.

[4]韩兵.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睡眠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March 2012,Vol.28,No.3.

[5]周薇,王珍.大学生睡眠问题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 年第40卷第1 期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3,Vol.40,NO.1.

[6]严由伟,刘明艳.压力源及其与睡眠质量的现象学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0,Vol.18,No.10,1537–154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赵光,周凡.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科教导刊 2010,5(3):141~153.

[8]Morrison DN,Mcgee R,Stanton WR et al.Sleep problems in adolescence [J].J Am Acad child.

猜你喜欢
睡眠质量心理健康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