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遵义复式城市的形成

2015-05-30 10:48韩笑文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清代老城新城

韩笑 文竹

摘要:复式城市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筑有城墙的独立部分组成的城市。复式城市作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其原因主要出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历史名城遵义,僻处祖国西南一隅,其城池建设肇始于明,经营于清,最终在清中后期形成了典型的“拓展型”复式城市。其发展历程也折射了中国古代因政治而建、因经济而兴的复式城市的历史。

关键词:清代;遵义;“老城”;“新城”;复式城市

贵州历史名城遵义僻处祖国西南一隅,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羁縻地”、“化外之区”。因此,“(遵义)自治瞥以来,城郭之修未矣。几经分徙,残壕废堡,荒蔓难寻。平播后,分邑定治,兴版筑。”

一、遵义“老城”的形成

战国时,遵义在夜郎国东北,“城迹方圆里许,中有狮子碣,古树蓊蔚,人不敢伐。”秦代,遵义属瞥县。“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唐宣宗十三年,南诏侵入播州(遵义旧称),太原人杨端请兵将其击退,据播州为已有。“熹宗乾符三年(876),杨氏建邑于白绵堡。而南宋淳熙三年(1176),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堡寨迁到环境较为优越的穆家川,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杨轸“病旧堡隘陋,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徙治之,是为湘江。堡在今府治南二十里无疑。”穆家川所在地,即今遵义“老城”湘江之滨。这为遵义市成为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础。

南宋年间,历来被视为“羁縻地”的遵义城市虽然得到较大发展,但仍然极其有限,穆家川始终没有修筑城垣,播州人“所居无城池之固,架木为阁,联竹为壁。”“虽称州号,人户星居,道路崎岖,多阻岩壁。”

明季以后,明廷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并将播州一分为二:平越府和遵义府。遵义始设府治、筑城郭、治郡城。遵义城市规模初具,是为“老城”的起源。“城垣西南绕山颠,无濠,东北临湘江为池,前后俱高三丈,长九百五十丈四尺,垛口一千七百八十二。设门四:东宣仁门,南阳明门,西怀德门,北望京门。各门建楼于上,有更铺三十间。又别开小东门,后闭。”

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堪,遵义府城城垣遭到损毁,但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唐秉琰才重修了遵义府城,共耗银二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两。 “周围一千三百七十一丈四尺,计七里六分,高一丈五尺,厚七尺,将台一,炮台十二,枪眼九百九十九。四门:东景福门,西怀德门,南通贵门,北宁永门,城门上均建有箭楼。除四道城门外,小门三,一在东门左,一在西门左,并置栅,不通行。一在东门右,泻西门沟之水,通人出入,置栅兵,以时启闭。西门今塞,其小门当水入之冲,外即重山叠嶂,峭险无路。”至此,遵义“老城”形成,并在府城东门外形成了附郭街区。

二、遵义“新城”的修建

遵义老城对岸聛睨相视曰“新城”,始无之。清乾隆初年,知府陈氏自家乡山东历城引进山蚕,遵义丝绸业始兴。此后,来遵“抱布贸丝”的商旅络绎不绝,致使遵义经济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繁盛促使遵义府城东门之外兴隆、泽门、白田三党为往来川黔的必经之地, “居民沿缘稠处设立街道,商号毗连,亦号繁盛。”

咸丰四年(1854),黔省爆发“咸同起义”,农民杨隆喜率众来遵。东门外的附郭街区,因为缺少城垣的保护,遭到战火侵扰,居民逃散,房屋焚毁。咸丰七年(1857),清军驱逐了杨隆喜的起义军,收复了府城东门外的附郭街区。此后人口虽然增加,黔省苗教两匪又起,府城东门外的附郭街区又再一次受到威胁。

遵义知县江炳琳害怕起义军再次袭击城外三党,决议兴筑城墙,遂“审度地势,非旁河险要处筑建城垣不足以资保卫府城,乃集谕绅民,详请巡抚设局劝捐,檄张朝辅董其役。”咸丰八年(1858)二月动工,次年十一月竣工,共耗时一年零九个月。“新城”建成,共用人工四十余万,耗资三万余。“新城”建成后,城垣周长共九百余丈,“东起凤朝关,包桃源山,迤临湘水,溯江岸直达万寿桥,上登青玉案,缘圣庙后山,直抵笔花峰,绕双荐山回接周凤朝关。”

新城建成后,其城与郡城“隔河对峙,雉堞相望,犄角相恃,有警不易窥视,永为严疆之保障矣。新城分设千总驻防,以资弹压。”为了与旧城加以区别,称此城为“新城”,府城为“老城”。

三、遵义“老城”、“新城”的并立

清中后期,遵义复式城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府城城外街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

乾隆三年(1738),随着山东籍知府陈氏在遵郡推广山蚕,府城手工业、商业始兴。此后,省外商贾纷至沓来。府城内以公署衙门为主的行政区难以满足大宗货物运输的需要,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狭窄,市区货物运输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相对于城内,府城东门外临近川黔孔道,更有利于遵义丝绸贸易的长距离开展。另外,“在城市进行商业活动很有可能是一种‘原始倾向,因为它比较符合商业发展的需求,居住成本也较为低廉(相对于城内)。”因而前来遵义从事丝绸贸易省外商贾通常聚集在城外。府城东门外凤朝关侧分别建有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以及在万寿桥“两旁修建屋,集商贮货”均可证明此点。

随着清中前期,遵义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遵义府城共有人丁四千三百五十,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府城人丁共计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八人。增长了三倍有余,城市人口密度在不断增加。“总的来说,容纳增加人口的主要途径仍然是扩张城外街区,而不是增加城内的居住密度。”

在多种因素合力推动下,遵义府城东门外在康熙年间被大火烧毁的城外街区在此时已日益繁盛,并形成了三党十二坊,可谓“居民数千家,旧称繁盛。”时有兴隆党坊七:效灵、儒林、吉庆、息波、香桂、清香、太平;白田党坊三:闻韶、承恩、旺泽;泽门党坊二:筹边、生意。对比府城内部的街坊而言规模较大(城内有东党坊三:积善、丰乐、宣威;南党坊二:崇孝、朝天;西党坊一:仁寿;北党坊二:春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此时遵义府城城外街区复兴至关重要的动因。

当城市处在动乱时期时,城外街区往往因缺乏城垣保护遭到较大的破坏。在贵州“咸同起义”期间,府城东门外兴隆、泽门、白田三党备受农民军战火摧残,居民四处逃散,房屋尽被焚毁。清军镇压了农民起义后,三党街市稍复,遵义当局遂在行政力量的支持下集结各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修筑城垣,将三党包围在其中。同治四年(1865),白莲教“号军”首领宋玉、王廷英驻雷台山、白崖沟攻打遵义府城,“新城”因有城垣的保护幸免于难。可见,“新城”的修建是在城外三党面临安全威胁和动乱之后采取的安全措施,军事防御和地方控制是修筑城垣的主要动因之一。

“晚唐时期,尤其是南宋以后,随着城市管理开始放松,许多城市在城门外形成了附郭街区。出于对附郭安全的关心,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构筑了新的城墙,从而又把附郭街区围进城里。”与此不同的是,遵义的城外街区并不是通过扩大原有城墙而将其包围在府城中,而是另建新的城垣,从而形成与府城并立的格局,属于“拓展型”复式城市。“新城”筑郭前并不是独立的城市,而是遵义府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扩展的城外街区,出于安全的需要,在其周围建筑城垣,从而形成“老城”、“新城”并立的格局,即先有治所“老城”一个城郭,然后与其商埠并存,从而形成复式城市。

由上述可知遵义“老城”、“新城”的并立并非受单一因素影响,而是在多种合力共同推动下逐步发展而来。主要表现在,“老城”、“新城”并立的格局是以府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至关重要的内在动因,以贵州“咸同起义”为催化剂,最终在遵义当局政治力量的直接推动下才得以形成。

猜你喜欢
清代老城新城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珠江新城夜璀璨
老城旧影·和平路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新城
开罗伊斯兰教老城